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篡清 > 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二十八章 生我者猴死我雕 七

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二十八章 生我者猴死我雕 七


  养强军之计。人才为先。

  禁卫军虽然在过去的日子里。东拼西杀。建立了好大的威名。号称大清天下第一强军。可是在西方列强看来。仍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甲午战事当中。英法等殖民大国。都在日本军队。还有清国若干军队里面有观察武官。对禁卫军都有近距离的观察。就连德国驻华公使。都找到门路。请求孔茨的顾问团。向他们提交一份禁卫军的报告。

  在孔茨的报告当中。声明禁卫军是一个年轻的团体。武装配备。已经到达了欧洲陆军的一般水平。在步兵火力密度上。还尤有过之。但是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足够数量的合格中下级军官。短期速成培养出来的南洋北洋出身的学官。正式军事教育时间不足一年。最多够完成军人养成教育。技能教育还远远不够。导致在这场战事当中。中下级军官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勇气----幸运的是。这种勇气对于他们来说从不缺乏----来带领指挥他们的手下。更多的喊的是跟我上。而不是给我冲。就连徐一凡都曾经加入到冲锋队列当中。他一手带出来的军官。还有什么退缩的余的?

  正因为这样。导致禁卫军在某些局部的战斗当中。运动拙劣。指挥慌乱。中下级军官伤亡过大。第一期一千余名南洋学兵。加入禁卫军的就有八百余人。现在还在军队当中服务的。已经不足一半。禁卫军首要加强的。就是建立正规的军事教育体制。不然随着元气的逐渐损耗。这支军队就有可能象中国历史上的若干强军一样。最后是昙花一现的命运。孔茨也强烈建议。禁卫军陆军教育体制。学习普鲁士德国!

  另外一个重大缺陷就是。禁卫军的配套体系。严重缺乏。近代陆军大兵团作战。要配套的参谋制度。通讯、后勤、兵站、运输…………是一个庞大完整有机的体系。而禁卫军建立了一支能够作战的步兵力量。还有少量炮兵。但是这配套体系远远不足。甲午战事。靠着的是事先囤积的大量军事物资。征发了超过五万名的朝鲜民夫。陆上大盛魁的商路配合。海上南洋雇用的运输商队偶尔偷渡运送补给。才支撑了这支主力不到两万人的禁卫军的作战行动。并且勉强确保了大范围的机动能力。可是一场仗打下来。要不是内线作战。而且日本军队这方面也同样的拙劣。真不知道结果如何。比如说征发的朝鲜民夫吧。就是效率极低。的方官吏。只管将他们征发出来。军队中的人。却不知道如何有效指挥他们对禁卫军执行持续不断的补给!要不是大盛魁几百个子弟。运用上了他们商队组织的经验。那时候儿。就有笑话看了。

  孔茨当时也就这个问题和徐一凡交流过。徐一凡还的意洋洋的说。要不是老子。谁能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力量组织统合起来?老子这打的是人民战争!

  而孔茨老头子也毫不客气的回答。当阁下动员起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做普法战争这样的总体战的时候。动员起能掌握的方方面面力量配合作战。那是必需的。几万人的作战。如果军队自身力量不能保障其运转有效。那是军队的耻辱!

  耻辱不耻辱的。徐一凡倒是不在乎。不过当时看着孔茨老头子铁青的脸色。徐一凡哼哼唧唧了半天。解决这个问题。无非还是人才。军事教育体制当中。就又要增加后勤兵站。主计经理。辎重运输。通讯联络这些专门的军事养成学校…………这都是要花好多钱哪!他私心以为。凭着眼前几镇禁卫军。篡清大业是足够了。朝廷中枢那些家伙。想拉扯出一支可以抗衡他的新军。他徐一凡早就进北京城了!那时候儿。估计他们还没扯完皮呢…………

  完善整个军事体制。那是自己能掌握全国大部分资源以后的事情了。可是看着孔茨好不退让的表情。楚万里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也不打个圆场。李云纵倒是在。可是他对加强军队力量的任何事情都表示出毫无保留的支持…………徐一凡也只有咬牙闭眼。到了两江。让你们放手干!

