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明烟云 > 第十一节 东行路上

第十一节 东行路上


  是夜,四郎出来在林子里溜了一圈。

  入林子的风不大,可也呼呼作响,风过山包便开始打旋,声响更大,进到林子里就小了下来。

  虽然风小,但也有把树枝上的积雪吹下来,卟卟的有雪掉在地上。

  四周的尸体都被处理了,血腥味还是很重,风中隐隐还能听到狼叫,但很远,估计一时还不敢过来。这些年,蒙古草原的肥沃浇灌的主要是血水。

  极目四望,原来的营地已经稀疏了很多,帐篷少了,也小了。

  篝火很旺,噼啪作响,营地里时不时还有人影,虽说是已经遭遇过了偷袭,巡营的人手反比之前安排的更密更多了。

  巴特的话搅起了浑水,并不是说娶比姬的事,这他一点都没放在心上。怎么说也是个公主吧,朱四郎是觉得不会这么轻率。当然也有一种可能,这个台吉已经无枝可依,真的需要几个保镖。

  巴特说话的主题是台吉的目的地,夜袭的轻骑,蒙古草原的乱局。说实话,这些朱四郎并不想参与,可却被裹了进来。他更关心的是接下来,他们现在碰到什么问题,以后还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他们怎么才能顺利的回去。

  巴特说台吉是要去三卫的,这本来就是很奇怪的,按理说,三卫和瓦拉,和鞑靼的关系都不怎么样,不过阿鲁台与三卫有姻亲。当然这只是四郎的印象,这些草原上的势力,到底关系是什么样一个情况,朱四郎不真不是很清楚。

  去三卫干啥,巴特没说,显然巴特知道,但却没说,或是不想说。

  夜袭的轻骑不是瓦拉人,瓦拉人要过来,那得跑个上千里,若不是他们,那会是谁。巴特肯定知道是谁,但没说。

  小部落没这个胆子,这么个大帐谁都知道里面住的不是一般人,一打听,那可是黄金家族呀,拜都来不及。

  三卫的人也不会,三卫的人没那个野心,他们与大明若即若离已经有几十年了,没泼天的利益,三卫不会行这个险。三卫敢参与阿鲁台去袭击大明,但要袭击台吉,他们不会。凡事都要有因果,做事要有收获,三卫杀阿斋台吉好象没有好处。当然也可能有,蒙古人的利益很简单,就是实实在在的地盘。三卫难道目前生存空间有了问题,或是想扩张?

  还有一种可能,而且是最大的可能,那就是阿鲁台和现在鞑坦大汗阿台。他们对还有黄金家庭光环的阿斋台吉下手了。

  阿斋没有利用价值了?阿斋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了?

  阿鲁台与阿台之间一定有什么协议了,这点四郎可以肯定。

  前世也就看了那么一点点历史方面的书,即使是明史专家,也不见得能理清北元各部落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朱四郎也只能理到这里,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失误有什么错误,他也不清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夜晚的风让四郎更清醒。

  隔天,巴特带着四郎来到了台吉的营帐。

  这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大帐了,可里面还是布置的很奢华,经过昨天的劫难,真不知他们怎么又能这么快的布置好这么一个蒙古包。

  地毯,雕花的桌,银器,铜炉等

  四郎刚在毛毯上坐定,便有女仆敬上了奶茶,奶茶还没喝,那小桌上很快的就摆满了一大堆的吃食,以奶制品为主。

  “四郎,不曾想到此次还是仗着四郎等人的援手,才过了此劫。大恩不言谢。”台吉说道。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了台吉的收容才熬过了风雪,更别说昨夜他们断然不会放过我等的性命的。”朱四郎不卑不亢。

  “整饬两天后拔营,四郎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台吉问。

  “把马送到大宁卖了,然后回宣府。”

