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盛世韶华 > 第八章 叶藉的执念

第八章 叶藉的执念


  “众将士平身!”

  叶藉看着眼前列成四队,气势雄浑的这支新军,听着那震天一样的整齐声音,十分高兴,大手一摆。

  “文斓,近前来。”

  叶藉随即对楚斐招招手,将他喊了过来。

  “众将,朕的这个爱将,没让人失望吧。”

  叶藉拍拍楚斐的肩膀,笑着对身边众将领言道。

  “楚大将军年少骁勇,我等不及,何敢言失望二字,自愧弗如啊。”

  这一次不再是楚斐初次踏足朝堂那时,有人找他麻烦,有人对他冷言,眼前诸多乾国将领,皆是真正带着笑意,接受他走到自己身边来,成为其中的一员。熟识与否,皆是在此刻,或者说早些时候,对这位年轻的‘外来’新贵,心悦诚服。

  而这也就是楚斐为什么会花去三十三天,比预计晚了三天,比他们后续行军速度慢了四天,才赶到寒山关的原因。

  越过乾西长城之后,楚斐将冠武军当做斥候,东、南、北三方铺展开来。行出不过三日,就发现一支二十万人的敌军,从拓苦鲁山脉南麓出现,准备偷袭乾军中线大军后方。

  随即楚斐遂直接整军北行,与乾军中线大军后方二百里外,于臻水河河畔,趁敌军连夜渡河之际,半渡而击,歼敌与河道之内。

  此役,虓虎军转为步战,三军重甲与敌后列阵,在臻水河南岸与炽羽军、龙骧军成包围之势,迫使敌军加速渡河。而楚斐则亲率冠武军,提前绕行一日,赶至臻水河北岸,斩杀渡河之敌军,南北两岸合击,以自身战损不足八千,全歼敌军与臻水河河道之内。

  此战结束,战报由辛羽兄妹先行传回寒山关,众将士先惊再喜,士气大伟提振。叶藉传令通传三线大军,提振大军进军不利之沉抑气氛。更是直接擢升楚斐为从一品冠武大将军,加封臻水县侯爵位。乾西百战军,众将士亦皆各有封赏,以此激励士气。

  如此战绩,虽然有地利,有巧遇,但同样足以服人,毕竟乾西百战军若是没有这份战力,纵是半渡而击又如何,能胜固然能胜,但是战损比,绝对不会这么悬殊。

  这一点能看出战阵、军纪之严整。

  毕竟这还是夜战,没有纪律性、没有军阵的完整性,能不能全歼敌军都是问题,更别说控制己方战损了。

  而且这支新军整编才多长时间?

  若是这样都不服气、不认可,那气量也太小了一些,乾军之中,这样的人可没有办法立足,更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诸位将军抬爱了,文斓尚缺诸多经验,向诸位前辈学习之处,还有许多。”

  楚斐环施一礼,欠身致意,然后谦虚一句。这货还是那德行,若是不熟的人,也没有什么恩怨、矛盾时,看上去还是举止有度的。

  “前辈、晚辈,在军中皆是袍泽,用不着那么多客套。”

  叶藉言道一句,然后命乾西百战军去已经预留好的地方扎营,带着众将一同回到御辇之内。

  “尹国公派去传旨的那对兄妹,是你从靖武卫举荐上来的吧。”

  君臣落座之后,叶藉示意楚斐坐在他的左手边,居于首位,然后问道。

  这个位置要说资历,楚斐真的做不了,这里不说尹国公刘宗庭、历国公张彦麒等这样武将国公,即便是各域府军的寒门将领,那也都是在乾军中一二十年的老资历。

  但若说道军职,他倒是真可以坐,从一品冠武大将军,已是此间众将位置最高者,麾下兵力也是最多。

  这也是为什么,在他没有展现出足够能力之前,很多将领会不服、不甘,以及排斥他的原因。

  但之前他率领乾西边军的战绩、而今率领乾西百战军的一场大胜,已经足够服人。不及多矣,固然只是谦虚之言,但自认能做的更好的,也并没有几个。

  能做到这般地步,两次带领新军,都能打出这样的成绩,楚斐已经确实有了在乾军中立足,与他们同位而坐,甚至居于上首的资格。

  “回陛下,确是臣举荐的。其叔父也是骁果旧属,所以他们也想在骁果为军,追寻长辈步伐,以骁果军士的身份,为大乾效命。”

  楚斐回道。

  此间若只是叶藉,他倒是很乐意把二叔辛羽宸芝的事,以及辛羽家族这二十多年的经历,都说一说。毕竟叶藉有此问,也是因为这兄妹二人脚力之异禀,有了好奇和看重,没准就能够直接获得重用,拿回失去的东西。

  但是场间这么多将领在,如此徇私的打算,就不太好说出口了。

  “骁果旧属,北伐一员?”

