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风雪西域 > 第八章:饥食胡虏肉

第八章:饥食胡虏肉


  十八、朝堂之争

  耿恭和关宠在前线苦斗之际,东汉朝廷内部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

  九月份大丧之后,都城洛阳朝堂上,年轻的皇帝章帝正襟危坐在龙椅上,文武两班垂立朝堂之下。

  “西域告急已抵京两月有余,期间由于先皇病危,正逢国丧,今诸事暂告一段落,请各位卿家畅所欲言,替朕分忧。”章帝拿着玉门关的敌报说, 

  “臣第五伦有本要奏。”司空第五伦出列,

  “第五卿家有何好注意,请说来。”章帝说,

  “今国家新君初立,国事未定,现正值国丧期间,臣以为不宜劳师远征。”第五伦说完,众臣窃窃私语起来,朝堂上一片吵杂声,

  “众爱卿还有何好注意?”章帝又问,

  “臣附议……”有好几位大臣同意第五伦的建议,

  “陛下,臣有事有奏。”司徒鲍昱出班下跪奏事,

  “鲍卿家,有话说来。”章帝说,

  “陛下,今朝廷在西域驻留两地,耿恭关宠两部各不过数百人,匈奴以优势兵力,围攻数月不克,这都是将士用生命立志报效国家的结果,是朝廷将将士们置于危难之地,若不救援,是纵容外敌残暴,寒壮士之志!”鲍昱说,

  “请问鲍大人,陛下初登大位,国事刚定,诸事千头万绪,是国家稳定重要,还是出兵西域重要。”第五伦问鲍昱,

  “国事固然重要,但边关将士身陷危难之中,不可不救。如果寒了将士之心,将来没有边疆威胁则已,一旦边患再起,谁为国家赴死。”鲍昱掷地有声的回答,

  “西域乃弹丸之地,经营西域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如放弃,摔掉这个包袱,将战略重心放在玉门关的守备上,可保边疆稳定。”第五伦说完,支持放弃西域的大臣们纷纷支持他的意见。

  “第五司空此言谬矣,西域一旦放弃,匈奴可直扑玉门关,何谈边疆稳定。西域也不是什么弹丸之地,物阜民丰,和内地正可互补。当前西域各国正处于匈奴铁蹄蹂躏之下,祈盼天朝大军如盼甘霖,此时正是彰显大汉天朝国威之时。当年武帝派博望候张骞通西域,正是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鲍昱说,

  “鲍司徒此言差矣,西域各国反复无常,今天归附朝廷,明天就可能投降匈奴。即使帮助他们打败匈奴,等羽翼丰满,还会反叛朝廷,则边疆永无宁日。昔武帝经略西域,西开三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又远屯伊吾、楼兰、车师、戊己,民怀土思,怨结边域,愁困之民,放弃可事半功倍,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中兴汉室的光武帝放弃经营西域,是有先见之明的。”第五伦拿光武帝压鲍昱,

  “当年天下初定,国穷民困,无力西顾。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先帝派窦固、班超出击西域,已初见成效,西域各国纷纷上表归附。如果此时放弃,则前功尽弃。”鲍昱拿明帝反击第五伦。

  “窦将军,你两次出击西域,有何看法?”见朝堂上放弃和经略西域的两派唇枪蛇剑,章帝又问一言不发的窦固,

  “陛下,将士们身陷危境,此时不救,正如鲍司徒所言,有寒将士之心。”窦固说,

  “请问窦将军,边关急报到玉门关,再到朝廷,最少得一个月时间。适逢国丧,又拖延一月有余,现两月已过,敌情千变万化,说不定已城破人亡。此时出兵,枉费人力物力,救援还有意义么?”第五伦问窦固,

  “朝廷征召士兵去遥远的边疆为国家开疆拓土,就与自己的臣民订立了一份双向的道义契约。将士们能为国舍身赴死,因为这是一个在乎他们生命的国家,就是将士们马革裹尸,也得救援,让他们魂归故土,内对他们的父母妻儿有个交待,外威服西域万邦,彰显大汉天朝实力。”窦固说,

