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沉默的目击证人 > 第一百九十二章:幸运的事

第一百九十二章:幸运的事


  “好,咱们开始!”

  记者坐下来,拿出纸和笔,他们一边提问题,显东老师一边回答,吴老师不时地还在一边添油加醋地形容一番当时紧张的情况。

  …………

  学生们听说学校里来了记者,趁着下课的时候争先恐后地趴在老师办公室的窗户外面往里面看,有的学生个头不够高就踮着脚,伸长了脖子。老师办公室的窗台下排满了高低不一的人头。

  “出来了!出来了!是两个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

  “是吗?我看看。”

  “哎呀!真的,女的也能当记者!”

  “看看记者长什么样!长大了我也想当记者!”

  “我还没见过记者呢。”

  “唉!你踩我脚了!”

  “校长和显老师也出来了!”

  “快点,快到门口等他们!”

  …………

  看到校长陪着记者往外走,窗户下面的人头呼啦一下子散开了,都跑到办公室走廊大门口,围在那里等着记者出来。

  傅属记、刘校长还有显东老师和郭子莲陪着两位记者,只见他们两个人手里拿着笔记本,一边听,一边认真记录。

  大家先来到学校西侧的房头,看了看那个当时黑熊躲藏的小土丘,又来到郭子莲躲进去的教室跟前,教室的窗户还没有修好,虽然碎掉的玻璃已经打扫干净了,但是窗户框还是折的,被黑熊拍断的木头支出来,依然能够显示出黑熊当时强大的力量,在窗户前记者用照相机咔嚓一下,照了一张照片,引来跟在后面的孩子们一片欢呼声。

  很多学生没有见过照相机,看到这么个新鲜玩意儿都寸步不离,好奇地跟着边走边看。

  “上课去!都回班级,吴老师,快把同学们都喊回教室,上自习课!”刘校长大声地对吴老师说。

  然后他又回过头对记者说,“山里的孩子,没见过市面!让你俩见笑了。”

  那个女记者说,“没有!我看这些孩子挺可爱的!我给孩子们合个影吧!”

  “真的吗,太好了,那可太谢谢你们了,有些孩子长这么大还没照过相呢,这回可跟着借光了。”刘校长激动地说。

  一听说要照相,学生们都高兴极了,大家在刘校长指挥下聚在一起摆好了姿势。

  “咔嚓!”一声,女记者照的这张照片成了刘校长和孩子们永远的珍藏。

  照完相,学生们全部都回教室去上自习课去了,两位记者开始现场采访显东老师。

  面对着记者的提问,面对着照相机的镜头,显东老师很腼腆,他很不适应这种被采访的感觉,特别是记者让他和郭子莲两个人站在一起拍照时,他更是不好意思起来。

  郭子莲倒是很大方,她主动拉着显东的胳膊,两个人一起照了一张合影,显东咧开嘴笑了,笑的是那么甜蜜、灿烂。

  采访完显东老师,傅属记把记者领走了。他们还有宣传横岭庄的退耕还林的采访任务。

  柳五开着拖拉机把傅属记和两个记者带到自己家的地里。

  一棵棵小树苗迎着太阳,舒展开枝条,松针碧绿碧绿的在微风吹拂下向人们招手。记者又拿出相机拍下了许多照片。

  傅属记陪着记者又去了刘爱山和莫擎苍家的地里参观,记者一边走,一边听着傅属记介绍退耕还林的情况,还不时地问刘爱山和莫擎苍一些问题。

  刘爱山非常健谈,给两位记者讲着植树造林的故事和笑话,当他讲到当初退耕还林刚刚开始张丰守蹲在地头和潘队长针尖对麦芒地吵嘴,被傅属记给一通训斥时,他眉飞色舞的形容让两位记者捧腹大笑,谈话气氛极为热烈。

  最后傅属记领着他们去了东山,郭爱军正在那里给树苗四周除草。

  那位男记者对傅属记说,“傅属记,你看那边正好有个人在干活,我们去采访他一下行吗?”

  “行啊,我们现在就过去。”傅属记带着他们向郭爱军走过去。

  “郭爱军!记者同志来了,他们想采访、采访你!”傅属记对着正在干活的郭爱军喊道。

  “采访啥嘛,咱山里人也不会说话!”郭爱军拽下肩头的毛巾擦了一把汗。

  “老郭同志,这山上的树苗都是你栽的吗?”女记者问道。

  “这一块儿地是,那边的还荒着呢,你们要是明年过来,这片山头就会全部都种上树了!”郭爱军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远处的一片荒山。

  “老郭大哥,你现在主要干什么活呀?”女记者又问道。

  “给树苗除草呗,你们城里人可不知道,这栽树啊不容易,除草就更困难了。你看,我这片地里三千多棵树苗,每棵树周围半米见方要除草两次,松土一次,这一夏天啊,要紧忙活呢!”郭爱军说。

