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方之心 > 第七十六章 十节军三

第七十六章 十节军三


  7蟾诸军,全军乃是轻骑兵,共计两千七百人。一人两匹马,兵卒上身披黑铁轻甲,头戴黑铁盔,头盔左边凸起一小包,右边缩进一铸孔小口,插着黑翎羽。

  坐骑同样身覆黑铁轻甲,遮胸护面,马腰左右各有几个挂钩,负责勾住轻骑兵的两把长枪。

  武器配置皆是左臂挂着椭圆形精铁小盾,盾名“扁蛋”,三皇子起的。

  接着左手执硬木环子枪,此枪首有倒钩,长六尺五寸,重四斤,殿下起名“劣犬”。

  右手执单钩枪,枪首有倒单钩,杆上有环。此枪长七尺三寸,重五斤二两,三皇子称为“斤二”。

  接着两腿套薄铁黑链甲挂扣在黑铁轻甲底部。两腿链甲外侧各有圆扣,左边挂一柄马刀,右边挂一把直剑。

  右边的马臀上挂着一张神臂弓,马臀左边则是挂着一壶箭,五十支。

  三殿下起名儿了:左马刀叫做“胳膊”,右直剑叫个“臂膀”,神臂弓名唤“腿子”…

  谷操将军为蟾诸军统领,同时负责教会军队使用方阵、圆阵、牡阵、牝阵、冲阵、轮阵、浮沮阵和雁行阵八阵。

  本来挺好,也能拿南蛮子们试试手,可三殿下这名儿取得…

  谷操每次叫远射就得喊什么“开腿子”、“压腿子”的;每次指挥双枪刺就得喊“抬劣犬”、“架斤二”;说起近战厮杀他还得喊“捞胳膊”,“举臂膀”的,这蟾诸军的人也都是黑皮,一个个就爱听他这么说,他要是改一下,他们还敢抗命不听…

  8兔骛军,全军仅有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配制精良。

  内体穿白锦束衣中袍,外身着白髦覆体镔铁轻甲,头戴雪花白铁铸白缨盔,头盔左右耳处各铸两小口,插白翎羽。

  每人一柄环首直刀,名叫“兔耳刀”。该刀以熟铁作本体钢,以碳钢作刃钢锻接。刀身刻有铭文,金文体的“麟走天下,随行八荒”。刀长七尺三寸,刀刃宽大锋利,刀头加阔,刀尖背斜,刀镡为桃形,刀柄带环首。这把直刀不只是单手刀,也常用双手持握使用。

  同样每人左臂上各靠着一个整体呈弓型,两头各有一个向外的弯钩,两个弯钩一般上钩长于下钩的钩镶。

  “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或推镶,或钩引,用之宜也。”

  镶用以推挡和击刺,主要起盾的作用;钩用以钩束对方兵刃,以利于自己的兵刃杀出。钩为圆柱形的长铁铤,都稍向后弯。上钩顶端为锐尖;下钩末端有的为小球状。

  这件钩镶,殿下取名“驳累”。

  此外,每人还各背负一把略弯的长刀。此刀名称“兔牙刀”。

  刀刃弧度较大,刀刃宽度渐小,刀尖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采用削栋,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不减少刀刃的强度。

  三殿下为兔骛军挑选的将士无不是劲勇之人,虽然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

  战场上,谷屯曾领着这支精锐部队百战百胜,作战勇猛,曾经在灭羌一战中,一举击败众羌蛮军。

  三皇子曾在归京前的庆功宴上酒醉放肆道:“书载春秋魏吴起,麾下魏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皆是不分胜负,那又如何!

  我大成高德麟有十节军,讨蛮一役,费时五年整,大小战共计四百五十八,全胜南蛮两百一十三,大败南蛮一百七十五,余下七十场,也未曾惜败!

  南关将士八千人,十节军四万两千人,共计五万整,大破南蛮五十万!!以一当十,大成何惧之有!!

  我高德麟一夫当这南关,他南蛮万夫也开不来!!

  择日返京,不得与南关众位再相痛快,实乃大憾!

  众位若是不嫌,明日!由我率领各位,御驾亲征!众将士!随我,再冲一次隆南蛮!!”

  9蜻蛉军,此乃三皇子高德麟属下斥候营,人数三百,分十小队。殿下取名从十修:上行营、下行营、左行营、右行营、疾行营、徐行营、希行营、数行营、浅行营、深行营。

  快马轻骑薄铁甲,一人一把柳叶刀,钢质刀身,刀头为普刃。

  圆刀镡,木刀柄,上包皮革,木刀鞘,包铁皮。这种刀质量不算太好,砍几人就卷刃。刀名“破烂刀”,三殿下取的…其意乃是“可破烂兵之刀”。

  再者一人一张良制铁胎弓,一壶羽箭,配五十矢。弓也有名,“作践”。取自谐音“作剑”,寓意离弦之箭可作长剑,直破中军…

  10鱼嘬军,此乃三殿下亲操水师。

  仅一百人,是殿下兴起为配十节而创,战船舳舻皆未打造,如今更是不得水战之机,已然成为了三皇子亲兵随从。

  军中将士皆是通水性之人,可杂乱无章,有老有少,高矮胖瘦形差极大,参差不齐。

  一人附带两把短刀,一款为牛尾刀形的砍刀,一种为劈刺皆可的护手刀。

  殿下也有雅兴,将军中制式护手刀统一起名为“亲水”,另一牛尾刀统一起名为“沥渊”。

  三殿下曾经对着裴长缨发过牢骚:“咱也不晓得哪里得罪他们了,皇兄三千门客被他们天天夸,咱养着三万人,也没从那帮人嘴里捞来个好处,这盍臧虽然有南关将士守护,可若不是本皇子那十节军,哪有这么容易?要是打起仗来,还不得本皇子这三万人保他们?”

  当然,三皇子似乎也没想过,他这三万人的军备费用,全是他在南关写信找盍臧周围益原、豫润、顺安、瀛寰、交德、荆弥、随珀、营博这八个州的州牧大人要的。

  此事也有说法,那些儒生文士口中常言:“八州聚钱一南关,十军耗财五千万。”

  当年有本志怪小说,不知何人所写,在民间却颇为流传,内容似乎是专论三皇子征讨隆南之事,书名《麟下南关五载还》。

  其书记载:“高德麟,时为大成三皇子……大成四年至九年往于盍臧南关……取八州之资材,铸三万之铁军……蛮獠闻之无不变色,见军无不胆寒……其下五统领之名,可止百越蛮民小儿啼哭,可叫隆南众国兵将生颤……蛮朝之上无人敢言,闻名噤若寒蝉,两股战战…”

  关于此事,史书也仅记载了一句,“唯十节军,可镇隆南蛮。”

  可奇怪的事,两位皇子各自出京而归,那些江湖说书人,朝堂闲碎官却只夸大皇子,对这三皇子,一句好话不说,奇也,怪哉!


  (https://www.xdingdiann.cc/ddk212395/202865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