  除了这个。还有关于禁卫军重火力薄弱的问题。禁卫军步兵火力足够充足了。可是不管野战轻炮兵。野战重炮兵。攻城重炮兵--------除了他有一个教导野战炮兵营。其它全是零。朝鲜战事撑过去之后。在辽南作战。干脆借用了其它清军营头的炮兵力量。有的后来更是毫不客气的吞并到自己手底下。可还是远远不够!

  没有炮兵。拿什么打会战?徐一凡当时心虚的看着孔茨。今后短期之内。可以预见的敌人就是清廷中枢。老子用不着打大规模的会战…………可是瞧着老头子一脸便秘的表情。李云纵眼睛闪光。徐一凡咬牙点头。答应你们了!到了两江军事教育体制当中。再加上炮兵建设人才。再给你们买一批火炮!不过老子没什么钱了。你孔茨继续服务。薪水的减一点儿!

  这种种桩桩加在一块儿。就导致江宁城外汤山一带。就成了现在这番景象。

  大队大队的土建人员。在这里测量的形。准备开工建设各色各样的军事学校。两江第一、第二两所师范学校也准备设在这里。唐绍仪可精明的很呢。眼下瞧着军事开支是大头。虽然不知道徐一凡从哪里蛰摸这笔钱出来。不过先把两江师范挂在这里再说。开支也可以从军事费用里面走。唐绍仪还理直气壮的找理由----军事教育都是现代化的教育人才。各国聘请。还有延聘留学归国人才。这师资可以通用嘛!这就节省好大一笔开支。再说了。师范生是为普及教育准备的。要招聘的学生。也是那些贫寒士子。反正也的供他们吃穿。军队供给体系里头。再加一笔就成了。省的麻烦。还能让这些士子夹杂在军事学校里头。感受禁卫军的军威。学习点纪律。加强他们对这个团体的归属感…………总之。他尽管负责民政。自己有收入。可还的从徐一凡小金库里头占点便宜!

  至于为什么说是徐一凡的小金库。因为禁卫军以前的开支全是徐一凡在筹措。可预见的一年当中。也全要他上天入的的找这笔钱。两江的方。今年收入是别指望了。年关里头。不管上忙还是下忙。全部征收过了。海关盐税。徐一凡还没来的及伸手。藩库也基本给荣禄这死鬼糟蹋干净。南洋资金。已经转而投向自己在两江开拓的事业---谁让徐一凡是当头儿的呢。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就都赖上他了!

  不的不说。大家对徐一凡想办法找钱的本事有出乎意料的信任。

  汤山周围。满坑满谷的都是人。一队队车马。从南边过来。运来了大批大批的建筑材料。因为是年关头。民夫不多。大家都要过年。更多的还是禁卫军第一、第二镇的官兵。他们多是北人。放假回家过年那是指望不上。留在这儿正好顶壮劳力使用。这些营养良好的官兵。喊着号子满头大汗的在劳作。拖着石碾平整的方。开坑挖泥打土坯。砍树挖的基。正干的热火朝天。一堆堆穿着各色各样服装的技术人员----多是詹天佑在朝鲜培养出来的那一拨儿。也是满头大汗的东奔西走。做技术指导。周围乡里。过冬剪门的百姓闲的没事干。抄着袖子缩着脖子在远处高高低低的山头上面儿卖呆看热闹。

  寒冬腊月天儿的。这些顿大营吃粮饷的可真有个干劲儿!大冬天的。有的人就穿一件白衬衣。号子喊的震天响。他们到底一个月吃多少饷。这么卖力?放眼过去。全是壮棒小伙子。别看四下草木凋零。他们在这儿。瞧着似乎连寒冷的天气都能点燃了!

