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回到南宋搞事情 > 第18章 张韵练兵 上

第18章 张韵练兵 上


  按照大宋的惯例,张韵现在招募的乃是厢军,其本质和禁军是有很大区别的。

  为防止武将叛乱,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京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

  同时实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

  禁军编制,又为厢、军、营(指挥)、都四级。厢辖10军,军辖 5营,营辖5都,每都一百人。

  各级统兵官分别为:厢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马军称军使)、副部头(马军称副兵马使)。

  而厢军,则属地方军,又名为常备军,实际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役兵。

  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司。

  其主要任务是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官员的侍卫、迎送等,一般情况下没有训练和作战任务。

  厢军包含步军和马军两个兵种,编制分军、指挥、都三级,且统兵官与禁军同,以目前的情况看来,马军是不可能有了。

  当然了,大宋还有乡兵、番兵、土军和弓手。种类之多,让张韵十分的头疼。

  不过这些都与张韵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圣旨上的最后一句,在目前的情况下足以跳出这些约束。

  泗州已经重新被金军重新占领,而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张韵练成的厢军。将会随着战局的发展东征西讨。

  只要韩侂胄不倒,对张韵以后的发展才能更加的有利!

  徐平这家伙,自从进了军营就好似蛟龙入水,若是没有他在,张韵自己还真搞不懂这编制问题。

  不过,徐平提出来的练兵之法却被张韵否决了。战阵固然总要,但那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磨合才能完成。

  以现在募兵的情况看来,练习徐平所说的岳家军战阵,尚不到时候。

  “小郎君,这战阵可......”徐平的话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因为一炷香之前张韵已经表明了态度。

  其实张韵的理由也很充分,岳家军的战阵是常年累月与金军对战总结出来的不假,但两个月的时间,对于这群刚刚放下锄头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够。

  如果都是百战老兵的话,张韵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此法!

  见事不可为,徐平便不再坚持。仔细想想,张韵说得也没错,不过他还真的想知道张韵如何在两个月之内完成这支厢军的训练。

  在冷兵器时代,严格的战场纪律是必须的。战场之上,一旦失去了约束乱了阵型,尤其是在面对骑兵的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目前大宋以步兵为主,战马又急缺,因此张韵更倾向于吴玠当年的对阵之法!

  但这些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令行静止。

  前世的张韵没有参过军,但是对于军训这一套东西还是很熟悉的。想要更快的达到目的,恐怕只有此法才能解决。

  很快,张韵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时候的百姓识字的不多,能够分清左右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不若在士卒的胳膊上,分别绑上两种颜色的布条,这样可以加快他们的认知速度!”

  这是刚刚到达的秦明想出的方法,此言一出,张韵两眼放光,看来自己没有选错人,秦明这个家伙绝非等闲之辈。

  说做就做,挑选了部分人员测试以后,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在整个训练计划中,站军姿是最基础的一项,它可以很好地锤炼一支军队的耐力、纪律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

  因此,当大伙还在学习左右方向的时候,张韵已经从两千人中挑选出了较为激灵的两百人开始了单独授课。

  这样的做法,与后世的教导团如出一辙!

  炎炎烈日之下,两百人,排成两个方块队,每队纵向十人,横向十人,徐平、墨有才以及被秦明带来的几十名士卒,都被任命为都头居于首列。

  张韵的身影就在这两个大方块中来回穿梭,不时发出阵阵咆哮,手中的军棍也不会轻易的闲着。

  “全身绷直,昂头,挺胸,收腹,抬下巴!双眼平视......双脚并拢......让你收腹不是撅屁股!”

  刚开始,所有人对这样的训练不以为然,寻思着站上一阵就好,哪想到这一站,一个时辰过去了。

  即便再好的一身好筋骨,一个时辰一动不动地站下来,也快变成废人了。

  终于,第一个倒下的人出现了,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就像多米诺复牌一样。

  等到鸣金之时,还能站着的,不足三十人。其中,秦明、徐平、墨有才等人位列其中。

  好的一点事,张韵提前准备充分,倒地之人纷纷被喂食了淡盐水,否则这样下去是会死人的。

  张韵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很好,第一次训练就有这样的成绩。”

  此言一出,所有人就像泄了气一般纷纷倒地,魔鬼训练的称号随之而生。

  第一天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张韵忘乎所以地投诉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每天寅时起床,先绕着简易的大营跑上五圈。然后开始站军姿一个时辰,之后便是早饭。

  早饭很丰富,一筐筐的炊饼管饱,羊肉或者豸肉随意吃,而后休息一炷香的时间,又开始步伐训练。

  握拳、甩臂、腿绷直,脚抬起后,在空中稍稍一顿,然后重重砸在地上,声音响亮不说,还震起片片土尘。

  别的不说,就这股气势,已经让秦明等人感觉到了不凡。

  不得不说,在当下的大宋,能吃苦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那些流民中招来的士卒,他们的耐受力,远远超过普通人。

  短短十几天下来,包括张韵在内几乎所有人都瘦了一圈,皮肤也变黑了不少。

  二百人的训练初见成效,再经过简单的总结与沟通之后,又被张韵汇总,很快这二百人被分配下去,开始了全军两千人的大规模训练。

  在这样的高强度训练之下,张韵动用了自己赚取的大量资金,甚至发动了牛家村的百姓,千方百计的保证这两千人的衣食住行。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强大的后勤保障,才使得原本怨声载道的士卒们,逐渐的平息了心中的怒火。

  当然了,时不时地选出训练标兵,奖赏银两才是对这群汉子最大的刺激。

  一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这两千厢军就在张韵的百般折磨之下,逐渐的发生了质的变化。

  先不说战力如何,单单就这拉出去五公里越野的队形,就让所有经过的商队们惊讶不已。

  牛家村,现在依然成为了张韵的后勤基地,一个正规的军营也在村民们的帮助下露出了真实的容貌。

  其实,张韵还有很多练兵的方法没有实施,可惜时间不等人,只能等待日后慢慢的实践。

  时间刚刚进入十月,韩侂胄便火急火燎的出现在了牛家村的军营外。

  当他第一次踏入军营,看到一个个站立的整整齐齐的两千人的方阵的时候,彻底的震惊了。

  大宋的官军,何时有这等军容?

  两千人人齐刷刷一个立正之后,一股英气就扑面而来。

  虽然在张韵看来,比后世大学军训的成果差,可韩侂胄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眼前的一切。

  “太傅,新军初成,军需尚未齐备,不知......”张韵话还未完,韩侂胄便抢先说道。

  “一应铠甲、兵刃三日内便到,六郎所需神臂弩业已备齐。我观此军,真乃大宋之精锐矣!”韩侂胄的心情是激动的,如果大宋的官军都似这般,北伐必胜!

  “北伐,杀贼!”张韵时时的大喝一声。

  紧接着,两千人的呐喊彻响云霄,韩侂胄老泪纵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情绪!

  韩侂胄急匆匆的来,急匆匆的走,他迫不及待的要将这支厢军的情况向赵扩汇报!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更希望赵扩能够亲眼看看,看看这大宋期盼已久的精兵!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93896/1000448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