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时空飞越之异域纵横记 > 第111回:中原来士说文相,西土高人知吉凶 上

第111回:中原来士说文相,西土高人知吉凶 上


  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111回:中原来士说文相,西土高人知吉凶(上)

  一方面想方设法扩充兵源,另一方面,炎汉亦非常需要人才和劳力。军政人才一直欠缺,而这次扩军五万使得劳动力再度陷入十分紧缺的境地,新兴的工业和农业都需要大把劳力,而目前炎汉连贵家妇女都在从事生产。

  招兵、招商、招工,还要招贤。炎汉以其强大的国家吸引力,正陆续地吸引着外来者投奔。而多民族融合的国家面貌、“让大家都丰衣足食”的理想,使得国内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对于同时代的国家大为减低,尽管外部环境严峻,内部却相当安定,这也对水深火热中的外国人民尤其贫民构成了莫大吸引力。

  这一天上朝,出使西欧回国的侍御史房勉之奏道:“有一中原来士邓生,想要拜见主公,微臣将其收容在家,已等候十余日了。”

  赵矜笑道:“来士怎么说是‘收容’?又不是难民。快快请来相见!我正求才若渴呢,何况是从中原万里迢迢而来!”

  于是房勉之引来一人,来时本是衣衫褴褛,勉之已请他沐浴,衣服亦浣洗一新。

  赵矜与满朝文武一看,此人身材短小,貌不惊人,穿着也是十分朴素低调,非是羽扇纶巾之流。赵矜站起身来,踱下御座数步,和蔼问道:“请问来士可是姓邓?大名为何?来自何方?”

  如此举动,求贤之情自见,那人便又伏地拜了数拜,态度谦卑,丝毫不显当时士人普遍的桀骜之气,答道:“有劳陛下垂问!草民姓邓名毖,来自赣州。”

  赵矜叹道:“赣州!何其遥远哉!”

  邓毖道:“草民跋涉一年零一月,方至上国。此身未填沟壑,全赖陛下福佑。”

  赵矜道:“中原来士,我这里先后有几批了,而你能孤身到此,实在是不简单呐!你的武艺不错吧?”

  邓毖听不懂“不错”是什么意思,踌躇着不知怎么作答。勉之连忙从旁小声解释:“邓君,不错者,甚能也!”邓毖方才明白,连忙答道:“草民一介书生,武艺低微之至,全仗精诚一缕,方能上达尊听。”

  朝廷中早已流行了现代语,赵矜也就说得越发顺便了,现在见邓毖难以领悟,出于体谅之心,也就以古语问答。一君一客文绉绉地谈论,急得何磐等一班粗人抓耳挠腮。绕了半天弯子,赵矜才问到正题,邓毖才毕恭毕敬地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原来,邓毖本是一个穷书生,虽然胸怀大志,但是无钱无势无门路,科举不第,一直不获宋廷任用。当年文天祥起兵勤王,邓毖前往投奔,在共同艰苦奋斗的日子里获得了文相的信任和倚重。临安失陷以后,宋军残部在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带领下转战南部沿海,福建人谢翱率领乡兵来投,其后又有多支义军加入,形势一度好转。邓毖参赞军机,亦曾参加过进攻广州、收复江西五州之战。但是天意灭宋,先是谢翱负伤不得不退出军队,继而文天祥在潮阳被捕,邓毖逃出,又追随张世杰,但在一场战斗中失散。其后听到厓山之战的消息,国家灭亡,无可奈何。邓毖掉了数番痛泪,隐居民间教书。偶尔听闻遥远的西方有一炎汉建立,欣喜之余重燃斗志,不远万里辗转寻来。刚开始还不知道这个国家在哪里、领导人是谁,路上才听闻了赵矜开国的传奇,越发感到钦佩。进入炎汉,来到安汉府,见到繁荣安定景象,大为惊叹,于是朝见赵矜时丝毫不敢卖弄,只诚心诚意表达想要效力的愿望。

  赵矜听完,点头嘉许,招奚孔雀吩咐了两句。奚孔雀出殿,须臾引来一人。

  赵矜指着那人,对邓毖道:“你可认得他?”