  “四郎也是俊才,难道想一辈子贩马?”巴特插话。

  台吉有点意外,巴特是个较沉稳的人,事先已经说好了,主要由台吉来说,巴特只是帮衬一下,怎么现在巴特表现的这么急躁。

  “巴特大人谬赞了,大明如咱们这等人物何止千万。”原来是想收了我呀。巴特是个厚道人,昨天透露了消息。话说真要跟了你,可能真是死路一条。

  “昨夜看四郎指挥若定,身手不凡,可愿到大帐做个千户。”台吉只能开价了。

  还是个千户,呵呵,射雕英雄传里人家给出的是公主和安答,还实打实的给了军队。

  “台吉厚爱了,某只是个猎户,厮杀的本事是捕猎是练就的,当不得千户。”

  这话说的阿斋兴意阑珊,他本来就不是一个果敢的人,原本的雄心早就在这些年的奴役和流浪中磨光了。原先他还以为,开出千户的封赏,这个南人会倒头便拜,没想到给直接拒绝了。看来昨夜还真是怕害了自家性命,他们才出手相助的。

  “巴特,把我的刀拿来。”台吉吩咐。

  巴特从一边拿出一把短刀,别的不说,单看这个刀鞘和刀柄,便知不凡,灰白色,应该是银质,因为时间久远,所以发灰,其实也就是氧化了,但看的出来,主人还是经历把玩的。当然了若真是天天把玩,也不会氧化。

  刀鞘和刀柄上面嵌了不少宝石,可见价值不菲。

  “此刀是据传是大汗用过的宝刀,一直带在我身边,既然四郎不愿意屈就到帐前听用,那还请收下此刀,请勿推辞。”阿斋台吉说道。

  这还真下了本钱了,只是不知是哪个大汗,成吉思汗,还是忽必烈。

  “台吉,这个礼太重了,四郎真不敢收。”

  “四郎,这个礼其实也不是白送的。按说,依四郎昨夜所为,怎么赏赐都不为过。今日赠这宝刀,还有一事相求。”

  这让朱四郎意外了,有事相求,什么样的事,怎么会求到我头上。

  “还请台吉吩咐。”四郎客气了一下,想来,你这个台吉也不会给我这个猎户太高的要求吧。

  “昨日四郎也看到了,此行往东不那么太平。想来昨夜一战之后,路上不会有什么大事,可也难说,还请四郎一路相助。”原来是这个。

  “不知台吉所往何处?”

  “捕鱼儿海。”(今贝尔湖)

  这个地名,四郎知道,而且可能在这个时代,大多数大明朝的点文化的人都知道,北元与大明朝最后的大战,由蓝玉大将军施为的捕鱼儿海之役名震天下。

  是役歼俘十万蒙古人,大量的贵族、官员、战士,牛马和图书车辆,北元突然从顶端和架构上被打垮。

  此役最重要的影响是打掉了黄金家庭拖雷系的脊梁骨,从此之后,大多数蒙古部落不再承认拖雷系在蒙古高原及其北部的绝对领导权,很多黄金家族的成员部落开始自立。

  为了争夺宗主权,也就是所谓的大汗,蒙古内部开始了连绵不断的内讧,再也没能对大明翰形成致使威胁。(土木堡之役更大的原因是明人自己作的,特别是王振的作用。)

  若去捕鱼儿海,对于四郎这个自称要去大宁的人来说,是远了点,可四郎此次的目的已经调整为探探三卫的底子,这就路线吻合在一起了。

  来到大明朝,栖身在大洋河村,朱四郎只想在此地好好的生活下去,后来是带着周围的人一起好好的生活下去。

  他的要求不高,西到大同,南下宣府,北及万全,这些就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圈子里能好好的活着就行。可后来,四郎发现,他们生活,他们的事业,他们的生意其实更多的与蒙古人有关。

