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地狱守门人 > 第五百零七章 孟婆

第五百零七章 孟婆


  搞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我觉得有些不太好办了,不过也仅此而已。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一路风风雨雨,早就看淡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除此之外,我决定去酆都看一看。酆都是出了名的鬼城,这里有独一无二的鬼化,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

  只有很少人知道,酆都不止是一座城那么简单,在这里真有一个阴阳两界的入口,连通十殿阎罗。和巫山一样,这里也是巫妖之战的古战场之一,曾经的酆都鬼城已经被打成废墟,现在的酆都鬼城,到底在什么位置,没有多少人知道,需要仔细找找。

  离开青城山,一路朝酆都前进!

  酆都距离重庆两百公里左右,从青城到了重庆,两个小时后,已经出现在酆都的地界!

  站在丰都县,远远遥望酆都鬼城,除了人为渲染的气氛外,并没有感觉到什么鬼气,无非就是小鬼两三只,成不了气候。真正的酆都鬼城,应该在别的地方。绕着丰都城转悠,我也不着急,就像一个最普通的游人一样,观山望气探察地脉,只要这座鬼城存在,必然逃不过我和小黑的搜索。

  果然,到了半夜的时候,一股阴森森的气息,从山野田间散发出来,隐约有一座黑色城池,屹立在荒野间!

  这座城池极其壮阔,有无数条路通向四面八方,一个个神情木讷的亡魂,亦步亦趋的朝酆都前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拘魂使者,用锁链套着一些暴虐的灵魂,连拖带拽往酆都城里走!

  走!

  将小黑召了过来,收敛了活人的气息,装作鬼魂的样子,亦步亦趋的朝酆都前进。父亲被困在酆都城,我始终觉得这事很蹊跷,如果明目张胆的闯进去,打草惊蛇不说,十之**还会遇到危险。

  与其明察,不如暗访!

  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如果真的找到了线索,再发难也不迟!

  鬼城很繁盛,因为这里是连接阴阳两界的通道,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亡魂到这里,通过鬼门关,走过黄泉路,最终踏上奈何桥,进入阎罗殿堂。看守鬼城门口的是两位牛头,实力不过通玄境界,抵御外敌不可能,看守城门倒是绰绰有余。

  他们这样的实力,根本不可能看出我的深浅,顺顺利利的混了进去!

  走进酆都鬼城,到处都是鬼魂,神情木讷的往前走!

  大约走了两三里路的样子,终于来到了鬼门关。这是一座高达数十丈的黑色巨门,一股昏黄的气息从石门冒出来,散发着浓烈的鬼气。鬼门关,一旦跨过去就是阴阳两隔,要想再回来就难了!

  站在鬼门关前,释放出意念探察酆都每个角落,并没有感觉到父亲的气息。同根同源,必然存在血脉上的联系,只要到了一定距离,肯定能够生出感应。迟迟感觉不到父亲的气息,难道他不在酆都城,已经去了阴曹地府?

  不如先去阴曹地府看看,要是还找不到,再回来找酆都城主的麻烦,将他抓起来审问!

  虽然这样做很不妥当,不过非常时期行非常事,敢用我的父亲做诱饵,他们就应该明白,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一步跨入鬼门关,惨黄的雾气迎面而来,散发着无比污秽的气息!

  黄泉是接引之路,在黄泉路上还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是一些阳寿未尽非正常死亡的,既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阴间,只能在黄泉路上游荡,等待阳寿到了后,才能到阴间报到,听候阎罗王的发落。

  在黄泉路上,开满了火红的彼岸花!

  这是地府的接引之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这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那些从鬼门关过来的亡魂,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彼岸花的花香有一种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走在火红的彼岸花海,那些安静的亡魂纷纷开始躁动,似乎被彼岸花勾起了前生的记忆。一个个拼命的挣扎,想要朝后面跑,可是黄泉路有进无出,凡是走过的地方,都会被滚滚迷雾淹没,一个个唤起前生记忆的鬼魂哭爹喊娘,却再也不可能回去了!

  黄泉路很漫长,那是人一生走过的距离,一旦走到尽头,将会彻底和这个世界说再见!

