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田径:我,短跑之王 > 第137章 外界的看法

第137章 外界的看法


国内。

        随着奥运会开幕,民众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参赛的华夏运动员身上。

        22岁的杜莉在女子十米气步枪比赛逆转夺冠,同时也为华夏赢得第一枚金牌。

        不少民众为之欢呼。

        同时,还有不少人的关注点在田径双子星,刘祥和杨卓的身上。

        然后。

        一张照片引起了不少体育爱好者的关注。

        杨卓在大巴车前,领导关心地看着他,而他面色很差,很明显能看出来状态不好。

        配文是:田径代表团到达奥运村,杨卓面色惨白,疑似生病。

        网上。

        “不会真生病了吧,我靠。”

        “可能是晕车吧,我同学晕车的时候就这样,恶心反胃,面色很差。”

        “晕车还好,要是感冒发烧就完蛋了,几天都毫不了,太影响状态了。”

        “真是不顺啊。”

        “希望杨卓好好恢复,还等着他突破历史呢。”

        “咱们华夏还没一个进入第二轮的100米短跑选手,就靠杨卓了。”

        “代表团是有医生的,相信能很快恢复。”

        田径场。

        杨卓,陈海建,刘祥他们都在训练。

        场边。

        冯舒勇和李庆正在看一份儿资料。

        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参赛选手的过往成绩资料。

        排在第1的是莫里斯格林,最好成绩9秒0479。

        第2是克劳福德,最好成绩9秒88。

        第3是汤普森,最好成绩9秒87。

        第4是阿萨法鲍威尔,最好成绩9秒91。

        第5是加特林,最好成绩9秒92。

        第6是弗朗西斯,最好成绩9秒93。

        第7是杨卓,最好成绩9秒97。

        杨卓前面6个,最少都比他快了004秒。

        最多快了018秒。

        差距。

        巨大的差距。

        冯舒勇叹了口气:“杨卓还是太年轻了,比他们都年轻很多。”

        “是啊,杨卓下个月才18岁,而他们都已经二十几岁,都处在巅峰期。”

        李庆语气透着一股不甘。

        但没办法。

        硬实力有差距,能怎么样?

        别说夺冠,拿奖牌都是天荒夜谈。

        冯舒勇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儿的,4年后的京城,杨卓正值黄金期,那时候我相信必定能拿奖牌,甚至夺冠!”

        说完就把资料叠起来装进兜里:“这就别让杨卓看到了,免得影响心态。”

        “嗯。”

        李庆点点头。

        为了让选手们安心备战,手机全都要放到各自的教练那里。

        比完赛才让跟外面联系。

        主要就是保护心态,不让运动员心态被影响到。

        田径场上。

        杨卓正在练习起跑加速。

        这是他目前最弱的环节。

        虽然调整节奏后,前程速度提高了很多,但对比顶级高手,还是差了点。

        起跑线前。

        杨卓抬臀,低头,做好起跑姿势。

        旁边,陈海建拿着哨子吹了一下“哔”!

        哨声响起的一刹那,杨卓前脚用力在助跑器上一蹬。

        身体和地面呈45度角,猛地向前冲出去。

        “噗噗噗噗。”

        急速的脚步声。

        杨卓闷头加速,30米后开始抬头,身体慢慢直立。

        45米,速度达到最高。

        50米后开始慢慢减速。

        今天只练习前半程,不跑全程。

        “呼”

        杨卓喘着粗气回来:“建哥,你来!”

        刚要拿出哨子,李庆就走了过来。

        “我来吧。”

        “行。”

        杨卓重新走到起跑线前,蹲下身子,做出起跑姿势。

        见状,李庆说道:“小卓,你跑了几趟了,好好休息吧。”

        “没事儿。”

        刚说完,额头上一颗汗珠滚了下来。

        但他没有在意,屏气凝神,等待哨响。

        “哔!”