  “干活累点还算能挺过去,可是山里这蚊子、小咬还有大瞎蒙(牛虻)那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啊!你看看我的胳膊。”

  郭爱军说着话撸起了袖子,“这是昨天让瞎蒙给咬的。”

  记者看到郭爱军胳膊上肿起一个鸡蛋大小的红包。

  两位记者看着郭爱军脸上被蚊虫叮咬的肿块,看着老郭满身的泥土、膝盖上一块摞着一块的补丁,还有满是老茧的双手不由得沉默了。

  傅属记看到记者没话说了,感觉到奇怪,刚才在刘爱山家的地里,记者同志可是兴致勃勃地问这问那,这会儿是怎么了,难道郭爱军说错话了。

  傅属记很纳闷地说,“记者同志,小郭不会说话,有说错的地方,你们可别生气啊!”

  女记者说,“傅属记,看你说的,老郭大哥说的非常好。我们就是觉得你们横岭庄的人们太伟大了,我知道郭爱军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代表,他们能把退耕还林任务完成的这么好正是我们要大力宣传的啊!”

  “那太好了!记者同志,不瞒你们说,我们横岭庄的人啊!这一春、一夏可是受累了,付出的辛苦是难以想象的,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今年退耕还林的任务全部都完成了,你可得好好写写他们的事迹。”傅属记激动地说。

  采访任务完成了,晚上两位记者回到了总场招待所,连夜整理了采访素材,这些珍贵的资料在他们手中变成了一篇篇生动的新闻稿件。

  这个夏天,天气越来越热,圆圆的太阳好像要把大地烤焦一般,毫不吝啬地把炙热的火焰疯狂地喷向地面,喷向横岭庄的每一个角落。

  萧正坐在教室里,汗水不断地从额头上流下来,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贴在身上,浑身都感觉湿乎乎的难受,虽然教室里有风吹进来,但是吹进来的风也是热的,让你觉得这个世界就好像一个大蒸笼一样。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放学了,萧正都懒得回家吃饭,因为出了教室的门,从操场到大道的这一段距离是没有一点阴凉的,在这一段路上走只能忍受太阳光炽热的煎烤,就像把自己放到烤箱里一样要忍受高温的痛苦。

  没办法,肚子饿的咕咕直叫,饭还是要回家吃的。冲出教室,等萧正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大道边的树荫底下,已经是大汗淋漓、热的喘不上气来了。

  萧正顺着大道的树荫,无精打采地从下坡走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他们两个人一天天的都在忙。在萧正眼里,他们好像有永远干不完的工作。

  早晨爸爸和出纳员齐文去东山实地测量荒山面积,妈妈去了西地给树苗和黄豆地拔草,中午他们都没回来,弟弟还在托儿所,中午在那里朱阿姨给孩子们做饭吃,他也不回来。

  萧正一个人胡乱地吃了一口妈妈早晨给萧正留在锅里的饭,就听见外边大道上有人喊,“冰棍儿!冰棍儿!一毛钱一对儿!”

  炎炎夏日里,能听到这样的叫卖声都感觉到凉快了不少,更别说吃上一根了。听到卖冰棍阿姨的叫卖声,萧正高兴极了。

  横岭庄由于交通不便,山路遥远又崎岖不平,很不好走,所以好多天也不会来一个卖冰棍儿的,今天正好赶上放学时间来了,对于萧正来说可真是一件幸运的事儿。

  萧正急忙扒了完碗里的饭就要出去买冰棍吃,这时候萧正突然想起了在地里干活的妈妈,她现在还在顶着烈日劳动,一定比萧正更热,萧正要给她买两根冰棍儿送去,妈妈一定会很高兴。想着想着,萧正好象看到了妈妈一边吃冰棍儿,一边笑着夸萧正的样子,心里美滋滋的。

  萧正打定了主意,摸摸自己兜里珍藏着的两毛钱,这还是过“六一”儿童节时爸爸给萧正的呢,已经在萧正兜里揣了好长时间了,一直没舍得花。

  萧正挂上大门,心里想,“萧正得跑快一点,买完冰棍给妈妈送去,然后再去上学,时间应该来得及。”

  萧正出了家门,飞快地跑到卖冰棍的阿姨跟前,巧的是常智勇也在那买了一根冰棍儿正吃着,萧正俩碰到了一起。

  萧正对卖冰棍的阿姨说,“阿姨,给我来两根冰棍儿。”

  “你一个人吃两根冰棍儿?”

  旁边的常智勇用惊奇的眼光看着萧正,好像很惊讶萧正的奢侈。

  “不是,我要给我妈送去。”萧正回答到。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51644/141940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