顶点小说 > 同心锁 > 第 71 章 父亲的心愿 3

第 71 章 父亲的心愿 3


  来到楼下时,隔着车窗又看见了久别熟悉的环境,团团急不可耐地推开车门跳了出去,一路小跑朝楼上家里跑,手脚并用扑通扑通地爬上了三楼,撞开房门,风一阵冲进屋里,却发现电视里正演着节目,沙发上还坐着一个女人,团团来不及细看就高兴地大叫一声:“妈妈,原来你在家里等我呢!”

  梁丹正专心看电视,忽然房门大开跑进来一个孩子,把她吓了一跳,而此时团团也发现眼前的女人并不是妈妈,愣了愣掉头又跑了出去。迎面遇见正平上楼来,团团一脸张皇地说:“不好了,爸爸,咱家里有个女人在看电视,不是妈妈。”

  正平忙说:“没事,那是阿姨。”团团抓了正平的手又跟着进了家门,梁丹说:“这孩子真好玩,一进门就冲我喊妈妈,看我不是他妈妈,扭头又跑了,我还以为是谁家的孩子走错门了呢。噢!这就是那个惹事的孩子啊?”

  团团躲在正平身后,不敢露头,正平把他拉过来,说:“这是阿姨,快叫阿姨。”团团很不情愿又很怯怯地说:“阿姨好。”然后就推着正平坐在沙发上,自己则靠着爸爸坐在了旁边。不时扭脸看一眼梁丹,过了一会儿,团团感觉这里是自己的家,胆子大起来,对梁丹不客气地说:“阿姨,你来我们家里干什么?你什么时候走啊?”

  梁丹听了满脸不高兴,白了正平一眼,正平忙拍拍团团的头说:“阿姨不走,阿姨还要给我们做饭吃呢。”团团哦了一声,好像明白了,说:“我知道了,阿姨是咱家的保姆啊。”连梁丹也被天真的样子逗乐了。

  在厨房做饭时,梁丹小声对正平说:“难怪你七年也没看出来他不是亲生的。这孩子竟然长得和他妈一模一样,那张脸简直和闵静飞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看见他我就想起你那个前老婆,我心里很别扭,过几天赶快把他弄走,我可不想让一个你前老婆的影子,整天在眼前转来转去。”

  正平只是很含糊地点头答应,吃饭时团团又冒出一句:“阿姨做的饭不如妈妈做的好吃。”哪壶不开提哪壶,梁丹沉下脸来,“啪”地把筷子丢在桌上,说:“连我老公都没说这饭不好吃,哪里轮得到你来挑三拣四,有能耐就到监狱里找你妈吃饭去,我还不想侍候呢!”正平急忙碰碰她,示意她不要乱讲,团团只翻了翻眼睛,没太听懂梁丹的话,继续低头吃饭。

  夜里休息时,团团和梁丹又一次爆发了冲突,时间很晚了,考虑到明天一早还要出发回老家薛家坳,正平催促团团去睡觉,团团很爽快地跑进了卧室,麻溜地脱衣服上了床,并招呼正平:“爸爸快来,我要跟一起你睡。”

  正平也上-床躺在了他身边,团团抱着正平的胳膊闭了眼睛刚想睡,此时梁丹冲了热水澡,穿着很暴露的内-衣也进了卧室,躺在了正平的另一边,团团很好奇地盯着梁丹看,弄的梁丹浑身不自在,团团忽然说:“阿姨怎么睡在这里?这是我妈妈睡觉的地方,只有妈妈才能和爸爸睡在一起,你在这里睡,我妈妈回来以后睡在哪里?我不让你在这里睡,爸爸不能和光屁屁的阿姨一起睡觉。”

  一番话把正平给逗乐了,却惹恼了梁丹,她起身下床匆忙披了件衣服,跑到了客厅里,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正平一见大事不妙,忙哄团团睡下,说:“听话,闭上眼睛睡觉,不能和阿姨吵架。”团团顺从的钻进了毯子里合上了眼睛。