  谁让他们地处边关,是战是和都不是大明朝说了算,而是要看蒙古人。

  历史上的永乐帝是雄主,开疆扩土,可骨子里,他的皇位来的不正,更多的是为了保全自己的事业,自家的皇位。他要证明自己比那个侄子更适合这个位置,他能做的更好。

  接下来还有北征,和平了经济才能大发展,战争也有战争的经济学。

  “台吉吩咐,不敢辞。”阿斋脸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巴特也暗自松了口气。其实巴特不赞成由台吉来提建议,巴特来说较好,真要四郎拒绝了,台吉还能再开口,那样还有两次机会。

  接下来的气氛就友好和热闹了很多,张三等人都被喊了过来,台吉赐食。

  牛羊肉都有,而且羊肉是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牛肉是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这个四郎知道,只有贵客才有这样的礼遇。

  更让朱四郎意外的时,赐食时,帐里来了很多人,包括图赖,另还有一些女人,其中就有阿斋的老婆,也是个比姬,还有阿斋的妹妹,也是个比姬,怪不得那晚看到那么多比姬。

  为谢救命之恩,乌云比姬过来敬了酒,乌云比姬是台吉的妹妹,而接下来更怪异的是,乌云喊朱四郎阿哈。阿哈可是哥哥的意思。

  巴特昨天说的嫁比姬难道说的是她?

  有了昨晚的经历,朱四郎并没有多看这个乌云比姬两眼,起初她进来时也不是一人,只是以为是女仆,后来才知是比姬,还是台吉的妹妹。说实话还真让他有点手脚无措,没经历过呀。

  再后来说是救命之恩,那昨天往大里说,很多人都是他救的。

  蒙古小丫头,看样子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这个年龄在这个时代可都嫁人了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比姬到底是阿斋他妈跟谁生的,要知道阿斋可是个遗腹子呀。

  朱四郎脑子转很快,只看到这个蒙古小丫头还没怎么长开,模样倒还可人,小脸蛋红红的。不一定是害羞,蒙古人脸都是红红的,高原红吧。

  乌云比姬进帐时心扑通扑通的跳,昨夜火烧了她住的帐篷时,她都没跳这么快,昨夜朱四郎把她抓到怀里时,她的心也没跳的这么快。若能比,那就是昨夜,朱四郎回转到那缺口要往山上来时,突然从死马下跳出一人袭击他,乌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而且还叫了出来。

  就是那个男人,一把抓住了她,还把她搂在了怀里,在他怀里,乌云闻到的不是蒙古人身上特有的荤腥酸臭味。

  就是这个男人,在大帐底下,挥刀砍马腿,然后从他身下滚过来一个人头,一直滚到自己脚下。

  也是这个男人,穿着奇怪的靴子,跳跃搏杀,杀了好几个冲过来的蒙古勇士。

  只知道这个男人个子很高,但长什么样,看没看清,即使是后来白天这个男人杀了好几头狼,乌云也还是没看清这个男人长什么样。

  这个男人很高认,因为他长的高大,还有就是他脸上没有胡子。这个时代的男人,不管草原上的,还是中原的,只要是男人都会有胡子。

  抬头看朱四郎,乌云觉得,这是个俊俏的男人,白净干净,脸不黑不红蛮白,大草原上怕是找不么这么白净的男人。

  眼睛很大,嘴角带着笑意。虽说接她酒,到到她是比姬时,这个男人有点惊慌,但也就是瞬间。一会会,看着她的眼神就如同台吉阿哈一般了。

  昨天晚上,母亲便把乌云叫去说话了,原本乌云一直以为此次东去,就是她的归宿,她会被嫁给乌鲁克帖木尔,现在不用了,母亲又给了她另一个选择,嫁给那个南人。

  其实不存在什么让她选,她从来都没有选择的权力。在这个家族,她生为女人就只能是个棋子,只是看这个棋子会放在哪,需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朱四郎此时根本就是把她当个端酒过来的女仆,只是奇怪女仆倒酒即可,怎么还敬酒的,等台吉发话了,才知道这是比姬。还是个会说汉话的比姬,看来蒙古的贵族都是懂外语的呀。