  邓毖瞪大眼睛,看了又看,只见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军士,装束甚是严整,银甲金刀,非同一般军人。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样子,但是实在想不起来了。

  赵矜见邓毖疑惑,便点明道:“这位苦儿,现在是我的心腹。先前就在张将军所部,张将军待其如子。”

  苦儿倒认得邓毖,深施一礼:“邓参军,是我。”说着,忍不住掉下泪来。

  邓毖大惊,细看苦儿脸庞,果然依稀认得!虽然不象以前那么面黄眼陷,变得白白净净,但那副清瘦的样子还是改变不大,现在看来,是健康多了。愣了半晌,邓毖方才还礼,亦忍不住潸然泪下。当年一面之交,不料万里天涯之外,还有相见的机会!

  苦儿便说了厓山之战后,被赵矜搭救的经历。邓毖惊服,情不自禁伏地下拜,连连叩头:“陛下真神人也!”

  赵矜忙令苦儿将邓毖扶起,笑道:“一点点雕虫小技,何足挂齿。”

  于是赐坐之后,又闲谈起来。邓毖来朝,倒使得赵矜的光环又一次突显,赵矜忽然想到,可以利用众人对自己的信服,勾画一下远景,安定人心。于是渐渐地,将话题导向了可以验证自己“预言”能力的事件。

  “‘从此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此乃千古绝句!我每每念起,就有一股激情,想要光复中原。”赵矜与邓毖品味了一番文天祥的诗词,便问道:“文相……现在关押在大都吧。都几年了?”

  邓毖神情激动,一时忘了回答,慨然握拳道;“纵是那元廷百般劝降,文相怎肯投敌?”

  赵矜点点头:“这个,我相信。可是这样下去……呃,说了你会伤心,不过也只好告诉你。文相两年内将在大都就义,可我这边鞭长莫及,两年之内实在还无法打到大都去。”

  大殿内,文武大臣们神色一凛。早在建国之初,主公就曾经预言过南宋灭亡,现在的预言看来也是真的。邓毖一阵心痛,垂头无言。

  赵矜又问:“谢翱将军的下落,你知道吗?”

  邓毖摇头:“谢公与草民交厚,先前激战负伤,文相遣其归家。兵败后草民多方探访,又亲至其乡,只见府邸横遭焚毁,不知其所在。敢莫是……”说到这里,已经说不下去。

  “不必担心。”赵矜肯定地说道:“他的下落我知道,没有死也没有被俘。谢翱将军文武双全,诗词造诣堪与文相媲美,得知文相兵败后,他隐居到了潮州府揭阳县,作了好些足以流芳后世的诗篇。有朝一日我们回归中原,还可以见到他!对了,你也不要叫什么‘草民’了,我委任你做官,咱们好好干,尽快发展壮大,打回东方去,让中原大地的人民过上安生日子。元朝的政治,一直很混乱,说是暴政亦不为过,忽必烈的统治算是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在这几年,国内起义仍此起彼伏,我算到有漳州陈吊眼起义、畲族许夫人起义,等等。”

  邓毖又惊道:“有之!有之!”于是说起陈吊眼起义、许夫人起义的情况,还说了元朝对起义军横加污蔑,称是暴民造反、屠掠乡里。

  赵矜微微冷笑:“对于人民的反抗,他们当然要加以污蔑!苦儿也跟我讲了,当年元将张弘范派唆使他的部下穿着宋军衣甲烧杀掳掠,反说是张世杰所为,致使乱世中的人民无从分辨,宋军打游击战得不到人民的支援,更加艰辛!而人民自毁长城,苦难更加深重!我恨不得亲手去剥了张弘范的皮,怎奈那老走狗天年已尽,就在主子的猜忌中郁郁而终。人生自古谁无死,他还死在前头了。现在的元朝,内有奸相阿合马,外有各路贪官污吏、嚣横军兵,这样的暴政始终不会长久,就由我们来将其推翻!”