  抱着小黑,步履从容的走在黄泉路上,这些污秽之气,已经伤不到我了!

  也许只过了几天,也许是漫长的一生,终于走到黄泉路的尽头,远远看见一条翻滚的河流,里面血水翻腾,密密麻麻的漂浮着恶灵。在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这座桥有三层,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

  《宣室志》第四卷对此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万劫不复。

  三层石桥,上层非常安全,但是下层的桥太低了,几乎与忘川河持平,走在上面的鬼魂小心翼翼,不过即便如此,也被不时腾出水面的恶鬼抓住,扯入忘川河,被滚滚血水淹没!

  从下层桥走的鬼魂,能过去的人,十不存一,全都成了忘川鬼的猎物!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因果轮回自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人世间行百年恶业,轮回受万年苦,何苦来哉!

  混在鬼魂群,望着三层石桥!

  能走上上层桥的人少之又少,目标太大很显眼。下层桥离忘川河太近,虽然我不惧怕里面的血煞之气,不过将身上的衣服弄脏了终究不好。反倒是层的石桥,善恶兼半的人居多,如果我混迹其,应该可以很轻松的过去。

  打定主意,一脚踏上层石桥,不紧不慢的朝对面走去!

  奈何桥很长,大约有一公里左右!

  穿过奈何桥,在旁边有一个望乡台,一个个鬼魂哭号着冲向望乡台,那里是他们与人间最后的联系。只能看一眼,喝了孟婆汤,与这个世间将再无联系,从此尘归尘土归土!

  在望乡台边,一个穿着黑衣的老婆婆正在熬汤,这应该就是孟婆了!

  孟婆是阴间最出名的神灵之一,她的来历有好几种,反而让人无从揣测!

  一说鸿蒙初开,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地即为阴曹地府。三界划定,无论天上地下,神仙阴官,俱都各司其职。孟婆从三界分开时便已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后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无数,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来到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绪,炼化成孟婆汤让阴魂喝下,便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里,颇有国传统思想“人死如云散”,“一死百了”,“莫记已死之人恩怨”之类的意味!

  二说所谓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眼见长城之下尸骸无数,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尸骨。为了能忘记这些痛苦万分的记忆,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后来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动地,就免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畔熬制孟婆汤,让参与轮回的阴魂们忘记前世的一切。即所谓:“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之意。

  这一说从元朝开始广为流传,到明清时期多见于人笔记之,亦是至今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说法,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

  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驱忘台。

  在这个传说里,孟婆其实不是什么老奶奶一类的人物,而是一位绝世美女,孟婆初制孟婆汤的原因,是为了忘记自己的过去,孟婆的唯一记忆,就是给在奈何桥上来来往往的幽魂送上一碗孟婆汤。

  看到这位佝偻着背的老婆婆,我感觉到一股极度强大的气息,能够看守阴间最重要的一处地方,很显然她的实力不简单!

  似乎感觉到了我的目光,正在给亡魂分汤的孟婆突然抬起头,浑浊的目光望着我:“尘归尘,土归土,这里是阴魂之界,请上仙不要越界!”

  “我来阴间,寻一个人!”迎着孟婆的目光,微微笑道:“还请孟婆行个方便!”

  “如果我说不呢?”听到我的来意,孟婆嘴角露出一丝冷酷的笑:“人鬼殊途,仙凡有别,上仙既已入大罗之境,还是舍弃了凡间的执念,以免万劫不复!”

  “看来你也知道这件事情,既然还阻挡我,那就是敌人!”死死盯着孟婆,我的情绪几乎失控,抬手一召,释厄剑跨界而来,无穷无尽的死气直冲九天,遥遥指着孟婆的眉心:“出招吧,让我看看诞生于鸿蒙的幽冥之神,到底有多强!”

  听到孟婆的话,我不怒反喜,终于逮到了一个知情者,这件事情终于有机会水落石出!

  PS:今天停了一天的电,可能只有2更了,明天3更!手机请访问:


  (https://www.xdingdiann.cc/ddk30120/163621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