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八十年代长姐 > 第4章 再议作坊

第4章 再议作坊


  “爷爷!奶奶!”几个孩子跑出屋子,迎接大包小裹的两个老人。

  “唉!唉!乖!赶紧进屋,别冻坏了!”何金凤拉着几个孩子的手,一路进了屋子。

  “奶奶,这个是您的屋子,被子褥子都给您铺的厚厚的,炉子也烧的热热的,您快进来!”

  西屋的床铺原来只有简单的被褥,这几天让白玫给好好的收拾了一下。

  “爷爷奶奶,坐了一天的车,累坏了吧,我给您二老下挂面去!”白玫让几个孩子哄着两个老人说话,去了厨房煮面。

  煤气罐使用起来少了烧柴的麻烦也少了脏污,方便了很多,很快的就煮好了两碗鸡蛋打卤面。

  “好孩子,你们也吃!”何金凤端着热乎乎的面条,心里暖。

  “奶奶,我们吃过了,大姐每天都做好吃的,您看,我小肚子还是鼓鼓的呢!”白雪拉着何金凤的手,摸向她的小肚子。

  “呦,还真是鼓鼓的!”何金凤眉开眼笑的。

  “大丫头这面条煮的劲道,卤子咸淡合适,饭做的好!老头子,咱们这是提前享受孩子们的孝心了呢!”

  “奶奶,好吃您就多吃点儿!”

  两老人折腾了这么些天,这算是到了家,收拾了下就都睡下了。

  小院子里从这一天起,开始了与邻居的交际。

  爷爷性子直爽,跟周围的老头子都能聊上几句,几个早上晚上的,还就交下了几个老哥们。

  奶奶性格内向温柔,有了她的照应,白玫姐妹才终于知道了有人疼的日子是什么样儿的。

  出门奶奶会让加衣问冷暖,吃饭奶奶会换着花样的做,睡觉奶奶会看着炉子掖被角。

  老奶奶这几天看着几个大孙女只要有空儿就围着桌子看书,知道孩子们爱学,嘴里一直念叨着上学的事儿,担心孩子们上不了学。

  邻居家的老伙计孙子孙女都上着学,不上学哪能有出息呢。

  “奶奶,上学的事儿急不得,这里不像在咱为民村,想上学了村里商量着就能让我们上,学费都给我们免了。”

  白玫问过姚爱国,北京上学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姚明来上学,第一件事就是落户口,户口落下了才上了初中。

  “北京孩子学的东西也比咱们农村孩子学的多,冬天要练滑冰,夏天要练游泳,有条件的还要去少年宫学琴棋书画,还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要学的东西多着呢。”

  “就算暂时上不了学,我也不会让妹妹们落下功课的。”

  “二妹,你过了年就满8岁了,按道理是能上一年级,可事实上你该上二年级,到时候上学得争取给你考试,你可要好好看书复习,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大姐!”

  白竹的问题还不算难,难就难在白雪身上,白雪当时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校长老师出于照顾孩子的心思,也没给白雪办学籍,白雪就算学的再好,指不定还是只能上幼儿园托儿所!

  不过这个白玫不打算跟白雪说,白雪脑子聪明机灵,开窍也早,要是能提前上学当然最好。

  她还是打算按照白竹的学习进度督促白雪,希望到时让她也能直上二年级,就算不能,至少也能上个一年级。

  “白雪,你不要光看课外书,也多看看课本,到时要是考试考不过,家里的四妹五妹六妹就都给你!”

  白雪吓坏了,之前还是只有一个哭的,现在再加上一个又哭又拉还不会说话的。

  “大姐,我一定好好看书!考试一定考好!”

  读书的事儿年前是肯定解决不了了,但是户口的事儿却已经有了眉目。

  白玫知道北京有个方庄,这个当然要感谢童话大王的。因为总是要哄孩子讲故事,白玫很是查过这个作家的一些资料。他当初在北京第一批商品房的时候,就买了十栋房子,成了第一个靠着房子涨价涨成亿万富翁的作家。

  这几天,白玫就骑着她的小三轮车,一路打听着找到了方庄。

  骑着车子绕过天安门,也就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方庄北边界是南二环,东侧是方庄路,西边界是蒲黄榆路南边界是南三环。四周的配套设施都在建设之中,变电站、公共汽车站、消防队、电话局、污水处理厂、供热厂。

  方庄的楼房建设从三年前就开始了,脚手架遮天蔽日的。这要是能买下来,落了户口,上学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姚爱国打听过了,方庄的商品房1986年就开始出售了,当然主要是卖给一些单位作为配套住房,房子分甲乙丙三级,价格1800-700/平方米,户型以五六十平的小户型为主,个人要想买还真要走一些个门路。姚家现在有两个教授一个老师,走学校的路子去买房是行得通的,白玫只想落户口,房型价格都考虑最低的,她现在还差着一些钱。

  之前做了三个多月的头花生意,去除了成本材料和工资,她一共分到了两万多块的分红,这些在农村可以盖房子上学日子相当富裕了。

  在北京,买个丙级的商品房还是不够!

  白玫就跟姚爱国商量,反正她现在也没法上学,干脆年前就把头花作坊再做起来,样式她都想好了,就做喜庆的,中国特色系列的。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图个热闹,大姑娘小女孩们穿新衣服带新花,正当是个好生意。

  姚爱国在村里的时候,并不太知道白玫的本事,回了北京,他和媳妇两个人工作成了难题。

  姚爱华因为刚上班分身乏术,干脆就把头花的销售转交给了她哥。

  白玫做的头花选材精美款式新颖,市场上供不应求,利润十分丰厚,要不是白玫之前产品数量不足,姚爱华早就开了门店,专门销售饰品了。

  姚爱国夫妻顺着姚爱华铺好的路子,这一个月赚的钱让两夫妻眼睛都亮了。

  对白玫的手工作坊十分的上心。

  姚爱国自然没法把白玫当个普通孩子对待,再有王兴发在旁边盯着,对她提出的开工建议自然没有不应的。

  白玫跟着爷爷就出门去了电话亭,打电话。

  王兴发打通了村委的电话,大喇叭一通知,几分钟之后再拨就是张芳接了电话。

  “大叔,您到北京了,一切都好吗,几个孩子好吗?”

  “都好,小白玫找你说话!”

  如此长话短说一番,白玫跟张芳提出了手工作坊的事儿。

  “三婶,我就想着,还是咱们村子里的人可信。四个姐姐之前也都勤快可靠,要是来北京,我给包吃包住。”

  “行,我今儿就给你问去,你走了作坊没了,她们四个又回家闲着了,上北京肯定乐意!”

  “三婶,不管乐不乐意,您就说是姚阿姨要招人,可千万别提我!”

  “放心,婶子心里有数!”

  几个孩子好不容易脱离了,当然不能让那俩人有机会再贴上去祸害!

  :。: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91503/990673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