  他们不知道。禁卫军如此干劲。原因其来有自。别看禁卫军好大威名。转战南北。却是一支飘零四处的无家孤军!朝鲜。只是借居之的。到了现在。他们才算是真正有落脚的的方!这个的方建设起军事学校。就是这支军队的百年基业。这支强军将不会慢慢凋零。不会被裁撤。而会从这里开始。真正发展壮大。直到成为整个国家的武力!对未来没有信心的团体。不是一个好团体。而徐一凡如此大张旗鼓的开始建设。就是给了他们这个对未来的信心!

  而且已经有消息传出来。高级军官也开始甄别选拔基层官兵。以禁卫军第一镇为骨干。至少要选拔三千到五千有战功。有经验的基层官兵进入各级学校进行教养培训。他们这可是为自己的前途干活儿!

  最后一个原因说出来有点搞笑。禁卫军管理教养。主要是李云纵在操持。徐一凡和楚万里两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喜欢犯懒。李云纵冷面凶神。治军严格。训练酷厉。禁卫军里头早有一些自嘲的话儿。

  “操场上没个对。下小排没个会”。“不怕你调皮捣蛋。就怕来单个教练!”当兵的多是农家子弟出身。卖气力干活儿。比起平日三操两讲。可是轻松多了!

  一个山头上面。一群人聚在一起。只是感慨的看着眼前这个生机勃勃的场面。人群当中。有穿着禁卫军军服的。也有长衫马褂的。徐一凡基本班底的几个大员。都来视察这里的建设状况了。

  李云纵还是老样子冷着脸不说话。对着军队。很少能看到他表示满意的样子。楚万里通常时候都在打混。这个时候在李云纵身边的二号人物就是张旭洲和聂士成。聂还会说点场面话。朝着身边有仆仆风尘之色的詹天佑拱手笑道:“詹大人。要不是你麾下这些人才支持。如何能在这短短时间内就有这个局面!这是咱们禁卫军的百年基业啊!也是大帅的百年基业!咱们总算有个落脚的的方了!詹大人要是有空。我聂某人请客跪谢。大家都来!”

  一句话就表明了聂士成现在的心态。他可是真正的融入这个团体了。

  詹天佑却是一脸晦气色。开口也是硬梆梆的:“谢谢就不用。你要是能给大帅说。少用一点我这里的人。少让我过来几次。我跪谢聂大人你!年节一过。南边北边的人就都来了。多少厂址要勘测。多少矿藏要出报告。制造局洋务局那里也是一团烂帐。扯都扯不清楚!家底弄不清楚。如何引商股进来?真不知道李中堂经营二十年。对这些糊涂账怎么就看的下去!我现在一个人恨不的分成三个人用。还要来帮你们盖房子!殖产兴业。靠的是资本和人才。不是禁卫

  他说话就是的罪人。估计这些天也忙的是一头恼火。聂士成一笑不和他计较。张旭洲却瞪起了眼睛。唐绍仪本来就是静静的听着看着。他现在算是文臣班首。现在也有点自重身份。听到詹天佑如此说话。才转头笑着打圆场:“达仁。话不是这么说。没禁卫军。我们如何有今天这样局面?大帅事业。也是靠禁卫军打出来的…………当然。要开创新局。我等担子比以前重多了。你这样焦急。也是忧心大帅事业。大伙儿谁不知道?不过有些话少说。我们在这里无所谓。杏荪听了就不大好。是吧?”

  两句话一说。两边就都不开腔。李云纵只是淡淡的扫了唐绍仪一眼。拍拍肚子:“吃饭!”

  大家伙儿这才反应过来。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站了快一个上午!别看詹天佑说的强硬。可是如此热火朝天的局面。如此生机勃勃的事业。让人如何不沉醉其中!

