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替嫁小福妻,极品夫家争着宠 > 第134章 身份有问题

第134章 身份有问题


沈若星拿出一个布帕道:“这是昭昭送给我的。”
宋宥谦疑惑打开帕子,就见上面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哪怕他不懂刺绣,也能看出这只蝴蝶有多精美。
接着沈若星又拿出一张纸:“这是她写的字。”
纸上的字迹工整秀美,一看就是经过了长久的练习。
看着手上的两样东西,宋宥谦也明白过来,季昭昭绝对不是被奶奶卖掉的乡下姑娘。
沈若星一脸的凝重:“我怀疑昭昭是被拐卖的。”
她之前不是没想过昭昭是被拐卖的,毕竟昭昭长得过于娇嫩,一点儿也不像个农家姑娘。
可是宋宥谦说昭昭是从官伢买回来的,身份肯定不会有问题,再加上昭昭不挑吃不挑穿,让干活就干活,从不嫌脏嫌累,她便觉得应该是自己想多了。
说不定昭昭有个疼爱她的爹娘,再加上她反应有些慢,所以才养得娇了些,后来爹娘出事了,所以就被奶奶给卖了。
直到看到她绣的蝴蝶还有她写的字,沈若星才发现自己想得简单了。
能绣出如此精致的蝴蝶,写出这么好看的字,她的出身一定不简单。
毕竟这年头男子读书都是难事,如果不是家里条件极好,谁会教女孩子读书写字。
宋宥谦和沈若星两人对视片刻,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凝重的神色。
沉默片刻后,宋宥谦道:“秋收之后我抽空去趟县城,看能不能从伢行那里打探些消息出来。
但是你也别抱太大的希望,十有八九是查不到的。”
沈若星叹口气:“咱们尽人事听天命吧。”
沉默片刻之后她又道:“这时候我都庆幸昭昭跟咱们不同,她觉得嫁来咱们家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如果她是清醒的,不知该有多痛苦。”
宋宥谦在她肩头拍了拍:“那咱们就尽可能对她好些,让她一直开心吧。”
……
宋宥谦并未能在第一时间去县城打听消息,因为秋收开始了。
宋家的水稻是最早种下,也是最早收获的。
九月二十二,宋家第一个下镰割水稻,因为族里人提前来问过他们的计划,于是这天来了不少人帮忙干活儿,仅一天的时间,宋家就把水稻给收了回来。
随着宋家将水稻收回,东山村的秋收正式拉开序幕,大家每天起早贪黑地忙个不停。
虽然劳累,但是只要想到今年能比往年收回更多的粮食,众人便觉得干劲十足。
尤其是当他们知道宋家的粮食亩产竟然突破了五百五十斤后,一个个的都在提前为丰收而庆祝。
可是等他们自家的粮食收上来称重之后,众人都有些失望。
除了宋宥谦家之外,村里再没有别家的粮食超过五百斤的,大多都是在四百七八十斤。
这个数字虽然是他们以前不敢想的,可他们还是忍不住失望,明明是一样的种田方式,为什么宋家的产量就是要高一些呢?
有人开玩笑一般问,宋家是不是藏了什么秘诀没告诉大伙儿。
不想这话刚出来就被宋兴文给拦着了。
“这话可不兴乱说,从最开始肥田,大郎他家就没瞒过咱们,咱们问什么他们就答什么。
包括他们每次堆肥,咱都在一边看着,他们每次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肥,咱们也都是知道的。
人家一心为咱们,咱们再说这话可就亏心了。”
旁边也有人道:“对啊,如果他们真想瞒着,最开始就没必要告诉咱。
既然做了好事,肯定就会做到底,没必要做一半藏一半,到时候好事不成还要落埋怨。
再者说,粮食这东西不比别的,又不是说咱们收得多了,就影响人家赚钱,他们没必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大伙儿一听,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于是先前问话的人给了自己两嘴巴,又忙不迭地道歉,说自己是犯浑了才说出这种话来。
宋宥谦没接这话,瞧那样子是有些不高兴了。
不过也没人觉得他小心眼,做了好事还要被怀疑,没有当场发脾气就算好的了。
关于宋家的粮食为什么就是比别家高产,众人抓破脑袋也没想出来,后来还是苗老太给了个理由,听着虽诡异,但除了这个以外,好像也没别的解释了。
苗老太的原话是这样的。
“为什么我家的粮食比你们家收得都多?
因为我家有个福星啊!
你们说说看,自打我家大郎娶了灿灿回来,我们家的日子是不是彻底改头换面了?
远的都不说,只说今年,我家盖了新房子,还是两套!
我家老六娶媳妇儿了,那小媳妇长得多好看,你们也都知道。
再就是这早晚两季粮食的丰收,我家比往年能多挣好几两银子,攒一攒又能盖个像老六那样的小院了。”
众人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去年村里就有人说宋大郎娶了个福星,只是今年沈大丫不怎么在外走动,因此他们都把这茬给忘了。
如今想来,大丫可真是个福星,不仅旺宋家,这是旺全村呐!
苗老太给出解释以后,有人的关注点却跑偏了:“苗婶子,您家还要盖房子呀?”
“盖!当然要盖!”老太太豪气道:“我可得一碗水端平了。
现在住的这个房子是大房的,六房我也给他们盖了新院子,剩下三房也不能亏待,每人得有个新院子。
我这辈子就这个念想,能给每个儿子盖一套院子,我就能安心闭眼了。”
众人都被她的目标给震惊,她这是要盖五套房子呀!
可是看着宋家如今越过越红火的日子,谁也没有怀疑她在吹牛,反而觉得她肯定是有赚钱的办法了。
“苗姐,你家以后要有什么发财的路子,可别忘了我们大伙儿,我们也不求赚多少钱,你们吃肉,我们能喝口汤就行。”
“对对,都是乡里乡亲,苗婶子,您可得带上我们。”
“要说呀,咱们村里还是苗婶子享福,儿子孙子都能干,所以才能把日子过得这么好。”
好话谁不爱听呢,听着众人的夸赞,老太太开心不已,笑得嘴巴都要咧到耳后根了。
不过她却是什么承诺也没给出去,顺道还给二郎打了个广告,让众人有合适的姑娘,记得给二郎介绍一下。
众人想着宋家现如今的红火日子,再听说宋家明年就要给二房盖新房,自然是连口答应。


  (https://www.xdingdiann.cc/ddk49506326/367057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