  他又起来到了客厅,梁丹正坐在那儿不停抹眼泪,正平劝道:“童言无忌,你至于生这么大气吗?一个孩子,干嘛跟他一般见识。”梁丹说:“孩子?谁的孩子?不是你的,更不是我的,他跟我们俩人一丁点关系也没有,对我来讲,他就是一个与我毫无关系的陌生男人,我还不想跟他睡在一块儿呢。”

  正平说:“甭管谁的孩子,他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你如果跟他较真,你也就变成孩子了。”梁丹说:“我也是为了你才忍这么几天的,等过了这个节骨眼,必须马上把他送走,哪来的回哪去,陈召忻才是他的亲爸爸,我没义务受这份憋屈。咱们这也算在蜜月期间,床上就搁了这么一个半大孩子,我可受不了。”

  正平说:“对,对,都是为了我,才让你受了委屈,以后我一定好好补偿你。”梁丹说:“我最不能容忍,他张口闭口总提到他妈妈如何如何,我不允许任何人在我面前提起你前老婆,那孩子也不行。”正平说:“小孩子有口无心,你只当没听见。”

  梁丹噘了嘴说:“你今天怎么办?”正平说:“好歹凑活一晚上,明天一早我就带他回乡下老家了。”梁丹白了他一眼说:“你今天怎么办?在他身边做吗?万一把他吵醒了不太好吧,他可是少年儿童,不允许观看三级黄色影片。”

  正平拍拍沙发说:“干脆在这儿做也挺好,浪漫又刺激。”梁丹说:“在医院病房里那一回还不够刺激吗?已经让人家小-护士看了一回三级片了,还嫌不够是吧?我可没兴趣再惹麻烦。”正平说:“也行,我正好休息一晚上,你把衣服穿严实点安安稳稳睡就可以了。”

  梁丹说:“行啊,给我找一件军大衣裹上,那多严实啊。”正平又把她搂进怀里,抚摸哄劝了一番才罢。两人再回卧室时,团团已经睡着了。

  第二天,正平收拾行装领着团团出门,团团奇怪,问:“爸爸,我们要去哪里呀?”正平说:“我们要回乡下看望爷爷奶奶,高兴吗?”

  团团立刻又蹦又跳地说:“太好了,上一次回爷爷家里时,爷爷在池塘边给我捉了一只绿蜻蜓,用线拴着它让我玩,蜻蜓飞得可高了,快到屋顶了。爷爷家里还有一群小兔子,有小白兔也有小灰兔,那一次,小军哥哥的大花狗把小兔子的耳朵咬破了,小白兔还流血了呢,那只小白兔死了吗?”

  正平说:“没有,小白兔的伤早就好了。”团团说:“我回去一定拔草喂小白兔吃,还要和林林哥哥、韩峰哥哥一起玩。”

  看着团团兴高采烈的样子,正平心里又泛起一阵深深的自责,幼稚的团团心灵里没有一丝杂念,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可以信赖依靠的人,而他薛正平却暗中打着小算盘,只将这孩子当作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带他回家去安慰一下即将离世的父亲,让他尽到做儿子的孝心。当团团的利用价值消失后,又会被他无情抛弃。他暗骂自己,我在耍弄一个小孩子,真是太卑鄙了。

  汽车跑了近一天,正平和团团终于回到了薛家坳,刚到家门口,三个姐姐都出来迎接,一见只有他们父子俩人回来,二姐问:“怎么就你爷俩回来了,静飞呢?”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正平最怕的就是这个问题,只好支吾道:“她被单位外派学习去了,任务太多赶不回来。”

  二姐不满的“哼”了一声,说:“到底是城里的媳妇,眼睛里没有农村老家的规矩,连最基本的人伦道义也不懂,公公爹病重也不回来看看,我如果这么做,肯定会被打个半死。”

  大姐忙劝道:“你那张嘴就消停一会儿吧,没人把你当哑巴给卖了。静飞有工作,端谁的饭碗就要听谁管,公家不允许,谁也不许随便走啊。”二姐仍不肯罢休,说:“等下辈子我也当城里人,到那时候,我也能啥规矩也不听了。”娘说:“不忙不忙,过几天再叫静飞来一趟也行。”