  (待续本回下)

  版本:7.0、7.1

  日期:2005-03-15、2005-12-23

  作者信箱:mianbugaise@sohu.com

  读者OICQ群:4916828

  附文两篇:

  《西台哭所思》

  (宋·谢翱)

  残年哭知已,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唯应赋八哀。

  《富春山腰的钓台与哭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4月15日第八版,作者彭劲秀)

  严光钓台和谢翱哭台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台”坐落桐庐境内。在富春山半山腰有两个巨大的磐石,东西相望。东台是后汉严光远避尘嚣隐居垂纶的钓台,西台是南宋末年谢翱击石作歌泣拜文天祥的哭台。

  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光武(刘秀)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光武帝先是派人后又亲自到严光的住处,请他下山辅政。严光全然不理会当朝皇帝的恳求,只管睡觉。光武帝说服不了严光,但仍决定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严光拒不接受。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再次降旨征召,严光仍不应召。他矢志寄情山水,躬耕田亩,“年八十,终于家。”

  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感佩严光孤高正直、不慕名利。为此,严光隐居、垂钓和躬耕的富春山,便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前来拜谒。李白、孟浩然、范仲淹、苏东坡、陆游、康有为、郁达夫、张大千、陈毅等古今名人都来过这里,并且大多留有诗文墨迹。

  西台距东台约百米,是南宋末年谢翱哭祭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地方,所以又称“谢翱台”或“谢翱哭台”。

  谢翱,字皋羽,福建长溪人。在元兵大举南下,中原沦陷后,文天祥退到福建延平。谢翱仰慕文天祥,于是率领乡兵数百人直接到文天祥的军门前报到。文天祥当即任命他为咨议参军,从此俩人结成生死知己。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就义。谢翱闻讯,悲不能禁。他隐居南方,每逢文天祥就义的日子,总要找个秘密的地方哭祭。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文天祥就义第九个忌日,谢翱约了志同道合的知己吴思济、严侣、冯桂芳四人乘船来到富春山。登岸后首先拜谒了严子陵祠,目睹台上坍墙枯井、一片破败的景象,“如入墟墓”一般,心中自是十分悲凉。雨止后,谢翱等人登上西台,安放了文天祥的牌位,反复跪伏,泣拜不已。哭祭毕,谢翱等人回到船上。举酒酹江,洒泪赋诗。谢翱在船上写了《西台哭所思》一诗,及不朽名篇《登西台恸哭记》。这篇名作由著名的书法家肖娴书写,刻成名碑,立在西台亭前。谢翱的一诗一记,字字句句,读之令人热泪盈眶,感慨不已。

  本节读者回应:(于mm.yhiu.com“风雪山头”)

  面面吃面:“厓山”是不是文天祥跳下去的地方?我最佩服文天祥也最看不起他。

  人面桃花:面面吃面兄,你搞错了,是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进大海,文天祥是在潮州转战被俘的。你也不要看不起文天祥,说实话,有宋一代到了即将灭亡之时才迸发出一些血性,只可惜晚了。然而正是这点血性才使汉族的薪火传承下来,才有后来朱元璋一声“驱除鞑虏”天下景从的局面。

  宇天烽:妙啊!面面众兄弟真是妙人耶!吾不如之多矣。

  面面小卒:到风雪山头来,最好请注册带面字的名字!

  惊寂:唉,拿文相的死来预言说事,突显自身光环,这个这个……心里有点怪怪的。

  铁面人:呵呵,楼上所言正是我感,不过古人对神鬼向来敬畏,如此不失好计。

  黑魔法师:此书妙哉,那苦儿之后会有什么经历呢?

  面不改色:苦儿嘛……第14辑第129回时会吓人一跳吧!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20307/124755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