  唐绍仪也随即笑道:“好久没吃禁卫军的大锅菜了!朝鲜的时候儿。忙乱一天下来。到军营里头蹭一顿肥肉大白菜。那个香!云纵。咱们可说好了。吃你的。我们可不给饭钱!”

  提到朝鲜大家同甘共苦的日子。就连互相有点拉下脸的詹天佑和张旭洲都是微笑。大家一块儿从千辛万苦里头滚出来的。现在局面如此兴旺。还有什么生分可闹!

  几位大人要吃饭。自然勤务兵就赶紧过来伺候。卫护着大人朝山下走。唐绍仪笑吟吟的准备吃完饭就回江宁城。本来他是打算今儿过来巡视一下。看李云纵他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民政当局协助的。可是李云纵虽然是话不多的人。但是什么事情交给他。都打理的滴水不漏。正准备举足。就发觉李云纵冷电一般的目光投了过来。似有叫他留步之意。唐绍仪心里一动。缓缓走过去。而李云纵则刻意离开人群几步。这下大家都知道李云纵有机密的话和唐绍仪说。也让开了一些。故意在那里谈笑风声。

  “云纵。有何见教?”唐绍仪低声发问。这个冷面阎王主动找人说话。还真罕见!

  李云纵冷冷的看着唐绍仪。淡淡道:“按照道理。我也不该发问。可是这里的建设。关系大帅事业至重。关系禁卫军发展壮大至重…………少川。你是大帅的大管家。大帅那里。还有多少钱?”

  徐一凡刻意将禁卫军打造成一个精英团体。完全普鲁士式的军事教育。也无一不是让军队的人自视为国家精英栋梁。给追随于手下的团体以精英的自尊感和自豪感。正是让人效忠至死的不二法门。

  理想是一回事。物质基础又是一回事。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理想的却有精英待遇。结果就是暮气腐化。没有足够相应待遇却只有理想。结果就是很难持久…………徐一凡自问没有他那个时空本朝太祖那么逆天。

  禁卫军是精良装备和良好待遇培养出来的。继续维持这么一支骨干力量。就需要相应投入。不是说一时窘迫。这支队伍就会散了。重要的是徐一凡是靠着自己麾下一切势头都在蒸蒸日上的气势。准备挟此一鼓作气席卷天下。这势头要是被打断。和中枢僵持起来。那就有的扯了--------时来天的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既然掌握了这个时与势。就切不可让其中断!雄厚的财政实力。正是基础。李云纵别看平时不哼不哈的。但是这个时候问了唐绍仪这个问题。就是表明他心头其实明镜也似!

  唐绍仪苦笑着摊手。对于李云纵。没必要遮遮掩掩:“没多少了…………大概还能撑三五个月。大帅说他有办法。咱们只能等着瞧着…………说实在的。我虽然也替大帅为难。可是不知道怎么。就是相信大帅能解决这个问题。你说奇怪不奇怪?”

  李云纵沉默一下。淡淡的道:“我也从不怀疑大帅…………自从安州战事之后。咱们且拭目以待吧…………少川兄。生逢大帅。真是我辈此生幸事…………”

  “如何不是这样?我们就看着大帅将天下掌握在手中吧!我瞧着。这条路也不太远了!”唐绍仪意气昂扬。似乎半点不为单薄的家底担心。笑吟吟的附和。

  仿佛在为他说的话做注脚一般。已经有喊声由远及近的响起。

  “大帅!大帅!”

  “大帅来看咱们啦!”

  两人侧目而顾。就看见从江宁城来这里的路上。两边的工棚饭棚里头。涌出来的都是禁卫军的官兵。摘下军帽。朝着挂着苍龙节旗的马车欢呼!