  开始这个白净的男人还直直的看着她,可后来,却把手放按在了心口,然后象他躹了一躬,就再也不看她了。

  额吉(母亲)为什么要让她嫁给这个男人,乌云不知道。这不只是母亲的决定,还是阿哈的决定。

  现在一切都是了为了台吉阿哈,嫁给这个男人,也是台吉阿哈的选择,这个男人那里有台吉阿哈想要的东西。

  嫁给他也好,这可是个勇士。蒙古的女人就应该嫁给勇士。

  四郎庆幸的是,台吉并没有当场说什么嫁比姬之类的事,不然,还真收不了场,四郎不可能聚什么比姬,他清楚的很。

  虽然以他的自信和自恋,聚个公主不会自卑,可这个时代,娶那么个贵人干啥,那可真是没事找事做。

  回到帐篷里,气氛又怪异了起来。

  那三个伙伴,虽然听不懂蒙古语,可大帐里那么多女人,还有女人给四郎敬了酒,这就够他们编很多故事了。

  “今日台吉邀咱们一起去捕鱼儿海,沿着饮马河一路往东是阔连海子,阔连海子是个大湖,阔连海子往南还有个大湖,就是捕鱼儿海。”

  “当年凉国公便是在那里大败蒙古鞑子的呀!”兔子听到了一个他所知道的地名。蓝玉虽然后来被定为反贼,但他的战绩还是值得大明宣扬,值得大家尊敬的。

  “没错。若无什么意外,咱们就送着他们去捕鱼儿海,然后再到庆州,再去大宁。”

  一般都是四郎作主,四郎怎么说,大家怎么做,这会四郎先说,只是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黑牛,你的胳膊怎样?”

  “上了药了,包扎了,而是白水煮过的。”兔子抢着回话。

  “能舞刀,能开弓,还能杀鞑子。”黑牛握着拳头挥了一下。

  “接下来,怕是还有你杀的。”

  草原地大人少,饮马河大多流过的地方是荒漠,水不深,河面宽。

  河谷多湿地和沼泽,不过没事,现在都冻住了。

  饮马河谷人迹罕致,雪后一片莽白,这是一幅神奇的美景。

  极目四望,唯有雪白,什么都被盖在了雪下,能看到的只有白色的起伏,白的晃眼。

  饮马河水在冰下无语东流,河面很宽,此时覆着厚厚的冰,除开雪可以看到冰面下茂盛的水草,真可真是难得的景色,河两岸的衰草都被雪压倒,枯黄的芦苇在风中哗哗的响。

  北风吹起地面的小雪粒,在地表舞着白纱,白空中阳光眩目,让人产生幻象,这天空忽的一块紫一块蓝。

  鞑靼人都眯着眼睛,行路时,倒不会落眼于那一片白茫茫的雪色之中,牛马往东似乎是认的路的,而人就只看前面那一片片凌乱的脚印。

  四郎等人则戴了白纱,这让巴特不解,四郎也不想解释什么雪盲,这讲不大清楚。一天之后,只是告诉巴特长时间看雪人眼睛会发红流眼泪,这个草原上的人有经验,原来蒙上白纱布不是遮脸,而是保护眼睛。

  雪地里,走的很慢,即使是用上了雪橇,还是很慢,没办法,积雪太厚了。而在这北地,在这种天气下,这些雪根本不容易化开。

  太阳下雪的表面慢慢起了薄脱的冰,能看到肥肥的野兔在雪地上轻捷的飞跑,马都追不上。

  大队人马,细长蜿蜒,食物是够,但时不时的还要一起去打打猎。

  大兽远远的都躲开了他们,能看到鹿群,偶尔也去捕上一两只,只当是换换口味。

  前路好象没有方向,雪原里,一支人马慢慢的向是在向前蠕动一般,走的很慢。

  成吉思汗的大汗营帐有一支带弓箭的护卫军,这支部队主要负责大汗王帐的警卫,负责人是他的二弟哈萨儿。后来成吉思汗把现在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流域呼伦*贝尔大草原、外兴安岭一带的广袤土地都封给了他。当初哈萨儿指挥的部队叫科尔沁护卫军,后来科尔沁成了哈萨儿统治下的区域和部落的名字。

