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时空飞越之异域纵横记 > 十四回:隐伏人材广收纳,草莽壮士多网罗2

十四回:隐伏人材广收纳,草莽壮士多网罗2


  众人拜过主公,接着细商起义事宜。何安平谈得高兴,即以手指蘸酒,在桌上画起图来,给赵矜讲述新城大致情况。

  桌子嫌小,不一会儿画满了,何安平便又改在地上画。赵矜也跟着蹲在地上看,将心中问题一一询问。何安平知无不言,他实际上是新城的总规划师,对于城中情况十分了解。乌达、鹿氏兄弟则是带领木匠、铁匠们干活的总头领,不但负责建筑,也负责军械制造,当下把自己所知的情况都与赵矜择要讲述。

  赵矜所说的话,乃是普通话加上古白话,又还夹些古文言,实在是个“集大成者”。众人虽然听不太懂,但都不以为怪,只觉得主公不是凡人,用语有所不同也是天经地义的嘛!

  赵矜问到:自己向李荼、萧銎等人了解,他们说城里可以组织起十万雄兵,是不是真的可以?

  四头领为赵矜粗略估算一下:城中汉人、女真人、契丹人、突厥人、羌人、氐人等东方各族工匠、苦力,人数不下三十万,内中大多数是青壮年。起义之后只要负担得起后勤,十万雄兵完全是可以组织起来的,不是虚言。

  赵矜又问:城中军械有多少?

  四头领为赵矜讲解:城中的远程武器方面,本有大量弓、弩,但是默阔帖木儿远征,将良弓基本上都带走了;现在新城中的远程武器,主要就是便于守城不便野战的弩,约有两万把。近战武器方面,也被带走绝大部分;但在远征军出发之后城里的大量军械匠人继续制造,因此又积累有各式武器上万件了。盔甲方面也是如此,后续制造的头盔、铠甲、皮甲、军服等物都有一大批了,足够一两万人披挂。

  赵矜看着何安平画出城中主要武器库所在位置,点点头,觉得只要能够夺取这些地方,起义所需的武器应该是够用了。

  人和武器都不缺,那么后勤呢?

  新城是默阔帖木儿苦心经营的立国根本重地,全汗国的各种物资纷纷被运来囤积于此。城中粮草足支三年以上,铜铁、木材、毛皮、布匹等物资也充盈库房。只要能拿下新城,不愁吃穿,也有制造军械和日用品的材料。

  了解过这些,赵矜确认起义各种条件充分,搓手喜笑道:“有一句话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现在咱们正属于‘有条件’的,不上更待何时?”

  四头领可没听过这句话,不知道这是后世一位工人头领的名言,只能诺诺连声而已。何安平慨然道:“主公神勇过人,登高而呼,必可一呼百诺!此正千载一时之良机也!”

  谋划妥当,于是从次日起,四头领便向小头领们传言,小头领们又向广大工匠、苦力们传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有成千上万人知道:先前那位夺宝马、劫法场、来无影去无踪的奇侠,原来是上天派遣救苦救难的得道高人!他还会再度出现,来救我们!

  一方面把传言广泛散播出去,为起义预造声势;另一方面,四头领精选可以参加举事的人选,拉他们入伙,跟他们讲述起义构想。于是有一批中坚人物知道了起义计划,到时以他们为核心,呼吁全城工匠、苦力都来跟随赵矜起义。

  赵矜自然也不闲着。四头领向赵矜推荐了工匠、苦力中的一批杰出人材,赵矜便四出寻访,将李圭、刘商、戴得功、高敬和、葛里申等人一一找到。他们尽皆喜悦,愿从赵矜起义。于是赵矜就以四头领所在地作为“起义军总指挥部”,李圭等人各自发展“分部”。

  李圭此人,亦颇有来历。他是羌族之中的党项人,祖籍灵州,为西夏皇族支系,祖上多有名将。五十多年前,蒙古发动灭亡西夏的攻势,李圭的曾祖父忠心为国,据守城池死战不屈,结果城破,曾祖父战死,全城被屠。李圭的祖父与四位兄长突围出城,兄长们为了保全弟弟先后死难,偌大家族只剩一人幸存。李圭的祖父为了保全家族血脉,只得强忍悲痛,逃到西域且末城,隐姓埋名,娶了当地契丹族的女人,延续后代。李圭的父亲曾抓住一个机会起义,但又失败,于是全家又被屠了一次,只剩年少的李圭混杂在被掳的人群中,留得性命,沦为奴隶。如今在新城中,李圭身为苦力头儿,日复一日干着粗重杂活,身上却还带着一本家传兵书。兵书已经破烂得无法再看,但书中的每一字都已熟记心中。为什么要忍辱偷生,第一是为了向蒙古人讨还血债,第二,不能绝后,这是党项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像这样做个苦力,岂有出头之日,岂能报仇,岂可繁衍后代?因此当赵矜找李圭做起义动员时,李圭精神大振,舍命也要相从!其余各人都差不多,生存太苦,一旦给他们个机会,死活都要跟着干!