  “依你之见,救援多长时间可以完成”章帝问,

  “耿、关两部都不足千人,匈奴围困久而不下,可知匈奴战斗力已今非昔比,以臣愚见,两月足矣!”窦固说,

  “陛下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就近出兵,各率精兵二千,昼夜兼程,前往拯救。北匈奴久暴于野,已成疲惫之师,必然一触即溃。臣以为整个救援行动很快就能完成。”鲍昱说完,众大臣都觉有理,有些见风使舵者也转而支持救援行动,经略西域的一派占了上风。

  “陛下,严冬将至,西域乃苦寒之地,为使将士们免受饥寒之苦,救援完成之后,即可撤出西域,等来年再作决策。”第五伦以退为进,

  “就依三位卿家,准奏!”章帝同意,

  “陛下,万不可退……”鲍昱还想劝阻,

  “鲍卿家,今日朕累了,有事改日再议。”章帝打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叩头谢恩后退朝。

  十九、饥食胡虏肉

  从八月半开始,守军就断粮了,粮食问题成为耿恭守卫疏勒城的又一大严峻挑战,在粮食供给不足的日子里,耿恭与将士们把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都煮来吃,就像缺水时一样,所有能喝的都喝。战马宰杀完后,从老鼠到飞鸟到昆虫,凡是城里能吃的东西都吃尽了。又过了一个月到九月半,天气一夜之间变冷,朔月烈烈,衣着单薄的将士们忍饥挨饿,还要面对两万匈奴铁骑不停歇的进攻,有几十个士兵死于饥饿和匈奴人的流矢。

  有次耿恭带乌英公主巡营,见有几个士兵用刀子割下铠甲上的犀牛皮夹和牛筋,放在水中煮烂了,吃到肚子里充饥。若在平时,士兵毁坏铠甲犯的都是死罪,可这时他又能说什么呢?此时,他想死亡倒是一种幸福,死了,就万事百了,就不会忍受饥寒的折磨。皮甲是何等坚硬之物,先不说这种食物是怎样的难以下咽,吃了可能闹肚子,也可能消化不良,可是不吃的话,就会丧失战斗力甚至饿死。过了几天,除了几个将领外,兵士们都身着单衣守城,没有铠甲的保护,中匈奴硬弓者,不死即重伤。

  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呢!

  有天张封来到营帐,给他报告说箭枝已用完了。他听后无力的抬头看着张封,问还有多少张硬弓,张封说城里有座车师人的硬弓部,储存的硬弓很多,有几千张。他明白匈奴人忌惮汉家“神箭”的威力,攻城速度大大减慢,如果再失去这个宝贝,匈奴就会肆无忌惮的攻城。他命令张封叫军士们先毁坏五十张硬弓,取下皮革,抽掉牛筋,煮烂了叫将士们美餐一顿,然后把石头搬上城墙,阻击匈奴攻城。以后每天毁坏三十张硬弓,叫将士们充饥。

  对于耿恭的坚忍不拔,北匈奴大单于十分的佩服,在连续两月的城池攻坚战中,伤亡三千多匈奴士兵,硬是没有攻上城墙。他知道耿恭此时已经陷入绝境,无法再支撑多少时日了,这样的勇士,杀之可惜!大单于从心底冒出惜才之心,他决定亲自招降耿恭。匈奴停止攻城两天,耿恭正奇怪呢?看着城下虎视眈眈的数万匈奴狼兵,耿恭一筹莫展,苦思破敌之策。一匈奴军官手执白旗出队飞奔而来,抵近城池,向城上喊话:“城上的可是耿恭将军么?大单于十分佩服将军,愿与将军答话。”

