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宋朝玩主 > 第一百一十章 还算顺利

第一百一十章 还算顺利


  受益于前番骤雨汇集,耕地边的池塘波光粼粼。

  根据水位,张涯粗略估算,蓄水超过一万八千方。

  但池塘中间有深沟,是藏鱼越冬所用的,畜力翻车够不到,能利用的水量也就是万方左右。

  至于,农田单位灌水量。

  这种很具体的数据,他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有关信息,只是他前世出钓时,跟农民朋友侃大山,偶尔了解到一些。

  比如,浇一市亩要六十来方,若是更旱、沙土之类的,百十方都打不住。

  九陵塬为黄土高原土质,和张涯前世所涉及的不同。因此,这种单位用水量,只能当成参考,需要加点或者更多余量。

  他所计画的防洪灌溉水库,就是按照双倍余量进行荷载的。

  实际需要多少,只能浇上一水,才能直观认识。

  结合徐平山给出的建议,张涯决定浇灌谷子农田时,赵树起已开始制作第二部畜力翻车。

  由此可见,赵树起的手艺、效率多么高。

  此人独自核算所需木料后,在胡季兴、王春茂的帮助下,购买原材料、制作零部件,组装、测试,十多时间,就一气呵成!

  首批制作的翻车,就是个应急项目。

  张涯设计的亦粗糙,不可能面面俱到。

  毕竟,等干旱来时就晚了。

  当然了,有机会长时间运转测试,最好是稍停制作步伐,根据首部翻车的使用效果,优化、改进方为正确之路。

  让徐平山回村调用耕牛,张涯带着赵树起、王春茂等人,将翻车越池塘边,安放在临近谷子田的茅草棚郑

  这算是固定扬水站,能避免烈日暴晒,改善灌溉工作条件。早在池塘开挖时,他就统一规划了四座,两两对称、位于池塘南北侧。

  接下来的细节,张涯开始‘头痛’起来。汲水轮浸深多少、刮水槽抬升多高,才能取得灌水流速和翻车效率最优化?

  然则,给旱塬耕地浇水,谁都没有操作经验。

  他虚心请教之后,钟三牛、杨福树等老农,赵树起、王春茂等工匠,虽讨论的很激烈,但给不出合适的答案。

  嘚!不管是不是最优,此时也只能独裁了!

  双眉微皱之中,张涯抬起双手,压下众人争论。

  “好了!大伙都停。赵二哥!这样吧。”

  之后,他拍板决定:“汲水轮浸深六成,出水头高出田面六十厘米……都行动起来,先砌出集水槽。”

  “郎君!这样也好!”

  知道张涯重视他,赵树起亦当仁不让,“茂哥!开始调整翻车。山哥、徐五哥,劳烦你们砌砖。”

  方案处于试用之中,集水槽都用干砌法。

  此后若有什么调整,可随时拆除砖块,直到确定具体数据,再用水泥固定。供耕牛用的步道,也是粗粗垫高,最后再漫砖块。

  工程量不大,但细节颇多,下午才全部弄好。

  牵上耕牛,运转翻车。嘎吱嘎吱响动中,水流汩汩而出,经过集水槽抬升,顺着土垄沟,欢畅的流向农田。

  钟三牛这些村民们,经历过畜力抽水机、引雷塔、推锄等,此时并未大惊怪,觉得神奇无比。

  对他们而言,张涯弄出啥神物,他们都能接受。

  但赵树起胀红脸庞,显得尤为兴奋。

  观察翻车良久,张涯再次自嘲起来:唉!对于木制机械,咱真是眼高手低,貌似余量又搞大了!

  “三叔!卸下一头牛,看看能否转动?”

  “好嘞!这翻车确实轻快。”

  只剩一头牛拉动,翻车依旧平稳运行,出水量也未降低多少。

  张涯揉了揉额头,徐徐道:“山哥!就这样运转吧,用三头牛轮换……不过要劳烦你,今个儿日夜不息。”

  见张涯如此安排,赵树起亦冷静下来。

  略加思索后,他拱手道:“郎君!今晚,我陪山哥值夜,随时修理木件坏损,也能观察翻车运转,考较其中不足之处。”

  “多谢赵二哥,此后必有重谢!”张涯拱手还礼,道,“你们二人先坚持一晚。明日清晨,胡四哥、茂哥儿轮替。”

  翌日。

  早餐后,带上‘黑枪’,他来到池塘边。

  徐平山、赵树起已去休息,胡季兴、王春茂开始值班。

  王春茂看到张涯,神态极其兴奋,远远嚷嚷道:“郎君!咱这翻车很好用。一夜光景,就浇了十五华亩!”

  十五华亩?

  张涯亦有些意外,心中急速算到。从昨下午,到今清早,大概是十五时,这岂不是一时一华亩?

  他查验情况后,顿时欣慰起来。

  当初开荒整地时,为了排水、集水,农田有点坡度。此时浇灌起来,基本没有积水现象。

  再计算池塘下降水位,也就是一千八百方左右,每华亩需用一百二十方,并未超出预计很多。

  未几,钟三牛、杨福树等老农纷纷而来。

  见到此情景,他们纷纷叹息。

  “水浇地,这就是水浇地啊!”

  “就是,就是……增产三五斗,都是算少的。”

  ……

  努力睁着昏黄的眼球,杨福树瞅了田地半,尝试建议道:“郎君!田里要是打土埂子,分成长条块浇,还能省点水吧?”

  咦,这……这是畦灌啊!

  张涯瞬间微怔,有关记忆被勾出,很淡的互联网页镜头。

  嗯!那是怎么讲的?比漫灌省水两成、还是三成?罢了!不管能节省多少,再次深耕整地后,就搞一搞这个。

  起身整理衣装,他拱手谢道:“多谢福叔,指点迷津!”

  “使不得,使不得!俺老汉就瞎一句。”杨福树急忙摆手道。

  谷子田抗旱之事,不用披星戴月,再来两个大白,也就差不多了。池塘蓄积量富余甚多,还能给树苗田浇上一水。

  心中石头落下,张涯浑身清爽,回宅整理渔具。与此同时,姜得亮带着两位骑士,策马赶来塬地。

  “张宣奉!欲往何处去?”

  拦下要出门的张涯,他急匆匆道,“滕太守、高通判等人,正午便抵达塬地,望宣奉做好迎接。”

  呃!滕子京又来?

  张涯微怔,拱手言道:“姜虞侯!请入宅歇息。太守日理万机,因何事前来?为何还有通判等人?”

  “嗬嗬!宣奉莫要慌张,皆为梯田而来。”

  姜得亮还礼,笑着道,“前些时日,秦少监言及梯田事,称种有百余亩谷子,长势喜人……太守、通判前来一观!”

  张涯瞬间明白。

  一观?得倒是轻巧。

  这不就是视察嘛,避免我欺骗他,人家要亲眼所见。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59094/154326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