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隐之王者 > 第105章 甘家往事

第105章 甘家往事


  是的,子壮已经明白了。

  在甘叔涯几近嘶吼和谩骂的叙述中,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子壮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此事的始作俑者,应该是身在国都,隐身幕后的蒲大夫。但冲在最前面,抛头露面的,却是蒲城邑的邑宰大人和马正大人,甚至还可能包括其他的蒲家家臣。

  出身宋国的甘凤和因为是家中的庶子,无权继承爵位和家产,只能以商贾为业,四处奔波。他后来偶然和蒲大夫在国都结识,大受赏识,因为进入蒲府担任一个排名末位的小小家臣。

  甘凤和对此感激不尽,一直认为蒲大夫对他有知遇之恩,誓要肝脑涂地,效忠蒲大夫。

  当年三国伐徐的时候,蒲城邑危在旦夕。

  甘凤和那时候挺身而出,凭借他出身宋国的身份,借助他本家在宋国的势力,几次偷偷出使宋国,就是想保住蒲大夫的采邑,救蒲城邑于危难之中。

  当然,最后的斡旋结果,就是蒲大夫不战而降,归顺宋国,而蒲城邑依然还会是蒲大夫的采邑。

  蒲城邑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对于蒲大夫,还是对于整个蒲氏家族,都是水之源头,木之根本。失去了采邑的蒲大夫,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士大夫,官位也岌岌可危。失去了采邑的蒲氏家族,立刻就会分崩离析,族人流离失所。

  也许正是这一个原因,危急关头,蒲大夫选择保住自己的采邑,决定背弃“君君臣臣”的大义。

  没成想到,事情的发展竟然突发急转,齐国和徐国联姻,徐赢成为为齐侯小白的夫人,三徐之地也成为齐国的姻亲之国。

  宋国虽然侵占了三徐之地的不少城邑,一直不肯归还,但也不敢进一步侵伐三徐之地。

  三国休兵,蒲城邑有惊无险,堪堪逃过一劫。

  也许就是因为甘凤和当初的斡旋之功,蒲大夫任命他为蒲城邑的民正大人,主管蒲城邑的民政和百工商贾,权势仅次于蒲城邑的邑宰。

  但也许就是因为甘凤和当初的斡旋之事,也让蒲大夫如芒在背,对甘凤和猜疑有加,寝食不安。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做贼心虚吧,蒲大夫害怕甘凤和会有意无意地把当初的事情泄露出去,损坏了他在钟吾国的清誉和地位。

  如果这种猜测不错,那么蒲大夫让甘凤和去蒲城邑担任这么一个显赫的要职,也有可能仅仅是蒲大夫的权宜之计。

  毕竟,战祸刚消,情势不稳。

  三国会不会再次兴兵,蒲城邑具体以后会怎么样,谁心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可是,几年下来,三徐之地和北方的齐、鲁、宋三国关系日趋稳定。尤其是这十几年以来,虽然相互间偶尔会有一些小摩擦,但基本上就没有大的战事发生。

  蒲大夫终于松了一口气,而甘凤和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自然日渐削弱,一天不如一天。

