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时空之心理系花 > 第十二章 学会尝试

第十二章 学会尝试


  过了腊八就是年。

  甄真第一次在古代过年,还是很期待的。别人记忆里的东西,纵然是知道了有这么回事,也还是需要切身体会比较好的。

  甄真去给母亲请安的时候,跟着大家一起学着剪了一些窗花。家丁在房前屋后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房间里已经摆上了水仙花和腊梅。

  红云为甄真做了一双石青底绣粉色桃花的棉鞋,甄真看着实在是漂亮,:“我都不舍得穿了。”红云隔了几又做了一双绣腊梅花的棉鞋,让她可以换着穿。

  甄真知道再不穿就是不领情了,这是红云对她表示感谢的一种方式。于是当即把腊梅花的鞋换上了,桃花的那双留到初一穿。

  浩兴和浩雄都从太学回来了,没事就带着逸云逸芳俩个孩子在院子里放烟花爆竹。前世放烟花这种事情要到郊区去,甄真已经不记得上次是几岁放的烟花了,这回正好,一块儿跟着玩儿。

  最高心莫过于管家领着账房、厮给大家发月例银子和糖果点心,因为是过年,月例有双份。

  过了年,甄真带着红云各个房到处串门,大家好像觉得这才是大姐本来的样子,见惯不怪了。过年嘛,图个开心吉利,也没有人认真计较约束她。甄真心想,哦,原来这才是原主甄珍的样子。

  甄真的屋里有地龙,她觉得已经很暖和了,所以没有再另烧炭火。但是老夫饶屋子还另生着炭火。甄真以前是用煤气灶做饭,没有接触过炭火,如今只是觉得好玩。

  你看,红云把几块从地窖里拿出来的地瓜埋进炭火的灰里,过了半的功夫,闻到香味,挖出来,烤得香喷喷的,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甄真觉得这样不过瘾,经常拿着火钳子夹木炭玩。有时候又找来细木条,烧着了,就觉得那明黄色的火焰好看。

  逸云看见姑姑玩得开心,自然有样学样,也拿着树枝烧着玩。甄真怕他被烧伤,不敢让他玩儿,谁知怎么都没有用。

  可是突然间,燃烧的树枝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溅出的一个火星子飞到了逸云的手上,逸云一个哆嗦,树枝就扔出去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逸芳在一旁本来是跃跃欲试的,看见逸云哭了,停下了靠近火盆的脚步。

  甄真捡起树枝,递给逸云,逸云不要,递给逸芳,逸芳也不要。

  老夫人在一旁笑呵呵的:“你看,这个孩子就是这样,有时候,你好歹都没有用,就是要让他自己受点苦,知道疼,他才能吸取教训。”

  甄真:“娘,难怪刚才我不让逸云玩,你们都不帮我话,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呢?”

  老夫人一本正经的:“以后你也会有自己的孩子,要知道,你不可能跟着他一辈子看着他,你要教会他,碰见新鲜玩意儿要学会去心尝试,而不是鲁莽的冲过去。时间长了,他自然就学会做事前要仔细掂量,考虑周全了。”

  甄真心想,这老太太也没学过心理学,讲出来话很有几分道理。古人不懂理论,但是他们能够从生活中总结出有用的经验教训,也是能够探寻到真理的一角的。难怪有人,谁都可以做心理咨询师。

  老夫人又把逸云叫到身边,摸着他的手问:“给奶奶看看烫到哪里了没有?还疼不疼?”

  逸云勇敢的表示:“不疼了,奶奶。”

  老夫人:“以后还玩火吗?”

  “不玩了。”

  “为什么不玩了?”

  “烧着疼。”

  甄真以为逸云知道教训了,也就达到目的了,谁知道老夫人还有话。

  “那为什么姑姑可以玩火?”老夫人问。

  “姑姑是大人。”

  “大人知道什么才能够玩火?”

  “......”逸云显然想不到那么多。

  “逸云,你要知道,如果这盆炭火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逸云摇头

  “咱们家的这些房子一个时辰之内就会被烧成灰,就像这炭盆里的灰一样的灰。救都没法儿救。所以你看,姑姑只敢在这个火盆里轻轻的玩一玩火。她也不敢随随便便的玩。因为姑姑知道火很危险,烧伤了也很疼。”老夫人继续着,逸云瞪大了眼睛,听到了心里。

  甄真顺着老夫饶话:“等逸云和逸芳长大一些了,和姑姑一样高了,知道怎么灭火了,我们再一起玩儿火。”

  由此甄真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大哥甄浩兴是个愿意尝试冒险的人,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带着自己到外面去见识一下呢?

  不过只是一个想法,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提出来。

  一转眼就是年三十,甄真和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之后,大家围着炭火守岁。

  这个年代的食物相对来是比较匮乏的。粮食产量低,能养活的家禽家畜自然就少,也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厂,家禽家畜的生长速度都比较缓慢,这就造成了真的只有过年的这段时间才能吃到比较多的肉。

  甄真还算是官宦之家,平时都很少吃肉。

  油和糖在这个年代就更稀少了。一是因为缺少油类和糖类植物,另外,压榨油和糖都是人工的体力活,出产量自然很少。

  年夜饭黑不久就结束了,也就四五点钟的样子,要等到子叶,还有七八个时。如果是在前世,这七八个时都能有吃的,还有电视节目可看,一转眼就过了。

  在古代呢?只能动嘴皮子,有限的糖果、点心、甜酒,首先是属于行酒令或者猜拳胜利者的。

  甄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就想:前世听父母,时候家里吃什么买什么都要票,日子过得也挺艰难的,后来才慢慢的变好,物质生活才丰富起来。原因应该有技术上的,也有制度上的。如今在这个世界上,技术的变革更容易推广一些,制度上的就难一些但是更彻底。

  想着想着,甄真就问浩兴:“哥,咱们大宁朝的作物是水稻还是麦多呢?”

  “当然是水稻。怎么想起问这个?”不光是浩兴,其他人也都不解的望着这个奇怪的妹。

  甄真没有注意大家好奇的目光,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兀自话:“我就想啊,咱家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才能吃上这么些好吃的。如果稻米的产量能够高一点,养活更多的猪和鸡,那咱们大宁朝老百姓的生活不就好了吗?”

  大家伙,尤其是甄氏父子三人,被甄真的话惊呆了,女儿家如何来的这等见识!如今他们在朝廷里忙忙碌碌,为的不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好吗?

  浩泄是知道妹妹最近爱看书,也听蒋氏夸她算数快,没想到妹妹还有这样的想法!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46640/138059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