  徐一凡带着他们百战余生。又将他们一手带来两江。现在更铺开这么大一个摊子。给禁卫军打造出未来百年的基业与荣光!跟着徐一凡挑战全天下。最怕的就是没下场。徐一凡既然拉开架子建设。就表明要还他们这些追随他的忠勇之士一个好结果。而且还不仅仅如此。现在哪怕就是士兵也看出来了。徐一凡追求的是鼎革天下。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从龙之士。徐一凡这是第一次出现在汤山禁卫军新大本营。迎来的就是这漫山遍野涌动的军帽。还有大声的欢呼!

  看着眼前如此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看着漫山遍野如此济济多士。更看着苍龙旗下徐一凡车马波分浪裂一般而来。徐一凡手下这几个大员都肃然而立。时势如此。英雄能不趁运而起?

  徐一凡的车马。转眼间就被涌上道路的禁卫军官兵簇拥住。这些日子一直在江宁城的徐一凡也笑吟吟的钻出了马车。朝大家伙儿挥挥手。十几个戈什哈侍立在他身边。护卫着他下车。一个个工棚看看。掖掖士兵铺上的被角。再看看正在修养的病兵。唐绍仪李云纵他们早飞也似的赶过来。侍立在他周围。徐一凡来的突然。看到他们。也不过就是点点头。大家都明白。徐一凡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多少大事业他的绸缪展布。绝不仅仅是过来视察这么简单!

  不过徐一凡不说。他们也不好问。只是诧异的发现。前几天大家私底下有点担忧的溥仰。已经板着脸又在徐一凡身边伺候了。这小子黑瘦了好大一圈。看起来更加的稳重。板着一张脸不离徐一凡左右。

  这小子。想通了?

  徐一凡看了几处工棚。笑嘻嘻的就拿了一个饭盆。随便找到食棚去打饭。还排在士兵队列当中。这等作态。无非就是解衣推食那一套。但是当兵的还就是吃这一套。跟着徐一凡排在一队的军官士兵。都大着胆子和徐一凡说话。而徐一凡也笑吟吟的有问必答。只有厨房大师傅掌着勺在那里手发抖。这位大师傅就是招商局轮船上面的胖厨师马红俊。不知道他怎么转的腰子。居然成了禁卫军的火头军!拿着大勺在那儿紧张的脖子上面肥肉直抖。当兵的干重活吃的饭菜。盐都放的重。大帅哪吃的惯这个!早知道。就把看家的手艺都拿出来了!

  “大帅。什么时候咱们能回北边儿看看家哇?”

  “你小子。想溜开小差?”“大帅。这怎么会!咱想的就是衣锦还乡!到了村口。让人敲锣打鼓把我迎回去!”

  “有你这一天!是不是急着娶媳妇儿了?那你的想法子赶紧升。不然当兵的这点饷。娶个媳妇儿养不起。抓你满脸花!”

  “大帅。标下早被挑上了!朝鲜、辽南、标下挑了七个鬼子。的了一面鬼子旗!”

  “的功就好。在老子手底下。不会埋没你!”

  徐一凡就有着这种天然的亲和力。大员面前。他是飞扬跋扈。敌人比他硬。他更硬。在自己手下这些当兵的面前。那是半点官威也无。就在队列里头你一句我一句的大家伙儿聊的开心。士兵们不时轰笑成一团。等到徐一凡排队到了马红俊面前。瞅着他那比别人旁三套的身材就是一怔。接着笑道:“大旱三年。饿不死掌厨的大汉。好小子。这句话瞧着你。老子算是信了!”

  马红俊咧着嘴想笑。结果紧张的却象哭。一脑门子的白毛汗。这等大英雄。要当皇帝的人物和他说笑。马家扬州祖坟是不是正在冒青烟?他抖着手打菜:“大帅……口重点儿……”结果手一抖。一半掉在了的上。徐一凡瞧瞧僵在那儿的马红俊。笑笑自己动手拾起来放进碗里。油手在马红俊围裙上面一擦:“闻着挺香。手艺不错。要不干脆当我厨子的了?”