  1388年,捕鱼儿海之役结束后,蒙古大汗被明将的军队击败西走,北元彻底丧失了对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的统治,于是此地的蒙古部落归附明廷。于是大明朝有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

  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泰宁卫为翁牛特,福余卫为乌齐叶特。这是因为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分别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三部为主组成。

  当年的燕王朱棣以大宁为诱饵引了来三卫骑兵的助拳,后来燕王成了永乐帝,三卫还是三卫,还是在东北的严寒中挣扎。

  黄金家庭的没落同样也是科尔沁诸部的崛起,三卫本来就与哈萨尔家族是混在一体的,三卫是三个部落,这三个部落来自成吉思汗时代的山阳万户,现在实领这个万户的便是乌鲁克帖木尔,此人正是科尔沁头领阿鲁克帖木尔的弟弟。

  乌鲁克帖木儿正在贝尔湖边游弋,捕鱼儿海又当地人称为“贝尔””蒙语意为“雄水獭。而它北边的阔边海子当地土名为“呼伦”,呼伦是水獭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水獭是此地特产。

  乌鲁克帖木儿并不是来此地捕水獭,尽管他对别人说,他是过来捕水獭的。

  捕鱼儿海的风很冷,一直冷到了乌鲁克帖木儿心里,就是在这里,大明朝一举打败了大汗十万大军。实打实的十万大军。

  大汗的儿子地保奴据说是被流放到了流球,那是个什么地方,乌鲁克帖木儿从没听说过,直到有一次,一个汉人的商人告诉他。

  流球,极东的海上之国,大明的番国也。

  成吉思汗的子孙被流放到在海岛,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呀。

  自从兄长东迁之后,又和阿鲁台走到了一起,这使得乌鲁克帖木儿感觉到压迫越来越大,这压迫不只是阿鲁克帖木儿要称大汗,其实他早已经称大汗了,只差着弄个仪式诏告天下。

  这个大汗不只是要东蒙古诸部承认他,还要臣服他,供奉他。他近来最明显的举动就是科尔沁部南下了。当初乌鲁克贴木儿东迁时,阿鲁克帖木儿就知道这个哥哥来者不善。

  现在又压迫着三卫南迁,南迁不是说迁就迁的,当初大明朝的皇帝都说三卫可以到大宁去放牧,可事实上呢,三卫根本不可能南下一步。

  阿鲁克帖木儿的实力不是一般的强,现在他又有了阿苏特部阿鲁台的支持,实力更为强大,两部就有控弦五万,更别说附属他们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真要开战,他们能轻易拉出近十万的骑军,这已经不是三卫可以抗衡的了。

  他哥哥和阿鲁台的大军已经南下了,今年入秋时,牛马的膘不厚,这个冬很难过。此时南下,开春会干什么,阿鲁克帖木儿很清楚。

  他也派了三千人跟着一起过去,不去不行,这是在表明态度。但从心底里,乌鲁克帖木儿不愿意与大明朝为敌。

  大明朝太强了。大明朝可以输一次两次三次,可两三年之后,又能派出十数万的军队出关。

  可蒙古人不行,蒙古人只要输一次,那就要花上一二十年才能缓过劲来。

  蒙古人的事都是坏在了自己人身上。都是喝马奶吃牛羊肉长大的汉子,都是在这片大草原上奔驰的汉子,为什么要打来打去呢,为什么都要去做那个大汗呢。

  每每想到这里,乌鲁克帖木儿就会长叹一声。他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有片牧场,能让他的部落里人能好好的活下去。