  蒲城邑中,马正大人,乃至邑宰大人,对于民正大人的中伤和排挤,却愈发的肆无忌惮。日常的冷嘲热讽更是屡见不鲜,愈演愈烈。

  当然,在场面上,蒲大夫对甘凤和还是和颜悦色,礼遇有加,让甘凤和说不出半个“不”字。

  也许蒲大夫还是心念旧情,更有可能他是对甘凤和还是有所忌惮。

  但具体是因为什么,也许只有蒲大夫自己最清楚了。

  当然了,自始至终,甘凤和守口如**,从来都没有提过当年之事。

  这一切,都是甘叔涯兄弟根据母亲的一些话语,乃至平时家人的一些只言片语,拼凑,或者说推断出来的。

  这几年来,甘凤和在蒲城邑的境况愈来愈艰难,整日里疲于应付城内其他家臣的中伤和排挤,可谓是苦不堪言。

  当然,其中最为跋扈者,就是贪财好利的马正大人。

  没有马正司的协助,大批的私货不可能流入蒲城邑的市肆,给蒲城邑的百工商贾之业造成如此大的冲击。

  甘凤和因此整日里如坐针毡,困苦不已。

  这一切,都落在他的几个儿子的眼里。

  甘凤和可以忍辱负重,他的嫡长子甘伯硕因为身居工正之位,可以唯父亲马首是瞻。

  但二儿子甘仲旭和小儿子甘叔涯却不这么想。

  缉奴队的畎狩和鬼姑,是甘仲旭在鲁国偶然认识的,因为甘家本身在鲁国也有一些生意往来,而鬼姑本身就是鲁国人,只是后来嫁给了郯国的畎狩而已。

  缉奴队的桑儿姑娘叛逃流民村,前去缉拿桑儿的几条缉奴汉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也是甘仲旭从畎狩那里知道的。

  双方因此一拍即合,就是想通过夜袭小主的手段,栽赃流民村。如此一箭三雕,足可以让邑宰大人、马正大人,乃至流民村都卷入这场漩涡之中。

  如果能让他们狗咬狗,窝里反,这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事不凑巧的是,前来查探消息的鬼姑和江猛,不巧在断头巷子里碰上了子壮,一番混战,狼狈而逃。

  而江猛之所以当时随口提起‘丝绸张’,也是因为甘仲旭对此事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多次在缉奴队的人跟前提起此事。江猛对此深有印象,情急之下,所以才会脱口而出。

  和缉奴队勾结的事情,本来是甘仲旭暗中策划的事情,他只告诉了甘叔涯知道,没敢让父亲和大哥知道。

  不过,断头巷子事发,满城风雨,此事就再也瞒不住了。

  甘凤和知道此事后,自然是大发雷霆,但事后也是无计可施,骑虎难下。

  和甘叔涯熟识的初姑娘,因此从宋国的邳城来到钟吾国的蒲城邑,借故认识了当时的当事者子壮。

  她本来想一探子壮的底细,不过几番交往下来,犹豫某些特殊的缘由,竟然对子壮大为赏识。

  初姑娘权衡利弊,劝诫甘叔涯放弃此事,断绝和缉奴队的合作关系。

  更何况,初姑娘也认为子壮的身手相当不错,若是她守护在蒲府小主的身边,恐怕缉奴队的人也未必会那么容易得逞。

  初姑娘和甘家兄弟相交日久,又是宋国公子兹甫的门客,说出的话自然就大有份量。

  不过,当时缉奴队的第二拨人已经来到了蒲城邑,自然不愿意轻易罢休。

  甘家两兄弟正在为难之时,子壮却在斗玉台遭人陷害,逐出蒲城邑。甘家兄弟知道此事后,决定最后一搏。

  但既然初姑娘告诫在先,甘仲旭也要求缉奴队的人不要轻易伤害蒲府小主,只是尽可能地把戏做足,把祸水引向流民村和马正司即可。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子壮当晚偷偷潜回邑城,突然现身。缉奴队的人偷鸡不成蚀把米,丢了两具尸体后仓惶逃离。

  事已至此,甘家知道此事已经闹大,不得不悬崖勒马,断尾求生。

  几日后,当时负责联络郯国缉奴队的甘仲旭,乃至所有跟在甘仲旭身边,曾经接触过缉奴队的随从,都悄悄地立刻了蒲城邑,到宋国去避风头去了。

  甘家和缉奴队再无联系,后面发生的事情,甘家再也没有插手。

  几天前,察觉到事情不妙,甘凤和又安排自己的嫡长子甘伯硕借故离开蒲城邑,以防不测

  昨天晚上,得知蒲城邑的邑甲全副武装,夜半出城,民正大人情知不妙,急火攻心,身体突觉不适,不久便撒手西去。

  ……

  “甘君子,这么说,民正大人他……的确是因病过世?”

  子壮小心翼翼地说道。

  在他来甘府之前,子壮还以为他甘凤和是因为罪行败露,所以服毒自尽了呢。

  甘叔涯深深地望了子壮一眼,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一脸的悲伤。

  “我父亲为蒲城邑整日操劳,积劳成疾,又天天受那些畜生的中伤和为难,身体早就一天不如一天。但此事我们一直瞒着外人,害怕给马正他们这些奸邪小人可趁之机。”甘叔涯语气里满是自责和愧疚,“但如果不是我和二哥折腾出这么一桩事情来,我父亲至少还会多活几年。”

  (本章完)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76964/932316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