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天才国术少女 > 四千字科普,八点更正文

四千字科普,八点更正文


  在下随便写点吧……前天因为各种原因吧,只是吐槽没有特别多的干货。今天有点时间了,为了感谢诸君所以说点啥,放心,正文会更的。

  因为是一时兴起写的,所以论据可能不完全,不过又不是辩论,在下写的自己知道是真的,不信也没事,在下见多了。

  1.中国武术不是舞术,也不是仙术。

  2.中国武术有很多种分类方法。如果按照大类来分,有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而竞技武术又分套路(有争议)和散打。套路是1956年来许世友建议,贺·龙、周·恩·来批示推广的,当年给出了所谓“反唯技击论”,相当一段时间不让打擂台,不让教拳(违者被称为“拳霸”,“大流氓”)。

  套路之风古已有之,又叫武舞之类,本质是搏击操。有些老师认为那个也能打,的确,当你练习过真正的东西之后,用那个打也不是不行,但是……就相当于你拿个花瓶当棍子使,花瓶肯定不是打架的东西,但你用它有杀伤力吗?有。同时平常人用花瓶应该没啥杀伤力,毋庸置疑。

  现在的套路,又叫国标武术。典型为二十四式太极拳啊,所谓的南拳套路啊,什么朴刀进枪啦,国标咏春(那是咏春吗?!)之类的。

  散打的起源是中国传统武术。这点要论述虽然不牵强附会,但是需要大量的篇幅(因为黑子很能鸡蛋里挑骨头,所以要严谨)可以看散打吧的精品贴。站架,出拳方式,战术思维都是中国的东西。它同时也与世界搏击接轨。前期是传统武术改散打的多,谓之老散打。中期是拳击改散打较多。后期是摔跤改散打较多。当然,不是一概而论。散打也有其复杂性,比如南边的泰式散打,很凶猛。

  3.传统武术是和散打对立的吗?

  答:不是。第一,散打现在越来越向一种规则发展。第二,散打本身就是和传统武术密不可分的,下潜抱摔接腿摔涮摔中式摆拳之类,都是地道的中国技术。第三,传统武术实战和散打看起来差不多——我们是人类,别指望我们能突然多出一只手,或者凌空打人,大家身上部件都那么多,老老实实出拳出腿。第四,散打在吸收国外经验之后,很多东西值得传统武术学习——比如护具,以前传统武术这方面很欠缺。因为材料,技术等原因做不出合适的护具(足够轻,尽量不影响行动,在安全和实战之间找到平衡点)。现在很多传统武术习练者都穿着散打护具对打,大大增加了练习效率。第五,对打形式趋于自由化,交流途径增多促进了传统武术的进步。以前门户之见比较严重,再加上一些旧社会特有的顾虑(你懂在下在说什么),最多的对打形式都是门内切磋。现在不同流派可以相互对战相互学习,找到自己的不足,进步自然更快。

  4.传统武术的特点是什么?

  答:呃……也许某龙蛇给大家造成了错误的印象。所谓只杀敌不表演很有感染力,但是我们并非只会打要害(作为咏春门人说这个有点没底气……)。所谓南拳北腿,其实单以个体而言,差异并没有那么大。南拳多数是在农村流传的防身术,讲究的是贴身进打,在狭窄的空间以极高速度对敌人进行最重的打击。这一点和以色列格斗术卡拉夫玛迦有些相似。

  以咏春为例,能上擂能下擂。在下喜欢说“真功夫,戴上拳套一样能打”,但是注意,这个是我们对自己人说的话。自己练武,就是要连本身就是理由的东西也当做无用的借口摒弃。如果键盘格斗家那么说,证明他根本没练过就大放厥词,呵呵一笑足矣。

  仍然以咏春为例。

  摊手(如果转马)几乎只有手腕转一下。这个是用了简单的力学原理,咏春系统中摊手是非常重要的防御手段,可以很方便地直接转化成其他的攻击或防御(其实都是一体的)。但是戴上拳套,手腕不能转,上身接近一半的防御手段就没了。伏手也一样。咏春第一学的三种防御手法,摊膀伏,两个已经被废掉了。

  冲拳。拳击散打的出直拳方式有点类似前面放松,后面突然紧张,像大锤一样去撞击。拳套无所谓,更相当于多了个锤子。拳套可以保护自己的拳头和对手,把疼改成了晕,但是却更增大了冲击力。而咏春的直拳是一直放松,只有最后拳头一紧,拧一下。这样就有了穿透力。这么细微的动作里面有很多力**动,戴上拳套后就被拳套里面化解了,就像棉花一样。

  掌,世界的武术用掌打人基本都是蹋腕曲掌,打出平常人喜闻乐见的寸劲。同样是手腕,世界都被限制了,不多说。

  所以在下是赞成使用分指手套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还是用散打的大拳套和对面打。

  等等歪楼了……北派只有练过一点太极,不多讲,但是北派更重劲力。劲这个东西南北都有,但是北派更细致。涉及很多东西,就不多讲了,只说两个事情:第一,劲就是一种发力方式,没有什么玄乎的。第二,世界搏击其实都有劲这个东西,因为它就是身体协调发力嘛——拳击的通背劲,虚领顶劲,沉肩坠肘什么的都做得很好。