  叶藉有些恍然,再问一句。

  “骁果军第三军第四团一营校尉,辛羽宸芝。”

  楚斐言出辛羽宸芝当初的分属,以及姓名。

  “备国公,你也是骁果第三军第四团的吧。”

  叶藉闻言看向备国公,元域府军第八军主将,何茅安,问道。

  “回陛下,初入骁果确实在第三军第四团,而且就是一营校尉,外调元域之后,正是辛羽宸芝接替臣的职位,一把长剑舞如灵蛇,至今仍有印象。”

  备国公何茅安,年纪倒是比陈节等人都大一些,已然两鬓微白,早就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已经是在场众将中,年纪最大的几人之一了。

  他二十七岁承袭国公位,入骁果军为将,初时便是从校尉做起,甚至辛羽宸芝,都是他亲自点选、提拔上来的骁果悍勇,而今提起回忆重上心头,亦是有许多感慨。

  北伐一战他并没有参与,那时他已经外调备州府军担任偏将了。也幸运的,没有战没在风雪之下。但是而今再回首,当年带的第一批军士,已经几乎没有几个还在了。而他们的子侄,如楚斐等,已经又成了军中砥柱,如何不让人心生感叹。

  “北伐啊,埋葬了多少大乾骁勇。”

  叶藉感慨一声,他其实就曾经是北伐军的一员,只不过没有被风雪掩埋在这片土地上,活着回到乾境,甚至没过几年,就成为了大乾第三位皇帝。

  可是当年那一批骁果,其实很多都是新军,大乾那时候仍旧面对着新老交替,仍旧面临着门阀与寒门分权之衡。骁果军,多为地方豪绅子弟、寻常百姓健勇组成,很多人都是武艺不俗、头脑不错,只是没有足够的战功来升迁,位置稍显低了一些。

  那一战,本就是给他们这些人,一个展示自己,向上擢升的机会的,给大乾再提拔起一批年轻的悍将。一切本都是顺利的,可终究成了不幸,那些人中绝大部分都留在了草原上。而大乾也再次大量任用门阀子弟,稳住军心,稳住军队战力,完成跟预想并不一样的新老接续。

  这一切,叶藉都是亲身经历的。

  所以这一次他才会同样大量任用年轻人,在同一片地域上,用更大的战场,完成当年太祖未竟之事。只不过他和太祖区别之处,他寒门要用,世家门阀子弟同样用,只看可用与否而已。

  而北伐一事,更是他心中最大的执念,他要完成、并且更好更彻底去完成,当年他父皇没有做到的事,遗憾的事。

  当然也不仅是因为他的父皇,同样因为那些他曾经的袍泽,被风雪留下性命以及遗憾的袍泽,他同样要去完成他们当年一起为之拼搏过的,那个未竟之事。

  所以,他对楚斐的好感和看重,固然很多是因为楚斐自身,但同样有很多是因为楚歌曾经也是他的袍泽,是北伐一员的后代,这才是他同意苏长晟所请,让楚斐进入靖武卫,并逐渐看重和欣赏的起因。

  而他之所以先让楚斐掌管乾西边军,与綦国开战,又让他整编出这样一支百战军,并且连连提拔,跟此因也有极大的关系,是在看重楚斐这个人之外的,最大的因素,甚至各占一半。

  若是当年他们没有完成的事,在他们其中一员的子嗣手中去完成,这不也是对当年那些英魂,最大的安慰么。

  这就是叶藉的想法。

  “他们武艺如何?”

  叶藉再道。

  若是楚斐之外,还有更多当年那些人的子嗣、后辈,在今时再一次北伐中,有耀眼的表现,自然是更好。

  当然骁果军中同样有很多这样的存在,但是叶藉总不能人人都知道,此战也都各有表现得机会,骁果军只是暂时没有参战而已,以后是必然的需要参战的。可现在他知道了这两人,就想着让他们先表现一下,重用一下。

  “单论武艺倒是不错,只是并不善于军阵。”

  回答的不是楚斐,而是尹国公刘宗庭,这二人而今都在他的麾下,而且还是楚斐直接举荐给他的,自然也算得上熟悉和了解,不然也不会想到派他们去给楚斐传旨,撵出多些时间来。

  只是这兄妹二人,单论脚力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论武艺吧也算一流,但精通的都不是军阵战斗之法,这一点他也需要如实告知叶藉,不能误导了叶藉,也不能因为不合适的分派,误了他们自己。

  “前线中路大军最多再有月余便可抵达指定地点,届时我乾军将要面临的就是綦国最坚固的大城,最重要一战当在西路大军所临昙渊关,东路大军所临狼首关,以及中路大军所临元水城。此战朕将率军亲临元水城,需要一员骁勇,夺城斩旗。”

  叶藉言道一些看似无用的,在场除了楚斐其余众将皆知的事。但是言下之意已经明了,脚力好,轻身功夫好,那可不仅能用来赶路,攀城而上也当比寻常人更强。不善于军阵没有关系,有能耐有勇气,当先杀上元水城头,斩掉元水城城头綦国大旗,就行。

  “臣愿往。”

  楚斐请战道,有些担心那同样二兮兮的兄妹,这般行先锋事,会太过危险。

  “你自有他用,而且更重要。”

  叶藉摇摇头,楚斐已经按时到了,而且却是麾下之军可用,那么原计划就要照施,这攻城骁勇,可用不到一个乾国大将军上阵。

  “臣领命,骁果第一军,必将第一个攻上元水城头。”

  尹国公刘宗庭,起身领命。

  “嗯。传令全军,七月初大军开拔,行往前线。骁果军第一军、第三军、第四军,领大军先锋。大军抵达元水城之时,率先攻城。”

  叶藉点头,直接下令道。

  “喏!臣等领命。”

  众将起身领命。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60783/193342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