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鹊踏枝头 > 11.琐事

11.琐事


  自王廷之走后,别庄再未有别的访客,那位裴耀祖也再未出现过。自然,有了那次教训,楚蓁每次出门都带了护卫,虽有些引人非议,也好过再遇上此类事端。

  九月初六宜嫁娶,护国公府嫡长女楚茜大婚,嫁予承恩侯顾家二房嫡子顾允明。虽是二房,但承恩侯背靠太子,声名显赫,护国公府却已势微,正是门当户对。楚蓁姐弟之所以搬出府,也是想到大房今秋有两起婚事,二房在府中守孝不清静,不如搬到别庄。

  楚茜大婚楚蓁并未回府,只派碧春回府送了她一匣子珍品宝石,又送了一支珊瑚翠玉石榴簪为她添妆。听说那日承恩侯府前的鞭炮响了半日,楚茜的嫁妆足足一百零八抬,比侯府世子夫人也不差什么,真正的十里红妆。

  二姑娘虽是庶出,也一向不起眼,她姨娘却是大太太李氏的陪嫁,多年来惟李氏马首是瞻,李氏好面子,自是不能委屈自己人。趁着秋闱,挑了个新进进士。虽不比大姑娘是勋贵之后,却也是京兆府难得的殷实之家,家中良田千亩,世代书香。

  十月初八,二姑娘楚荨出嫁,嫁妆是结结实实的六十抬,李氏作为嫡母,实在是挑不出错。楚蓁也让人送了东西添妆,她想起当年外祖父出事后,李氏偶尔来听涛苑刺母亲几句,仍有些恍惚。说起来,不过是大伯父当年曾想娶母亲却娶了李氏,李氏心中不忿,李氏并未真正的难为过二房,仅是不管不问罢了。

  二姑娘出嫁后,跟着新婚夫婿外放去了河南府任府丞,日子颇为和美。

  时光如流水,奔流向前,从未停歇,任何的哀痛都会慢慢抚平。转眼三年过去,二房出孝的日子到了。

  楚蓁亲手为父母抄了七七四十九篇佛经供奉在玉泉寺,楚祎请了寺中高僧为父母超度,楚祺已长成了小大人,他手执檀香,虔诚的磕头,他虽年幼,父母的音容却仍有记忆。

  楚蓁姐弟为父母在玉泉寺点了长明灯,又在寺门口施了七日粥,为父母祈福。府中两房也来寺中参加了法事,大房除了大奶奶生的襁褓中的宝哥儿,连霈姐儿和二奶奶所出的弘哥儿都来了。三房三太太道四爷跟五姑娘都病了,只带了六姑娘楚芳来。

  楚蓁姐弟不由有些恼怒,四爷楚祥已十六,该说亲的人了,多么重的病让他连亲叔叔、婶婶的除服礼都来不了?理由也未免太牵强了。

  小王氏看着楚蓁姐弟泛青的脸色,原有的几分不自在变成了怒气:又不是嫡亲的叔叔,哪儿用得着人人都到啊?菡姐儿不舒服,女孩子家可不能不当回事儿,楚祥一大早就不见了人影,她也没法子。

  楚蓁不想为无谓的人置气,整整齐齐为父母办了除服礼。除了交好的几家姻亲,永宁侯也打发人送了祭礼。自楚蓁立誓要为樊克之守节后,樊侯爷便常使人送东西。只祭礼该是如今主持家事的樊家二房送,却是樊侯爷命人送了来,其中意味,自不必言。

  七日后,楚蓁姐弟时隔三年多,再次回到听涛苑。陈嬷嬷领着二房留在府中的下人,齐刷刷等在听涛苑门外,见了楚蓁姐弟,不停地抹着眼泪。

  楚蓁望着父亲所植的金桂还是那样翠绿,觉得恍如昨日。

  护国公府二房的回归,没有激起半点涟漪,毕竟三房原就早已分家。大房除了一个庶出的四姑娘楚莹还未出阁,就是操心几个小的。三房却是连最长的四爷楚祥还未婚配,听说三太太想在世家勋贵中挑,无奈四爷实在不争气,跟他老子一样只知吃喝玩乐,没有哪家的姑娘瞧得上他。

  这些楚蓁都不予理会,她正操心楚祎的秋闱。楚祎虽守孝在家,却没有断了每日的功课,钟先生陪在他身边,亦师亦父,将底子打得十分扎实。出孝后,他去国子监参加了考试,尽管三年未在国子监学习,仍是过了,取得了秋闱的资格。

  大周朝的国子监生,只要过了最终的考试,便能参加秋闱,进而取得功名。楚祎已十七,二房亟待他强大起来,大到可以庇护守节在家的姐姐,可以守护尚且年幼的弟弟。

  最近一段日子,楚祎几乎足不出户,日日在书房苦读,若非钟先生为了他身体着想,每隔两日带他骑马射箭,楚蓁真怕他熬坏了身子。她惟有严厉约束听涛苑的下人,无事不得去打扰三爷,甚至把楚祺拘在身边,亲自看着他。

  守孝三年多,荤腥不沾,楚蓁怕楚祎在贡院熬不过,每日亲自定菜单子,让陈嬷嬷盯着厨房,变着花样为楚祎进补。

  景泰二十四年的中秋,是护国公府四年多来最有氛围的一个中秋。老太太的意思是大办,大奶奶便让京中的玲珑阁制了上百盏各式花灯,有嫦娥奔月,有玉兔捧灯,有福禄寿三仙,也有百子嬉戏阵,府里的长廊、屋檐、树端,缀满晶莹,五光十色,绚烂非常。