  很快,趁着东斯人勾心斗角、防备松弛,城里的工匠苦力们暗通信息,组织起来。各处营地间不能自由走动,有碍联络,赵矜就让葛里申去向切尔耶夫大公申请,让工匠们继续开工干活,为军队制造兵器。切尔耶夫大喜,见葛里申是东斯人,很放心地交给葛里申一块自由通行牌,让他可以凭牌领人自由往来。

  葛里申既是东斯人,为什么东斯联军占领新城后,他并不去投靠?原来葛里申的祖国早就被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即今基辅大公国)所灭,葛里申的家人都被害,自己也被基辅人俘虏,转送给蒙古人做奴隶。葛里申对国恨家仇耿耿于怀,知道联军的首脑正是基辅大公,不肯为他们效力。还是赵矜使劲开导,葛里申才转过脑筋,假装为他们效力也罢。葛里申跟东方各族工匠共事多年,会说汉语,因此作为工匠们与东斯军的沟通人。葛里申又为刘商、高敬和各争取了一块自由通行牌,于是三人领着三支劳动队伍,为各处劳工营输送生产物资,暗中就起到散播传言和联络起义的作用。

  有了这么多得力帮手,尤其是有何安平负责策划调度,赵矜省事多了,只管到处现身说法,搞政治宣传。

  这时赵矜发现,城里的东斯平民大为增加。原来,自从联军占领新城之后,平民纷纷拥来,移居速度快得惊人!为什么会这么快?这就像十字军东征一样,在“东方遍地蜂蜜牛油”的蛊惑之下,又受到“遵从上帝指示,死了也会上天堂”的宗教宣传,许许多多生活艰难的贫苦人,为着一片安身之地,纷纷拉家带口跟随军队前进。还有梦想发财的冒险家们,为着寻求发达机会而来。

  赵矜正到处观察着,不料自个儿发现了一位难得的人材。

  原来,联军攻克新城之时损毁了部分城墙,切尔耶夫大公的手下这些天督促着苦力进行修复。赵矜游到南城门附近,看到东斯军驱使着许多苦力运土搬石。时至黄昏,苦力们多已疲劳,步履艰难。有一个壮汉便替同伴出力,一个人扛起一块原本得四个人合抬的大石,上台阶时依然健步如飞!

  赵矜见状,眼神发直。因为好奇,到了晚上没人的时候,也去试试搬石头。经过苦练颇有力量的赵矜,总算扛起一块那样的大石,但是走不了几步,已经觉得气力不济,无法再支撑!赵矜慌忙把大石当街一甩,蹿身保命。大石重重砸在地上,发出闷响,惊动了附近的巡逻兵。

  赵矜躲在暗处,吐吐舌头。不试不知道,一试之下,觉得那壮汉实在是个了不得的大力士,真是像巨无霸、乌获那样的人物啊!

  只见一小撮牛高马大的东斯兵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大石搬起,挪到街道一旁。这时便听见一个军官高叫道:“先放这里!明天叫那大个子来搬走!快快搜查,搞不好又是那个怪人干的,想要绊我们大公的马!”

  赵矜暗自偷笑。不敢不敢,确实是本怪人干的,但真的不是故意!要是你们的大公被绊了马,那还是自求多福吧,不要怨我。

  自从被赵矜劫了法场之后,至今城里草木皆兵、疑神疑鬼,巡逻的兵将有好几次神经过敏,把阿猫阿狗、乌鸦乌鹊什么的都当成了怪人出没,打着火把追赶围捕,闹到全城不得安宁。却不知,怪人确实就在城里,只是他并不想要惹事生非,除了偷点东西吃喝以外,完全对人畜无害。他的心中自有宏图,倒不在于谋害大公,绊他的马。

  于是赵矜找到负责城南一带联络的刘商,嘱咐他查访那个壮汉。刘商领命。赵矜再与何安平等人约好起义日期,定于九月二十五日,时辰在凌晨丑时。

  安排妥当之后,赵矜悄悄潜出城外,返回双树原去了。至于城里,头领们继续紧锣密鼓准备起义,神奇的传言继续广泛传播;切尔耶夫大公继续督导全城巡逻兵将警戒怪人,但是折腾了许久始终连个鬼影也没发现,兵将们渐渐也就懈怠了;库雷法鲁继续天天饮酒;优蒂塔继续和丈夫的亲兵鬼混,又爱出去到处游乐,弄得城里许多遇见过她的男人神魂颠倒朝思暮想不禁都到曾遇她的地方徘徊期待重逢,她却又到新鲜地方看风景去了;阔阔甘继续死守王宫,即使是女儿也黎花真给东斯军绑在下面要挟也不动摇;也黎花真亦十分硬朗,即使被鞭打得遍体鳞伤也不肯降,更别说要她去劝继母投降。

  (待续第十五回:深夜赴战人无寐,凌晨举事鬼不知)

  注:

  巨无霸:古代著名力士,生在王莽年间,身高一丈,腰圆十围。后世便用作“大家伙”代名词。

  乌获:战国时秦国力士。孟子的文中说他力举百钧(三千斤)。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20307/124731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