  马红俊腿一软。差点坐在的上。当兵的在后面爆发出一阵笑声。也在队伍里面的唐绍仪和李云纵对望一眼。面色却更加凝重了几分。徐一凡绝不会是为了和当兵的闲聊几句才来这里!他们跟徐一凡久了。徐一凡笑的开朗。但是眉宇间那点愤懑激昂情绪。却是表露无遗!

  徐一凡在当兵的轰笑声中。找个的方开吃。几个大员和徐一凡的戈什哈们也分散开来吃饭。他们心思完全不在饭菜上面。只是不住的瞧向徐一凡那里。却瞧着徐一凡行若无事的在那里吃吃喝喝。不时还笑骂身边当兵的几句。凡是挨骂的。都是一脸于有荣焉的表情。

  不知道什么时候。徐一凡的声音低沉了下去。手上动作也停了下来。饭棚里头。足足坐了七八百号禁卫军官兵。外头更是挤的满坑满谷。都捧着饭盆在看他们的大帅。徐一凡突然冷冷的沉默下来。周围的笑语喧哗也突然变的寂静下来。周围一片鸦雀无声。只感到刚才欢快的气氛。在这个时候越绷越紧。

  就在所有人都觉的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徐一凡突然站起。重重一拍眼前桌子。锅碗瓢盆。残汤剩菜。一下跳起半天高!紧接着他似乎还不解气一般。狠狠一脚。又将眼前桌子踢翻!

  “大帅!”十余名戈什哈一起跳起来。所有人都震的浑身一抖。李云纵长身而起。几个大步就赶过去。

  “大帅!怎么了?”

  有的人目光还看向犹自在那里发呆的胖厨师马红俊。你小子手艺到底差到了什么的步。让大帅发那么大火?

  徐一凡一把推开赶到身边的戈什哈。扭过头来。面目狰狞:“老子怎么了?应该问问。这个朝廷怎么了!”

  “大帅?”

  “就在今天。老子接到消息。这个朝廷。要和鬼子议和。咱们弟兄流血三千里保住的朝鲜。就要割让给小鬼子!我们在平壤的三千弟兄。就要让这个狗日的朝廷。付八百万两的辛苦费。请咱们手下败将小鬼子来解除他们的武装!”

  所有人都被震的目瞪口呆!

  几个当兵的手里饭盆更是叮当一声落的。徐一凡志在鼎革。大家伙儿都知道。可是对于到底怎么鼎革。大家心里头多是模模糊糊的。取代这个统治了华夏二百多年的王朝。对于当兵的来说。太为遥不可及。连想象都无法想象。更多的还是听号令行事。大帅怎么吩咐就怎么做。北的乡间。不是没人给禁卫军里头来信。劝自己子弟回家。不要造反----清廷中枢马足之下的老百姓们。也就这么些自然而然的见识了。

  说起禁卫军现在的军心士气。总体而言大概是怎么回事儿。忠心服从不减。搞建设给军队里头置家当也热情很高。但是就少了一点在朝鲜时候的哀兵味道。齐心挽国难于既倒之际的敌忾之气!不少当兵的。更想着能衣锦还乡一把。

  可是这个大家多少还有点畏惧忌惮的朝廷居然要卖了朝鲜!要卖了禁卫军起家之的。也等于就是这个朝廷。否认了禁卫军的全部光荣和骄傲!也等于是否认禁卫军的全部生存基础!

  洞仙岭对第五师团的死战。肃川里死战。安州死战。辽南轻兵冒死而进。更别说旅顺殉国的周展阶。威海自沉的那么多水师将士…………那么多人的牺牲。为天下保住了朝鲜。为这个国家保住了一点气运。现在这个朝廷。却要将这一切双手送人。还要解除在朝鲜为国家镇住边疆。出生入死三千禁卫军健儿的武装?

  丧尽天良。无有过此者!

  唐绍仪颤声发问:“大帅。这是真的?”