  多年前三卫就已经东迁了,那里算是明朝皇帝给他们划下的领地,两河之地。三个部落挤在那里,东边还有大大小小各色女直蛮人。

  明朝立国之后,便开了榷场,东边也没多少战事,三卫的人丁在增加,可领地却只有那么多。

  捕鱼儿海碧波鳞鳞,一望无边,湖边是肥美的牧场,这里一直是三卫与科尔沁部争议的地方,现在阔连海子一直在科尔沁部的控制之下,而捕鱼儿海则是乌齐叶特人传统的牧场,但现在,乌鲁克帖木儿也不知道,到底乌齐叶特人还能在这里多久。

  乌鲁克帖木儿的帐篷很简单,与台吉的队伍不同的是,随行的军队很多,足足有三千人,而且都是精锐的蒙古轻骑。

  营帐里坐着不少人,有老人也有年青人,能坐到里面的至少是个千户那颜。(那颜即是千户的意思)

  掺了桦木汁的酒味道有点苦,可乌鲁克喜欢这味道,这才是蒙古人的酒。

  已经在捕鱼儿海等了半个月了,前些的大雪,他已经知道了,这些他并不担心。

  大草原上的人,从一生下来就和风雪打交道,知道怎么对付。

  可当有消息传来,他哥哥阿鲁克帖木儿派了他的亲卫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往北,这可有点奇怪了。

  阿鲁克帖木儿和阿鲁台在干什么,想干什么,乌鲁克帖木儿心里很清楚。

  在大明朝收拾了瓦拉之后,阿鲁台还做了明朝的王,势力开始膨胀。而他的哥哥控制下的部落,这些年都没有经过什么大战,人马也在增加。

  他们不只是不把瓦拉人放在眼里,就边大明朝也不放在眼里了。

  “扎合木有消息回来没有。”乌鲁克帖木儿问道。

  “那颜还没有消息传回。”边上有人回。

  “派人过去跟扎合木说一声,让他先带着人回去。就说。就说女直蛮子闹事。南边沈阳卫的明人增兵了。”

  “大人,听说扎合木那颜可是捞了不少财货。”

  “怎么了,乌忽儿眼馋了?”

  “大人,现在也来不及了,大雁南飞的时候,就应该南下,现在也来不及了呀。”乌忽儿嘿嘿的笑,他是乌良哈部的千户。

  “扎合木虽说现在是捞到了好处,可接下来还说不准呢。狼和猪在一起战斗,猪不会变成狼,狼却会变成猪。”乌鲁克帖木儿说道,说实话,乌鲁克贴木儿也在也都有点不放心,不知道他让乌齐叶特部出人跟着阿鲁台去打草谷是对还是错。

  三卫,瓦拉和鞑靼原来一直是北元的三个支柱,但三卫却不大看得起鞑靼人。

  听到乌鲁克帖木儿这么说,帐篷里的人都有点意外,看不起是一回事,可这么公开的说阿鲁台的人是猪,太过蔑视了。

  而且现在那猪可是与被明朝的皇帝封了王,而且还和北方的狼科尔沁人混在了一起。

  “大人,开春翁牛特人愿在大人的带领下南下。”

  “大人,兀良哈人也愿做大人帐前的狗。”乌忽儿叫道。(狗在蒙古人眼中不是贬义,当初成吉思汗帐前也有四狗。)

  在乌忽儿眼里,乌齐叶特人一直受到乌鲁克帖木儿大人的照顾,这次鞑靼人和科尔沁人一起南下打草谷,也邀三卫的人一起参加,可大人只让乌齐叶特人去了,乌忽儿心里不大高兴。

  明的是阿鲁台把消息传递到了乌鲁克帖木儿这里,事实上三卫那里,阿鲁台都一一递了消息过去。

  “乌忽儿长大了哈,不在是兔古拉了。”乌鲁克帖木儿笑道。

  乌忽儿是蒙古语牛的意思,兔古拉在蒙古语里是一岁的小牛。

  听了乌鲁克帖木儿这话,蒙古包里的人都哈哈大笑。

  乌忽儿脸通红,正待要发作,突然蒙古包的门帘被人掀了起来,一个人冲了起来。

  “大人,台吉已经在十里之外了。“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9110/180456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