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平仙荡魔记 > 第十三章 复生

第十三章 复生


  戚广川站在慧文堂外看着手中迷魂镯沉思不语,这次出行尉迟冰妍首次遭遇强手,让这个冷傲的女子受了打击,回到九云山后尉迟冰妍便与戚广川告别回尚武堂勤加苦练去了。

  而戚广川则对眼前的迷魂镯犯起愁来,面对这个妖族法器他没有半点头绪,虽然可以探到里面确实是林书鸣的魂魄,但不知道相应的口诀用法根本无法把他从里面放出来,若强硬破坏法器很可能会危及林书鸣的魂魄,眼下只能寄希望于师傅了。

  这时一个道童从堂内走出,向他躬身施礼说道:“戚师哥,师傅让你进去。”戚广川走入堂中,向正端坐在鼎炉前的王远之拜礼道:“师傅,弟子回来了。”

  王远之道:“此行可否顺利?”戚广川便将一路上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王远之。说完将手中迷魂镯奉上,说道:“现在林兄弟的魂魄便在此镯中,弟子能力低微不能破解此物,还请师傅指点。”

  王远之接过镯子细看了一遍,道:“此物非一般妖族法器,封印禁制独特繁杂,你可看出那妖女是何种妖魔?”戚广川道:“弟子见过那妖女用尾巴攻击尉迟师妹,应该是妖狐一族。”

  王远之点点头,沉吟道:“妖族中有五大高等种族,分别是妖狐、灵猿、夜狼、飞鹏、鬼木。这妖狐一族擅长禁制封印之法,此物出自妖狐之手倒也不稀奇了。”

  戚广川道:“师傅可有破解之道?”王远之道:“此禁制虽厉害,但还难不倒为师。你去将那林书鸣的肉身带来,为师布阵施法助其复生。”

  戚广川应了一声,忙去寒冰洞取了尸体回来。道童已经将阵法布置完毕,戚广川将林书鸣肉身放入阵法中央,远远退到一边。

  王远之身穿深蓝道袍站在阵外,表情肃穆。待一切准备稳妥后,王远之意念一动,迷魂镯从手中飘起,浮在在王远之面前。

  王远之手掐法决,口中念道:“乾坤异位天地倒悬,内外转换物本归原。”迷魂镯随着口诀慢慢转动起来,周身发出莹莹绿光。王远之右手在空中虚画,一条条淡金色的线条随着他手指移动显现出来,片刻后空中便出现一个由金色线条组成的奇怪图案,王远之轻吐一字:

  “散!”

  那金色的图案顿时溃散成点点金光没入那迷魂镯中,镯子微微颤抖并发出嗡鸣之声,仿佛在抵抗金光的入侵,但没过多久便慢慢平静下来,绿光已经被金光替代。

  戚广川知道禁制已经被破除了,顿时喜出望外。王远之点点头,衣袖一挥,那镯子便飘到林书鸣肉身上方,一个淡淡的身影从迷魂镯中缓缓飘出来,正是林书鸣,此刻他双目紧闭全无反应。

  王远之默念复生咒,只见从林书鸣肉身各大穴中慢慢伸出一丝丝淡淡的白色细线不断在空中摆动,诡异难言,这些白线正是残存在林书鸣肉体内的精气。王远之左手一指林书鸣的魂魄,喝道:“去罢!”那些白线不断伸长将林书鸣的魂魄层层缠住,缓缓拉入肉身之中。

  戚广川紧张地盯着那具肉身,过了小半个时辰,只见林书鸣的手指轻动了一下,又过了片刻紧闭的双眼也慢慢地睁开了。林书鸣茫然地转动头颅看着四周,口中嘶哑地说道:“我,我这是在哪?姐姐,灵儿,鹏大哥,你们在哪里?”

  林书鸣只记得那时鹏万里从空中下坠,后来遇到戚广川和尉迟冰妍时的事情,待双方动手之时兰小环便封闭了迷魂镯,从那时起他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林书鸣想起身但却完全用不上力气,戚广川忙赶过来扶着他的肩头让他坐起身来,喜道:“林兄弟,你可算活过来了!”