        哨声响起。

        杨卓再次狂奔而出。

        反应比陈海建要快,从出发到30米抬头都处于绝对的领先。

        30米后就更不用说了,杨卓速度越来越高。

        他的最高速度绝对值,要比陈海建速度绝对值高。

        50米的时候就拉开了几个身位。

        随后慢慢减速。

        “呼”

        杨卓手扶着膝盖,喘着粗气,随后站直身体,慢慢往回走。

        李庆看到两人回来,笑着说道:“起跑反应都很好,保持住这个状态就行。”

        距离比赛只有几天,这时候最适合的是赞美和鼓励,而不是批评。

        即便有问题也会温和地沟通,而不是张口指责。

        杨卓走到遮阳棚下,拿起水喝了两口。

        “教练!你说我的前半程怎么能再提高?”

        闻言,李庆说道:“无论是起跑反应还是起跑加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而且马上就要比赛了,节奏绝对不能变。”

        杨卓点点头。

        如果现在变节奏,可能决赛都进不去。

        “小卓,你现在应该做的是让自己平静下来,静气凝神,比赛的时候跑出最好状态,那样说不定还能有所突破。”

        “嗯,我知道了。”

        杨卓拿着矿泉水瓶,再次喝了一口。

        “休息吧,今天就到这里了。”

        今天已经训练了两个半小时。

        超标了。

        杨卓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

        如果比赛的时候能进入真正的放松跑状态,成绩肯定能提高不少。

        但他已经一两个月没找到那个感觉了。

        想到这儿,杨卓起身,走向跑道,慢跑起来。

        李庆和冯舒勇对视一眼:“这孩子,心里压力还是大。”

        “唉,他太想出成绩了。”

        “压力这个东西,扛不住就是阻力,而扛住的话,就是前进的助力,希望杨卓能扛住。”

        塑胶跑道上。

        杨卓依旧在喘着粗气,但心慢慢平静下来。

        安静,安静,再安静。

        把杂音屏蔽,把杂念赶出脑海。

        什么都不想。

        就放任身体自由地往前跑。

        “噗噗噗”

        慢而有力。

        慢而有节奏。

        央视记者在奥运村采访了华夏代表团副团长,问他华夏双子星的看法。

        在这个节骨眼上,这种敏感的问题,其他的领导都是回避的。

        不愿多说。

        但277李局长并没有回避,而是认真聊了聊自己的看法。

        “先说刘祥吧,最近进步很快,状态很好,我觉得他一定能在这届奥运会上位华夏田径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我也很期待。但是,坦白的讲,刘祥的总体实力比约翰讯还是差了一点点,能夺奖牌,想要夺冠并不容易。”

        “而杨卓。”

        说到这儿,李局长调整了一下坐姿:

        “杨卓是今年我们国家涌现出来的优秀运动员,但他太年轻,下个月才18岁,而他的对手,全都是20岁以上的,无论是身体还是技术,都有差距。所以,大家不能,也不应该苛求他现在就拿奖牌,那不现实,我们应该期望的是他在京城奥运会上为祖国争得更高的荣誉,而不是现在。”

        采访视频在央视播出后,很多观众都赞同他的说法。

        很中肯。

        网上评论区。

        “我觉得说得很多,一些媒体吹的太过火了。”

        “还有说杨卓要争金夺银的,这不是爱护,是捧杀。”

        “刘祥肯定能拿奖牌,甚至有概率夺金,但杨卓基本不可能拿到奖牌的,大家不要给他压力。”

        “我刚知道,原来杨卓还不到18岁,好年轻。”

        “短跑跟跳水和体操项目不一样,年龄小的话非常吃亏。”

        “是的,短跑对力量,耐力和爆发要求非常高,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身体做支撑,杨卓的身体根本不够成熟。”

        “明天就是预赛了,加油吧!”

        “不管怎么样我都支持杨卓。”


  (https://www.xdingdiann.cc/ddk65265053/3302785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