  “去告诉你们大单于不要白费心机了,攻城就来吧。”耿恭向他喊完话,只见匈奴大队人马让开一条道,就见大单于、右贤王布赫、赵王赵友朋几个挥马而来。

  “耿恭将军,本单于十分佩服将军的军事才华,将军对汉室已仁至义尽,只要肯归附大匈奴,必将得到重用,建立一番开天辟地之伟业。”大单于抵近说,

  “怎么重用呢?”耿恭一计计上心来,问大单于,

  “如果你肯归附,本单于将善待你手下兵士,愿回者自愿,并每人发放一百两银子做路费,愿留者个个封爵。本单于言出必行,封你为白屋王,再将公主嫁于你。”一看耿恭松口,大单于不禁喜形于色,

  “有这等好事?”耿恭再问,

  “如果将军闲白屋王品阶太低,本单于封你为左贤王,品阶在右贤王之上,将军三思。”大单于继续劝降,

  “空口无凭。”耿恭讨价,

  “你这个贪生怕死的伪君子,我杀了你。”城头上的乌英公主听耿恭说完,拨出佩刀奔来,被张封和郑勇拦下。

  “拿下。”耿恭命令完,过来两个军士,把公主扭住。“好生把公主看管起来。”耿恭又命令,两个军士押着公主就要离开,她边走边回头大骂耿恭是伪君子,软骨头。

  “将军,我这就修书一封,叫使者送来,你看如何?”大单于问,

  “赵王是我多年的故交了,就叫他带信使进城,我迎候大驾。”耿恭回答,

  “好,一言为尽。”大单于喜不自胜。

  城门打开,赵友朋和使者进城,城门又重重的关上。走上城墙。赵友朋快步走来,“校尉,你我可要同朝为臣了,可喜可贺。”赵友朋笑着说,

  “狗汉奸,死到临头还自作多情,拿下!”耿恭命令完,张封、石修几个奔上前,拿下赵友朋,匈奴使者想拨刀反抗,被郑勇挥刀砍死。看到变故,大单于不禁大惊失色,气急败坏的命右贤王组织攻城。

  “大单于且慢攻城,看完这出戏再攻吧。”耿恭朝他大喊,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耿恭,拿下疏勒城,我要将你碎尸万段。”大单于气恨恨的说,

  “谁将谁碎尸万段还很难说,我再奉劝大单于一句,犯大汉天朝者,没有好下场的,前事之师,大单于还是尽早退兵,不然朝廷大军一到,大单于可就死到临头了。”耿恭故意激怒大单于,

  “哇呀呀呀……”大单于气得大叫,

  “哈哈哈……”耿恭放声大笑。“来人,押上汉奸赵友朋。”大笑完耿恭命令,郑勇和一个兵士押着赵友朋上前,看到凶神恶煞的耿恭,赵友朋腿都软了。“扑通”一声跪在耿恭脚下,如捣蒜似的磕头,连喊饶命。耿恭一脚踢翻赵友朋,然后拨刀刺死。“大单于,看到了吗?这样的软骨头你也收纳,岂有不亡之理。”杀死赵友朋,耿恭向城下大喊,

  “你……”,大单于没有说完, 急火攻心,一头栽下马来不省人事。右贤王赶紧命令几个军士把大单于抬起,亲自护送回帐,并安顿铁头和另外几个将领继续围城。

  “来人,把匈奴和汉奸的尸首架到火上烧。”耿恭又命令,过来几个士兵抱来柴禾,又有几个把匈奴使者和赵友朋的尸首架上,点燃柴禾,顿时烈火熊熊。过了一会,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只见耿恭睁着血红的眼睛,来到一具烤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前,掰下一只胳膊,大啃起来,饿急了的将士看到主将如此,也纷纷上前,撕下尸体上的肉,跟着大啃起来。城下的匈奴兵看傻了,吓呆了,看着这群兽兵,匈奴兵士个个浑身颤粟,几个胆小的吓得从马身上滚下来,吐血而亡。面对这些无所畏惧的勇士,历来以凶残著称、饥食生肉、渴饮兽血的匈奴军心动摇了。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78828/911715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