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隋唐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唐高祖

第一百六十二章 唐高祖


  第一百六十二章唐高祖

  钱评不禁一楞,半晌惊道:“高大人没听错?王爷说的真的是秦王府?”

  高士廉假做不悦道:“钱大人说的这叫什么话?王爷亲口说出来的话,我怎么能听错呢?就是秦王府!”

  钱评闻言不语,低头沉思。\\WWw.qΒ5。coМ//

  高士廉看着钱评这样,心中一笑。那年出使突厥,钱评去时志得意满,到了才发现事情出了自己意料,最后还是靠着陈铁留给自己的一封书信及一课夜明珠逃了回来。一方面将陈铁惊为鬼神,另一方面又恨自己无用,钱评在回来的路上病倒了,打发周连先回来报了信,自己在路上的驿站养了大半年的病之后也回了京城。然而至此之后,陈铁在钱评心中便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再不复从前那意气风发,侃侃而谈。虽然这些事情也是高士廉道听途说,可是在高士廉与钱评接触的这么长时间里,钱评在陈铁面前的表现却实实在在可称的上是唯唯诺诺。

  钱评踌躇半晌,终于道:“既是王爷亲口所说,钱评这就办理。”说罢转身进了旁边一扇小门,片刻后手中拿着一本书册走了出来,来到刚才办工的桌前,将书册打开,翻了几页,倒着向着高士廉推了过去,手指一个空白之处,道:“高大人只要在此处写下所补虞侯姓名便可。”说着将自己刚才所用毛笔掭了掭墨,递给高士廉道:“高大人,请。”

  高士廉看着钱评轻轻一笑。道:“好。”将笔拿过,在钱评所指之处写下独孤雁的姓名,将书册又推回给钱评,道:“钱大人,这样行了吧?”

  “行了,高大人这就可以让此人上任去了。”钱评瞧了瞧高士廉写下地名字,将书册合起放到一边。又写了张公文,盖好了吏部的大印。交给了高士廉,这才忍不住问道:“高大人难道不问问我为什么要高大人亲自来写这几个字?”

  高士廉自然明白钱评让自己写这几个字,不过是想到时候真出了什么事也好一推干净,不过明白归明白,却依旧笑道:“都是为王爷办事,钱大人有钱大人的难处,我也自然要体谅一些。”将公文塞进怀里。抱拳道:“好了,既然已经办完,那我就带那人上任去了,钱大人,告辞。”

  钱评有些惊疑不定地看了看高士廉,也连忙抱拳道:“高大人,慢走。”

  孙思邈吃完了中饭便要走,陈铁见这老头是不可能待下来的了。也就又随便说了几句挽留的话,便送孙思邈出了门。在门口正碰见杨柔儿来来找自己,便先让杨柔儿去后面和月媚儿说话,自己又将孙思邈送了一段,这才返回。

  回到后面月媚儿住处,陈铁还未进屋子便闻屋内笑语莺声。不禁有些好奇地停在了窗前。

  悄悄地拨开一点窗缝,向里看去,只见杨柔儿坐在凳子上犀拍着抱在怀里的宝儿的屁股,向着月媚儿笑道:“姐姐,宝儿怎么现在还没大名呢?你是不是得叫陈大哥给起一个啊?”

  月媚儿停下手中地针线,站起身来到杨柔儿身前,将正缝着的一件小孩衣服放在宝儿地身上比了比,道:“他说的,他不给孩子起名,等宝儿到了七岁生日那天。让孩子自己给自己起名字。说什么由此正好看出孩子的秉性。”

  杨柔儿道:“哎呀,姐姐。这孩子的名字哪有孩子自己起的?明天你可得好好和陈大哥说说,宝儿是陈大哥的第一个孩子,以后。。。”

  月媚儿打断道:“我倒觉得你大哥说的也有理。再说了,这宝儿叫着也亲些啊。”抬头看着杨柔儿道:“你也别抱了,宝儿也不小了,平日里你大哥就说我护着了,你要再抱着,让他回来看见了又得说了。”

