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明西厂 > 第二十九章内书堂

第二十九章内书堂


  明朝内廷这内书堂之中,教授的启蒙课程一般包括《百家姓》、《神童诗》、《千字文》等等。

  然后便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

  这些与一般私塾教授的内容也大体相同。

  当然也有不同之处,便是三门更为重要的课程,一是“内令”,其中包括太祖、太宗(成祖是嘉靖时期改的)以来明朝历代皇帝对宦官的戒谕;二是《忠鉴录》,收集了各朝各代奉公守法的宦官事迹,让在这里学习的宦官们当做效法的楷模;三是判仿,即对具体事务的处理意见,以便日后对外廷奏章进行判答,对阁票进行批红。

  从这些课程便能看出来,设置内书堂的目的,一方面培养宦官忠君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便是培养他们实际参政的能力。

  汪直走到内书堂门口之时,却突然发现在内书堂另一侧的窗户底下,站着一个小孩。

  这小孩大概只有五六岁的年纪,穿着的是內侍的衣服,正惦着脚尖、竖着耳朵仔细倾听着里边的声音。

  宫中像他这种年纪的小內侍数量也不在少数,汪直入宫的时候也才四岁而已。

  显然这小内侍是在偷偷的学东西,看来这还是位爱学习的孩子。

  汪直一时兴起,悄悄走近这小内侍。

  小内侍是背对着他的,根本就没有发现有人来到了他的身后。

  汪直出手轻轻拍了拍小内侍的肩膀,吓的这小内侍立刻就是一缩脖子,然后他急忙就转过了头,看向了身后之人。

  汪直急忙用手比在了嘴上,“嘘”了一声。

  还好这小内侍并未发出声音,否则恐怕就要惊动房中的人了。

  这小内侍长得倒是一脸聪慧的样子,这个年纪的孩子也十分的可爱,他看到汪直,一双大眼睛之中露出的都是害怕的神情。

  “你别怕,我也是来上课的,你是哪个宫的呀?”汪直轻声问道。

  “我……我……”毕竟是小孩子,说着话,眼睛里已经蒙上了一层雾色,似乎是要哭出来了。

  “你别怕,哥哥也是这里的学生,你也是来读书的吗?”汪直继续小声的逗这个小孩。

  小孩听说汪直也是这里的学生,倒是也点了点头。

  然后他嗫嚅着说道:“哥哥……我也想在这里读书……”

  “你想读书呀?读书有那么重要吗?”汪直觉得这小孩实在是太可爱了,便又忍不住问道。

  “当然了,娘说了,不好好读书的话,长大之后可什么都干不好……”小孩继续说道。

  “哦,这是你娘告诉你的呀?那你告诉哥哥,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我叫安儿,哥哥你能帮我跟老师说让我也进去读书吗?”安儿眨巴着大眼睛天真的问道。

  “安儿啊,你就那么想读书呀?”

  “我……就是想学老师教的那些道理。”安儿说着,他小拳头还握了握。

  “好啊,哥哥也可以想办法帮你读书呀……让哥哥想想啊……”

  可是汪直正想着呢,突然斜刺里伸出一只手,一把将安儿抱了起来。

  汪直一愣,回头看去,没想到真是冤家路窄。

  正是刚才在新房旁边胡同里跟他打架的那个少年太监。

  此时那少年正把安儿抱在怀里,冲着汪直一瞪眼道:“曾阿牛,又是你,你抓着安儿想干什么?”

  他这说话声音就有些大了,内书堂中的教习似乎听到了。

  “谁啊?在外边吵吵嚷嚷的!”

  “糟了!”

  少年似乎是不想见到内书堂中的人,他又狠狠瞪了汪直一眼道:“曾阿牛,你给我等着!”

  然后他抱着安儿转身就往回跑。

  同时还传来安儿的声音:“我……我还想听!”

  “乖,下次再带你来!”

  汪直此时却只能是一脸的疑惑,原来这安儿是跟这古怪少年是一起来的,难怪这少年刚才不让自己接近内书堂这边,却原来是为了不让人发现安儿在这里偷听?

  此时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已经打开了内书堂的房门,一眼就看到了汪直。

  此人正是负责在内书堂教书的教习,翰林院修撰刘健。

  他看到汪直之后,表情立刻就变严肃了起来。

  “汪直,你与何人在此吵嚷?”

  汪直知道这人应该就是内书堂的教习,但是他也不知道这人到底是谁,也不好直接问。

  “是一位太监,就是……”他想回头指一下那少年,却没想到那个少年竟然这么快就已经跑的无影无踪了。

  “哪有什么太监,这里我只看到你一人!”刘健语气愈加严厉起来。

  “这……”

  “你还愣着干嘛,进来吧!”

  刘健虽然严肃,但还是让汪直进入了房中。

  “汪直,你这两天不但不按时来上课,一来就扰乱大家的读书,这里可是宣宗皇帝设立的内书堂,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到底是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刘健说着,竟然愈发的严厉了起来。

  “刘老师,昭德宫里这两天出了点事情,汪直他也不是故意不来的。”

  此时突然有一个小内侍站了出来,帮着汪直说话。

  汪直循声望去,发现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内侍,他当然不认识,但是这人既然替汪直说话,想必应该是关系比较好的同窗吧。

  他便冲着那小内侍点了点头,笑了一下。

  “不要以为拿昭德宫来压我,我就会怕了。”

  刘健此时却已经面沉如水。

  “老师,你误会了,的确是昭德宫中出了点事,学生今天来就是想跟老师你告几天假,处理宫中之事的。”

  汪直急忙解释,对于眼前这位刘老师,他倒是觉得这人骨气倒是硬的很,别人听到昭德宫三个字,立刻就怕了三分,这位刘老师竟然敢说这种话,倒是让人有些意外。

  “好了,你也不必多言。这内书堂设置的目的,想必不需要我多说,你们也应该明白的。你们既然被送入内书堂来,足以证明你们在各自宫中都是被看好的苗子。”

  说着,刘健指了指身后方向问道:“你们都知道我身后的衙署是哪里吧?”

  一个大约八九岁的小内侍小声说道:“是司礼监……”

  “对,正是司礼监,你们可知这司礼监的职责是什么?”

  这一问,很多年纪较小的內侍却都摇了摇头。

  作者注:“老师”这一称谓的确是明朝弟子见到其师的称呼,我原本以为应该是先生。详见《魏叔子文集》卷四《师友行辈议》。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47307/150237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