  王远之道:“广川,你这位朋友刚刚恢复不可过于劳累,需静养数日方可走动,你先带他去好好休息一下罢。”戚广川应了一声,对林书鸣道:“林兄弟,我扶你去休息罢,此间事情等你完全恢复我自会说与你听。”

  林书鸣刚刚复生,神智仍不是很清醒,肉体与灵魂又分离多日,身体十分虚弱,他勉强向王远之道了谢,便被戚广川扶着走出了慧文堂。

  经过数日静养,林书鸣已经可以起身走动,神智也完全恢复,戚广川安排专人照顾林书鸣的起居饮食,且每日都抽空过来探望,林书鸣甚为感激。

  期间戚广川把那日争斗之事告诉了林书鸣,林书鸣虽知道兰小环等人已经脱身,但仍担心鹏万里的伤势,可戚广川与兰小环等人是人妖两族的生死对头,实在不便出口询问,只得作罢。

  林书鸣也简单地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戚广川听说那妖女为民除害之事后十分惊讶,在他眼里妖魔只会害人哪会救人?最后也只当是妖女为获取林书鸣的信任而施展的手段,至于她的目的却没有头绪。

  这一日,戚广川又来探望林书鸣,见他身体已无大碍,便说道:“林兄弟身体已经痊愈,不知你今后做何打算?”林书鸣沉思片刻,道:“戚大哥,小弟这些日子身上发生了很多事,也遇了很多人,从前我一心只想考功名,可现在我却觉得自己的想法实在可笑之极,像我这等无权无势的穷苦书生在这残酷腐败的世道里根本无用武之地!”

  “我不屑去享受那高官厚禄,我只望世间的贫民百姓少些苦难。戚大哥,我听你说过玄虚宫有高明的医术,我想拜入玄虚宫学习医术,以自己绵薄之力救助受病痛折磨的百姓,不知我能否如愿?”

  戚广川赞许地点头说道:“林兄弟不谋私利,忧国忧民,品德之高尚,心地之善良,大哥我甚是敬佩。只是这入门之事我却不能做主,需禀告师门由师傅定夺。你放心,我会亲自向师傅举荐你的。”林书鸣道:“如此便有劳戚大哥了。”

  随后,戚广川便将林书鸣请求入门的事情禀告给王远之,王远之平日里也询问过林书鸣的身世,知道此人虽家境贫寒但品行优良,且入门只为学医救人,当下便应允了。如此一来,林书鸣便成为了玄虚宫慧文堂一名弟子,开始了他修真学道的新生活。

  ……

  “林师弟,林师弟,等等我。”一个皮肤黝黑体态肥胖的青年男子气喘吁吁地从后面的山间小路追了上来,林书鸣回头一看,笑道:“张师哥,你找我有事?”

  一转眼,林书鸣已经在九云山上呆了三个月,这些日子他除了苦学医术外,道法、阵图、符箓也都在其学习研究之列。虽然记载这些医术道法的典籍书简全都是古文书写,文字艰涩难懂,但他本便是读书人,这些自然是难不倒他。

  可堂中其他弟子便很难读懂其中含义,虽有师傅定期讲解,但平时全靠自己专研领悟。这些弟子资质参差不齐,有的读过几年学堂,有的干脆不识字。于是林书鸣这个学识渊博的小师弟便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大家一有难懂的问题便找他询问,林书鸣自然是不厌其烦一一解答,渐渐地他便成为慧文堂中人缘最好的人。

  有时候林书鸣在想:既然叫慧文堂,为何还要招收那些学识低微甚至不识字的弟子呢?其实他有所不知,慧文堂虽对学识要求很高,但相应的道法和符箓也需要有很高的灵元之力才能使用,而有些人学识虽高,但根骨不佳,有的人学识低微,但天赋禀异。学识与天赋兼有之人少之又少,无奈之下只有择优录取,后天再慢慢培养了。

  而林书鸣情况特殊且王远之对其印象不错,特批准其入门。因此他并没有参加入门测试,否则以他的年纪和资质恐怕早已被拒之门外了。

  ……

  “凡事无大小,物自为舍。逆顺死生,物自为名。名刑已定,物自为正。(注:出自《黄帝四经》中的《道法》)师弟,这段话是啥意思啊?”那位叫张旭的师哥满头大汗,急切的问道。

  林书鸣道:“这话的意思便是事物无论巨细大小都有其各自存在之道理,而逆顺死生等情形的发生都是由其自身本质所定,由其本质可定该物之名,而由该物之名可定应对之道。”

  张旭听完又沉思了半晌,林书鸣也不着急,只是微笑地看着他。张旭一拍脑袋,喜道:“原来是这道理,我终于明白了,这几日我脑袋都要想破了,真是多亏了师弟你啊。”林书鸣微笑道:“张师哥不必客气,以后还有问题不懂尽管来找我便是了。”

  张旭连连道谢后匆匆离去,林书鸣笑着摇摇头,这位张旭便属于那种天赋好学识低的弟子。林书鸣虽然灵元之力低微,但也能勉强使用一些简单的符箓和道法,不过他并不觉得沮丧,因为他入门的初衷是学医救人,至于其他的功法也只是稍感兴趣而附带一学罢了,并不如何上心。。

  王远之知道他无心向道也不强求与他,所以日子倒也过得充实快乐。

  这一日,王远之召林书鸣去总堂,说那日救他脱离魔爪的尚武堂女弟子来慧文堂办事,让他也前去见礼拜谢。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52519/136948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