  往年世子爷与二爷会带大奶奶、二奶奶、姑娘们出门看灯,东边的学士街整条街都挂满了灯,衬着如白昼一边,游人如织。可惜,今年大房的姑娘们只剩了楚莹,几个小的又太小,便只在府里弄了弄。即便如此,霈姐儿跟弘哥儿都乐疯了,满院子转悠。

  老太太在福寿堂的正厅设家宴,楚蓁姐弟自是去了。厅外廊下垂着几盏莲花灯,上头画着临水而照的美人,别有一番趣味。菜色合口味,楚蓁不觉间竟吃了不少。

  同一桌上,楚莹偶尔跟楚蓁说几句外头时兴的饰品,多数哄着坐不住的霈姐儿用膳,这会儿,她正用银匙舀珍珠鸡汤喂霈姐儿。一旁的楚菡颇为不屑的撇了撇嘴:哈巴狗儿一样的,膈应。

  楚菡今日穿了桂子绿齐胸锦襦衫,下身是缕金线百蝶穿花云缎裙,额上贴吹花红宝钿,梳着飞月髻,配一套血玉珊瑚的头面,更加光彩照人。别的还罢,那套血玉珊瑚价值连城,怕是老太太压箱底的东西。

  她虽打扮得艳丽,却沉着一张脸,连她嫡亲的哥哥都懒得搭理她。原来她之所以如此盛装,是想去学士街看灯,她本已与樊家二房的樊盎约好,听说安阳长公主会在百味楼上赏灯,若能得了长公主青眼,自是前途无量。

  可恨的是,世子跟二哥竟不去了,她亲哥哥楚祥不愿陪她,三太太拗不过儿子,便说在家里看灯也一样。可把楚菡憋屈坏了,瞧谁都不顺眼。

  “有的人啊,自己上不了台面,一味的巴结旁人,岂不知人家根本看不上!”楚菡故意用桌上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老太太领着媳妇、孙媳妇坐在上桌,爷们儿都在外厅,姑娘们一桌,一旁伺候的丫鬟们都低下了头。五姑娘在福寿堂一向得宠,无人敢出声。楚莹涨红了脸,拿着银匙的手无措得很,楚菡又没指名道姓,她上杆子反驳,反倒让人说嘴,嫌她肚量小。

  楚蓁本不想管,她虽与楚菡不睦,与楚莹却也一向不亲近。且今日她心情好,不想找不痛快,便岔开了话题:“四妹妹,我瞧着霈姐儿很听你的话呢,可见你平日里疼她。”她停箸对楚莹笑道。

  楚莹感激地望着楚蓁,欢喜道:“霈姐儿讨人喜欢,我就爱看她鼓着小嘴儿吃东西的小模样。”说完,用葱白的手指勾了勾霈姐儿的小鼻子。

  霈姐儿笑嘻嘻地躲了躲,歪头看着楚蓁:“霈姐儿也听三姑姑的话,若是三姑姑肯把你跟前的糖醋汆丸子给霈姐儿,那我以后就更听话!”边说边拿胖胖的小手指着那道菜。楚蓁乐得弯了腰,忙指着丸子对一旁服侍的丫鬟道:“还不把这给霈姐儿端过去,别回头大嫂追到听涛苑来要,我可没有!”

  霈姐儿有些不好意思地趴在楚莹怀里,惹得众人越发笑得欢。

  偏偏楚菡没眼力见儿,嗤了一声:“我当时什么好东西呢,不过是几个丸子,三姐姐也这样看在眼里,果然与众不同。”楚蓁见她把火撒到了自己这儿,斜长的凤眼扫了过去,冷笑道:“满府里谁不知道五姑娘阔绰,老太太的私库随便出入,咱们哪儿能比得了。”

  楚菡正要得意,楚蓁掩了掩嘴角,状似不经意感慨:“毕竟我的兄弟不用我来贴补。”

  楚莹听了,低下头暗笑,四爷可是经常去翻楚菡的钱匣子,这事儿还是楚菡自己闹出来的,三太太气了个半死。

  楚菡登时站了起来,使劲拍了下桌子,指着楚蓁道:“你……”

  只她还未说完,霈姐儿就对着乳母佯装害怕道:“奶娘,奶娘,五姑姑要打三姑姑,五姑姑要打三姑姑,霈姐儿好害怕!”边说边呜呜的哭。

  大奶奶本站着伺候婆婆,忽听女儿哭了,忙不迭往这边走,待到了近前,瞧着盛气凌人的五姑娘,便晓得她又跟姐妹吵架了,还吓到了霈姐儿,她不由厌烦地瞥了楚菡一眼,抱过女儿,柔声哄着,生怕惊着了她。

  楚菡见大奶奶过来,自己也不想得罪国公府未来的主人,只得偃旗息鼓,满脸不忿地坐了下来。楚蓁若无其事的跟大奶奶打了招呼,发现她怀中的霈姐儿悄悄对自己吐了吐舌头,不由跟楚莹对视一笑,这个小机灵鬼儿。

  护国公府的中秋宴,除了这个小插曲,尙算美满。只中秋是人月两圆的日子,二房徒有子女而无高堂,实在算不上团圆。

  满院子的花灯,树影婆娑,梦境不过如此,楚蓁望着天上白玉盘一般的皎皎圆月,想着已去往另一个地方的父母与元哥哥,只愿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桂花梢。

  中秋过后,八月十八,便是京中盛事的朝廷秋闱了。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91085/97755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