  传统武术不是为擂台而生,但是可以打擂台。什么起源与战场啊宗族械斗啊什么的,都对,不过我们不研究那个,起源多叼对我们能不能打也没有直接联系呀。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武术习练者(对抱有习练竞技套路、健身、养生、美观目的的几位没有冒犯意思)都是实用主义者。

  传统武术打法按擂台格斗看,很脏。也可以打得不脏,不过我们擅长的打法都比较脏。要传承原汁原味的(接近防身术的)技法还是改变一下适应擂台,目前武术界也在争论。

  5.武术以打为本,没有了打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6.流派没有高下,有高下的只是人。也许某一点上某个流派做得好,我们就要看能不能学习。固步自封要不得。根据你的经济能力、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你的流派。

  7.现在有名的传统武术门派基本都很乱。但是真正练拳的都不管那些,自己先能打再说。

  8.武术不能自学。

  9.承认自己的不足,跨越它。多打,多想,带着脑子练拳。

  10.勇于接受更新的技术和东西,但是不要盲目。我们用散打的护具,不用跆拳道的(那种更厚)。杠铃由于重心原因也代替不了石锁。

  11.也许其他行当“你行你上”是个很那啥的说法,但是武术这行没练过就是没有资格。比如在点娘看小说,大家都认识中国字都能说汉语,至少已经知道这是什么了;但是武术这行里,你没练过就好像【你看不懂中文就喷论语没内涵】一样。

  12.一粉胜十黑。

  13.市场供需原理告诉我们,传统武术如果不产业化,它就没办法很好地传承下去(苦笑)。

  14.世界传统武术都一样,擂台泰拳也不是古泰拳,拳击和旧式拳击也不是一回事,极真空手道和传统空手道也不是一回事。

  15.怎样拜师?

  答:这是个好问题(笑)。对于大多数人,更实际的方法是去武馆。假如你想防身,那么什么流派都可以。假如你还爱中国武术,那么听下去。

  按太极的一种分法,传统武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打基础:盘架子(套路)、桩功、定步推手、单招试力的训练等;

  2、对打训练:活步推手(乱采花)、喂招提高、放对比手(比武竞赛类)等;

  3、实战:江湖行走,不拘对手门派的约战、挑战、应战,积累实践技击经验,逐步圆满武技。

  在下总结下,可能不全面。

  套路-桩功-定步试力-活步试力-乱采花-讲手对练-实战-死斗

  不同流派和不同师傅可能会偏重其中的一个环节或是几个环节。

  现在,很多所谓武术师傅都停留在最开始的阶段,怎么可能能打。好点的在第二个阶段,也许能打,那也是偶然。

  大成拳很注意第三和第四阶段。

  我们咏春套路只有三个(做个广告,嘿嘿),都有明确的目的,练了就明白,最注重的就是讲手对练和实战,所以有【一个人绝对学不了咏春】之说。也有人说咏春是传统武术里最接近西方思维的拳术。

  教练一直教套路,没有其他,基本可以肯定没有真功夫。把得罪人的话放在后面说,有的老师就是体校老师或者舞蹈教练,都不是练武术的来教武术。

  体校里的武术都不是传统武术。那都是国标武术。

  沉迷于“劲”这个东西,和站桩的,算有功夫,不一定能打。这就是静态和动态的不同,以及经验的问题。站过三体式的同学举个手,打的时候你还有站桩的感觉吗?没有就错了。

  试力是什么?就是给你的身体(不一定是手)一个力,或者你自己去给一个力,静静体会感受。比如站桩的时候用手推插在土里的碑(古时候这都算秘传的),要的是“微动”。国外格斗家推汽车也是这个道理。感受自己的力在物体上的反馈。

  活步是什么?动态的时候能不能这样就是活步。

  乱采花是什么?活步推手是太极拳的说法,咏春就是很自由的黐手,散打拿摸肩比喻是不是会合适点?虽然我们咏春也训练摸肩,站在一个小圈子里,互相对打不能出圈。

  后面不用多解释了吧。

  传统武术很多东西,点破一张纸,但是外行就是不信,这是武侠小说和电影的影响。

  武仙和武黑都让人无奈,前者是做着梦还没醒过来,后者是做着梦让人一棍子敲晕了。

  ………………等等在下是在说学武的途径的ORZ

  咳咳!学咏春拳就到咏春拳吧置顶帖看,学形意拳就到形意拳吧置顶帖看。这两个贴吧都很务实。太极拳吧算了,那里很复杂。螳螂八极都很冷。当地有没有武馆?有就去看看,搜搜风评。还有多打听打听,比如崂山别说没拳,螳螂拳圣地啊。找不到的话散打也行。跆拳道也很厉害,别要WTF就成。拳击见效最快,一年就能用。

  其实想说的东西太多了,但是这里只把一些科普的东西放出来。有些是一时想不到要写,有些是以在下一个低手的身份写出来不合适。更多的东西,您自个儿瞧瞧就明白了。比如什么明劲暗劲化劲啦,为什么太极推不倒啦什么的。

  练了,就知道。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20304/12464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