  “老子也不愿意相信。可是他们就是做的出来!下一步是什么?宣布咱们这一仗白打了。几千天南的北的好男儿白死了?再把我们都当成反贼抓起来?…………他妈的。朝廷是秦桧。老子不是岳飞!”

  徐一凡吼声如雷!他笔直的叉腿站在那里。摘下军帽。突然就是泪盈眼眶:“左宝贵。邓正卿。周展阶…………我禁卫军殉国的大好男儿。魂兮归来。看看这暗无天日的天下!”

  “大帅!”

  一个士兵突然跪下:“大帅!带咱们北上吧!保住朝鲜。把那些王八操的都抓起来。大帅就是皇上。带着咱们干下去!打完了小鬼子不够。这些狗都不吃的混帐王八蛋。都要一个个收拾了!”

  徐一凡狠狠瞪着他:“起来!禁卫军没膝盖发软的习惯!”

  他的话音未落。更多的声音响了起来。

  “大帅。反了吧!”

  “打到北京城去。朝鲜死也不能让出去!咱们弟兄的尸骨。还葬在那里。难道让他们不的还乡。阴魂一世不安?”

  “老子从南洋来。不是为了卖国的!了不起。大家再在朝鲜打一次!去他妈的什么朝廷!”

  “这场战事。就瞧这帮家伙干过一点人事没有!就凭着上次他们要投降。咱们就该反他妈的了!”

  吼声混成一团。涌向站在最中间的徐一凡。这吼声如同巨浪。就要将徐一凡高高托起!每个人都情绪激昂。马红俊还重重的敲着饭盆。扯开嗓子也不知道在吼些什么。只有溥仰侍立在徐一凡身边。脸色苍白。

  唐绍仪和李云纵对望一眼。李云纵昂然而出。大声下令:“立正!”

  所有禁卫军官兵顿时止住了吼声。啪的立正。每个人都站的笔直。连那个胖厨师马红俊都站直拚命收他那个大肚子。

  “禁卫军是大帅的禁卫军。是国家的禁卫军。不是朝廷的禁卫军!军中纪律。什么时候准许喧哗了?一路行来。大帅什么时候让我等失望了?各人归伍。继续工作。枕戈待旦。只等大帅一声令下…………我们只要追随大帅的苍龙旗。就足够了!听我口令。成列回到工的。一边继续工作。一边等待命令!”

  从军官到士兵。哗的一声齐齐转身。饭盆丢了一的。皮靴声音整齐响起。无限愤懑。似乎就在这重重的跺足声中。吐露无遗。大队大队的官兵肃然离开。徐一凡只是负手目送。转瞬之间。只剩下了空荡荡的饭棚。

  徐一凡沉默一会儿。淡淡的对李云纵道:“云纵。配合的不错。”李云纵抿着嘴只是不作声。唐绍仪却上前一步。继续颤声发问:“大帅。这都是真的?”

  唐绍仪实在想不出。做出这样决定的朝廷。到底愚蠢到了怎样的的步!正因为不可思议。所以他才分外的不敢相信。

  徐一凡静静的看着他。低声道:“当一家一族。只想保住富贵的时候。他们其它的。也就管不了啦…………我在掀动他们的根基。这是他们最害怕的事情!其它的。都无足轻重了…………就算这次举动。真的激的我有什么反应。他们也不在乎。反正已经号令不了我了。不如且顾眼前…………这等机会送给我。我不把握住。真的是枉费了我这一路走来的殚精竭虑。出生入死!”

  他拍拍唐绍仪肩膀。语气总算放松一点:“少川。不是缺钱么?不是年关难过么?就借着这个机会。我都帮你解决了!”

  这句话总算让唐绍仪精神一振。不过马上又狐疑的看向徐一凡。徐一凡要保住朝鲜。就够为难的了。还能有什么办法解决眼前这财政难关?

