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田径:我,短跑之王 > 第198章 开三轮车的杨卓

第198章 开三轮车的杨卓


现在是玉米收获的季节。

        大部分家庭玉米都收获了,杨国强和张玉敏因为去看儿子比赛,耽误了几天。

        所以,这一回来就要下地掰玉米。

        这时候没有机械化,只能用手掰,掰完后还要用手一个个的剥。

        很麻烦。

        地里。

        杨卓戴着帽子,穿着长袖外套,正在寻找品相好的秸秆。

        这玩意儿,有的很甜,跟甘蔗似的。

        现在的农村娃基本都吃过。

        杨卓也不例外。

        找了一棵,用镢头砍下来,先舔了一下,确定是甜的才剥。

        跟吃甘蔗一样。

        随后,杨卓边吃边说:“爸,妈,要我说,咱请人掰吧?一亩地200块钱,5亩地1000块就搞定了。”

        “少来!”

        张玉敏头上顶着毛巾,瞪了他一眼:“一亩地200块钱,再扣掉化肥的钱,犁地的钱,种子的钱,哪还有利润?照你这么种地,都得饿死。”

        “咳咳”

        杨卓微囧:“当我没说。”

        他当然知道不赚钱。

        现在玉米几毛钱一斤,亩产又不高,就按1000斤算,也才几百块钱。

        再七扣八扣的,真没啥利润。

        只是不想爸妈辛苦。

        身后,杨国强说道:“这点地我跟你妈几天就弄完了,你就别在这搭手了,休息几天还得去参加全运会呢。”

        “全运会还早。”

        杨卓把手里的秸秆扔掉,站起身:“而且,干活也是一种锻炼。”

        说完就继续开始掰玉米。

        掰掉的扔在地上,一堆一堆的,等会儿用三轮车拉。

        这时,张玉敏问道:“小卓,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做什么?”

        “以后?”

        杨卓咔嚓一声掰掉一个玉米,扔在地上:“我还没想过,应该会做点事业吧。”

        运动员毕竟不是长久的事业,30岁左右肯定退役了。

        后半生不可能就一直宅在家里,总要有点事情做。

        “听人说,你这样出成绩的运动员,以后可以在体育系统里工作?”

        “应该可以吧,没关注过。”

        杨卓其实并不太想在体育系统里工作,闲的时候闲,忙的时候忙,还不如自己搞个事业。

        “我觉得吧,有个编制的话,挺好的”

        张玉敏话还没说完,杨国强打断她:“以后的事情,小卓自己会有好的选择的,你就别瞎操心了。”

        “什么叫瞎操心。”

        张玉敏不满地嘟囔了一句,但也没继续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而是换了个话题:“小卓,你在外面这么久,有没有碰上喜欢的女孩子?”

        杨卓无语:“妈,我才19!”

        “19咋了?你看咱村,19岁结婚的都有,更不用说找对象了,你要是碰上喜欢的,带回家看看。”

        说完,张玉敏又补充道:“虽然找对象的事是你自己做主,但是吧,你也要听妈一句,要找就找贤惠的,会过日子的,不然再多的钱生活也过不好。”

        “我知道。”

        杨卓应了一句,随后开始埋头干活。

        张玉敏和杨国强也没再多说什么,就偶尔搭一句闲话。

        虽然马上就是秋分了,但中午天气一点也不凉爽。

        尤其是玉米地里,闷热。

        杨卓又戴着帽子,没一会儿就捂的一头汗。

        手腕上也被玉米叶子上的小刺拉出了几道红印。

        就这样。

        杨卓和张玉敏负责掰玉米,杨国强在后面用镢头砍秸秆。

        一家三口分工协作。

        效率还蛮快的。

        一上午的时间,把玉米掰完拉回家,同时把秸秆砍完。

        当然。

        这还没真正结束,等秸秆晒干了,还要捆起来,拉回村里,堆在墙边,以后烧火用。

        而玉米的话,回家要先把皮剥掉,晒干,再用脱粒机脱粒。

        现在还好,前几年的时候很多家庭都不用脱粒机,就用刮子一个一个的剥。

        杨卓家以前也是这样。

        记得小时候,晚上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剥玉米。

        而杨卓总偷懒,看半天才剥一个。

        五亩地。

        掰玉米,砍秸秆,剥玉米,晒玉米,脱粒,然后再晒。

        杨卓一家忙活了接近10天,才完全搞定。

        这还幸亏家里和胡同里全是水泥地,可以用来晒玉米。

        否则的话,还没那么快能弄完。

        就在杨卓一家忙活的时候,还有记者专程跑来采访,拍摄。

        啥也不干,就拍他干活。

        拍完就走。

        杨卓也懒得管,总不能赶人吧?

        就随他们。

        网上。

        “卧槽,这是世界冠军吗?怎么画风变了?”

        照片里的杨卓,脖子里挂着一条毛巾,穿着破旧的长袖t恤,裤子和鞋子上都是泥。

        手黑乎乎的,脸也不干净。

        还有张照片是杨卓开着时风农用三轮车。

        对比他穿西服打领带参加慈善拍卖会时的照片,就很喜感。

        “哈哈,好接地气啊!”

        “杨卓会开三轮车啊?有驾照吗?”

        “楼上的一看就没去过农村,摩托车,三轮车啥的,都是自学,哪有什么驾照。”

        “摆拍吧!那么有钱还干活?”

        “摆拍你妹,看杨卓手上和脸上的灰,就知道不是摆拍。”

        “人家本来就是农村人,很小就开始干活了,有啥好装的?”

        “就是,杨卓高一才开始练短跑,在这之前,人家农活可一点没少干。”

        “关键是,他又不是明星,需要炒作?”

        “这副打扮依旧很帅啊。”

        “家在哪里啊,我去帮忙掰玉米,我能干活。”

        “五亩地,早就弄完了,这都是几天前的新闻了。”

        京城。

        杨卓现在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但班里的同学大都没有去实习,而是准备考研。

        虽然说历史系不好找工作,但京大的历史系不一样,现在还是很吃香的。

        读研或者读博后,无论是在大学中学任教,做公务员,还是历史研究等等,基本都能找到工作。

        宿舍。

        班长吐槽道:“杨卓不来上课,回家掰玉米去了。”

        “哈哈。”

        杨朵朵有些乐:“我看到照片了,反差感太强烈了。”

        这时,班长说道:“你们说,杨卓是直接毕业,还是考研?”

        “肯定毕业,毕竟他又不打算找这方面的工作。”

        “杨卓有钱,一个代言就上千万了,不需要找工作。”

        “你们听说没,他的代言费还分给咱们学校体育教研部呢,到现在分了上千万了。”

        “啊?学校凭啥要啊?”

        “不知道。”

        “反正杨卓是体育教研部的摇钱树,不过,等他毕业,肯定就没了。”

        “这么一说,杨卓肯定要毕业了,不毕业还得给学校分钱它。”

        “不光给学校分,还有田管中心,经纪人,教练什么的,我看网上说,运动员到手的钱也就是税后的一半。”

        “即便这样,杨卓肯定也挣几千万了。”

        听着室友你一句我一句的,杨朵朵没掺和,只是坐在一旁听。

        心里很感慨。

        杨卓是个很优秀,很帅气的男孩,她是很喜欢的。

        可惜不是一路人,只能把喜欢埋在心里。

        “朵朵,你想啥呢?”

        “没啥!我要下去打水,有一起的吗?”

        “我,我跟你一起!”


  (https://www.xdingdiann.cc/ddk65265053/3286011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