  还是团团说:“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我有好多好多天没有见到她了。”孩子的一句话才打消了二姐的怒气,静飞或许真的是工作太忙走不开,否则不可能连孩子也见不到她。作为一个母亲,正红能理解孩子见不到妈妈的痛苦,她一把抱起小侄子亲个没完。

  团团很有礼貌,甜甜地叫大姑、二姑、三姑,也许是离开妈妈太久,缺少母爱的原因,他赖在二姑怀里不愿下来,大家进了家门,二姐把团团抱到薛老爷子床前,话音里仍带着惯用的口气:“起来瞧瞧吧,你宝贝儿子孙子都回来了,快!叫爷爷。”

  薛老爷子病势确实很重,脸色枯瘦,躺在炕上闭着眼睛养神。团团并不理解爷爷的状况,站在旁边大声喊爷爷,老爷子果然很高兴,边答应着伸出手来摸团团的头,笑的皱纹都平整了许多。

  团团问:“爷爷,你为什么还在睡觉?快起床吧。”老爷子说:“团团乖,爷爷累了,想多歇一会儿。”团团说:“老师讲过,锻炼身体才能身体棒,你下来做操吧,我可以教你做。”

  全家人都被他逗笑了,一时间屋里的气氛活跃起来,似乎老爷子的病也快要痊愈了一般,团团拉着爷爷的手,说:“爷爷,你给我去抓蜻蜓吧,我要和小青蛙玩。”老爷子说:“好,明天我就起来给你去捉青蛙,要几只捉几只。”

  三个姐姐在院子里聊天,二姐说:“还是他们薛家的儿子孙子最宝贝,咱姐妹三个整天守在面前,侍候着端汤喂药,可咱爹就是打不起精神,一天到晚连眼皮都不愿抬一下,咱们的孩子来看姥爷,他顶多有气没力地答应一声。看人家小四领着团团一到跟前,咱爹立马就眉开眼笑了,连眼珠子都能放出光来,恨不得这就起身下来,给孙子去抓青蛙。咱爹不知道,只因为团团念着学前班,害怕耽误他功课,小四都不想带着孩子回来。要不是我在电话里把小四劈头盖脸臭骂一顿,他还指不定能不能见到孙子呢。”

  大姐说:“又不是光咱们一家,在农村不都是重男轻女吗?你家韩峰在韩家是长房长孙,同样也是宝贝一样被全家宠着,只许你家就不许别人家吗?等你老了以后,见了孙子也是亲的不行。”二姐说:“你讲得也在理,可我就是看不惯咱爹对小四爷俩那么好。”

  晚饭前,老爷子居然要求坐起来,大家忙动手在他背后放了几床棉被,他坐在炕上看着团团在屋里玩。一时抓不到青蛙,团团就跑到院子中的兔窝里,捉出一只灰白的兔子玩,揪着兔子耳朵在地上转来转去,引得团团发出阵阵开心的笑声。

  吃饭时几天水米未进的父亲,破例喝了大半碗鸡蛋汤,二姐边喂他边说:“你孙子比灵丹妙药还管用呢,看见了团团,这病马上好了一大半。”

  全家人都为老人身体的好转而欣慰,可正平心里却沉了一下,稍微懂些医学常识的他,隐约感觉到这好像并不是什么好兆头。饭后他陪着爹说了大半夜的话。

  老人家精神也特别好,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多是叮嘱正平要好好工作,安心过日子,照顾好孩子,将来让团团更有出息,往后要经常回家看看你娘,注意关心她的身体凡此种种。

  直到夜深了,正平才劝她睡下,自己则搂着团团在旁边睡着了。

  一早醒来,看见爹仍然是一个姿势躺着,上前要给老人翻个身时,发现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脸上带着满足和安祥,他离开这个世界时很平静,应该没留下遗憾。

  正平给父亲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他身穿孝服领着团团,送父亲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程。花圈排成行,纸钱撒满地,更重要的是在村里乡亲们看来,老人在临终时,儿女双全,还有儿孙送葬,是他的了善终。

  之后,正平又在家里多住了几天,借此时间宽慰一下娘的心情,娘心里很满意,她知道儿子在城里工作很忙,不比乡下人闲散自由,她主动收拾了一些核桃、柿饼等土特产,打发他们爷俩早些回家去了。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7878/202043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