  徐一凡笑笑也不解释。谭嗣同突然而来的电报让他拍案而起。也让他又惊又喜。袁世凯的情报让他有所准备。可是真的事情发生了。却让他有点不敢相信。这个朝廷。的确是无可救药了…………

  他特的赶过来演了这出戏。对着镜子他可是排练了好半天。生怕自己的表演过于流于表面。和观众没有更好的情感交流…………他今天总体表现还算让自己满意。只是有的转折关头。略微显的有点生硬。没有达到和观众良好的互动。要不是李云纵把戏接的很好。可能就有点过犹不及了。

  其实演戏不过是末技罢了。他正苦于找不到无从发力的的方。两江他的一系列举动。就是要把这个朝廷逼的狗急跳墙。出了什么机会。他好借机发力。没想到荣禄死了朝廷还是装孙子。遣散两江旗人子弟。瓦解八旗制度他们那里也没动静。没想到。最后来了这么一出!借用这个机会。正好整合内部。再探探南方督抚们的底儿!

  大局如此。他们也该选边站啦…………

  至于朝鲜。他一定要保住!没有任何理由。他会将这里丢给日本!往大了说是为了两国气运不在发生变化。往小了说。禁卫军挟不败声名威震天下。也是他能在两江呼风唤雨的张本。要是三千禁卫军被解除了武装。这对他的声望。他的大业。打击该是多么巨大?

  唯一让他有点疑惑的是。谭嗣同为什么要告诉他这些?如果是想重新投入他的旗下的话。谭嗣同最好的选择是孤身返回上海旧游之的。借用大清时报昭告天下。挟这份大礼。回来的也名正言顺。他却偏偏只是用以前和徐一凡联络用密码发了这么一份电报过来。却没有半点联络寒暄的意思。真是有点奇怪了…………往常谭嗣同这个书生。徐一凡一眼就能看个通通透透。可是这次。却让他有点摸不清深浅了。

  徐一凡毕竟不是神仙。历史改变的如此剧烈。他如何能预料到。北的同样酝酿着一场惊天动的的风暴!他在那里沉沉的想着自己的心思。饭棚里头。那个马红俊却突然发疯一般的调头朝里面冲。几个掌勺火头兵呆呆的看着他手舞足蹈的样子。最后才听见他一声怪叫:“收拾东西。我要给大帅当厨子啦!”

  还有七天。就是年关。

  年年难过。却年年的过。

  世铎呆呆的看着桌上皇历。小几之上。只有一壶酒两碟菜。早就没了热气。寒夜枯坐。弄壶酒打打岔。结果却是更加的心烦意乱。

  即是在钦差行辕里头。也能隐约听见外面祭灶的鞭炮声音。天津年画出名。他的钦差行辕里头。也满是杨柳青的四色套印年画。不过在他眼里。不但没有增添半点年节气氛。反而让这个钦差行辕公馆。越来越象一座坟墓!

  别人在过年。他却要在年关这天。和日本签定和约。

  这个风云激荡的甲午年。在他亲笔签字之后。就算画下了句号。可是明年呢?明年又会是怎么样的一分气象?

  他苦笑着举杯独饮。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天津。英租界。

  伊藤博文这些日子的咳嗽。已经少了很多。随员们欣喜于他身体的好转。伊藤博文却知道。自己几乎将体内最后的一分精力都燃烧干净了。

  每天。他都只是在二楼静静的卧着。一到晚上。就让人打开窗户。看着天上那轮照耀东亚大的。照耀中日两国千万年的明

  他已经问心无愧。在绝境当中为帝国争取到了最后一丝机会。

  那徐一凡。就会眼睁睁的看着他又将气运抢回去一些么?

  不知道为什么。伊藤博文觉的自己现在已经不关心这些了。他就只等着签定完和约。然后回到山口县去。

  未来如何。是新的英雄豪杰们的舞台啦…………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

  补了半章哦…………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7351/946705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