  杨柔儿瞧了瞧怀里地宝儿,感觉两个手也确实是有些累了,便将孩子放了下来,拿手牵着,道:“陈大哥也是为了宝儿好。”感觉牵着的宝儿正用力向外挣,看了看他挣的方向,却是个刚才被他扔在地上的波浪鼓,轻轻一笑,便将手放开,由得宝儿跑了开去。自己站起身来,来到月媚儿身边,幽幽道:“姐姐你也算是很幸福了,妹妹我就比不了,我那个哥哥。。。唉,不提了,提起来就心烦。”

  月媚儿也是叹了口气,道:“妹妹这些年确实变了很多,我说杨公爷也是,不说官宦,就是普通人家吧,到了妹妹这个年龄也早该嫁了人了。”顿了顿道:“妹妹也别泄气,等你大哥回来了,我帮你好好说说,让你早些嫁过来,怎么着也不能在家做老姑娘。”

  “哎呀,姐姐你说的什么呀。”杨柔儿羞的满脸通红,捂着脸小声道:“人家又不是。。。”

  “妹妹,这有什么害羞的,记得以前越王爷不早就说过要将妹妹嫁过来的吗?等妹妹过来了,姐姐我。。。”

  听到这,陈铁再不敢进屋,赶紧蹑手蹑脚地退了回去。其实杨柔儿地事倒怪不得杨玄感,他倒是在陈铁面前露过几次将杨柔儿嫁过来的意思,只是在陈铁心里觉得一是杨柔儿就好象是自己妹妹一般,没有那种男女间的情爱;二呢,就是陈铁总是忘不了历史上杨玄感的叛乱,虽说是历史上杨广无道,但难道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就比杨广好了?有了这两点心思,虽然杨玄感也露过几次这样的意思,陈铁却还是一直没有答应下来。

  陈铁退回客厅,想了想觉得府里不能多呆,否则若是让杨柔儿撞见,只怕要生出不少烦心事来,不如去别处逛逛。说不定能碰上些有趣之事,当下转出府来,赶走要跟出来的下人,独自一人向着街上而去。

  高士廉一出吏部便连忙直奔城南,在城南根上胡乱转了几圈,瞧着身后无人,便钻进了一户百姓人家。半晌。再从那户人家出来时,身后已然跟着一位二十上下小伙子长地是五大三粗。浓眉大眼,从眉目之间却看不出什么好歹贤愚。

  高士廉带着小伙子往秦王府,也就是当年的唐国公府而去,路途中,高士廉不时地交代着小伙子一些该注意的事项,小伙子虽然已经听过多遍,但因为知道事关重大。依旧是认真地不停点头答应。

  看着快近秦王府,高士廉不再与小伙子说话。来到府门前,高士廉冲着站在两旁的甲士抱拳道:“陈王府长史高士廉领秦王府虞侯独孤雁到此,请二位请主事之人出来说话。”

  两名甲士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陈王府长史的称谓在那摆着,两人不敢怠慢,连忙道:“二位请等等,我等这请管家前来。”说罢一人留下。另一人连忙进府去寻管家。

  片刻后,那名进去的甲士领着一管家摸样的人走了出来,指着高士廉道:“杨管家,这便是陈王府长史高大人。”又对高士廉道:“高大人,这便是我们府中地管家,姓杨。”

  杨管家当先上前拱手。笑道:“杨禄拜见高大人。”

  高士廉早已打听清楚,这杨禄原本是靠山王府里的老管家之子,自杨林征汉王身死后,这靠山王府地上上下下没办法向杨氏寻恨,便将这仇记在了有些间接责任地李渊身上,在老管家苦求之下,陈铁当时为了笼络人心,这才将这杨禄安排到了这秦王府,名虽管家,实际乃是监视之职。更兼有些惩罚地意味在其中。这一点在当时是满朝皆知。然而不管怎么说,总之这些年过去了。他却能够一直在这里主事,想必也不是一般人等。不敢大意,连忙也笑道:“杨管家客气了。”

  杨禄将高士廉二人让进了客厅,有下面的丫鬟端上了茶水。杨禄道:“不知高大人此来,可是王爷有什么吩咐?”

  高士廉知道杨禄口中地‘王爷’所指乃是陈铁,当下侧目看着长孙雁哼声道:“独孤雁,还不快来拜见杨管家?”

  独孤雁闻言站起,抱拳道:“新进秦王府虞侯拜见杨管家。”

  杨禄连忙道:“长孙大人切勿如此,在下不过一个小小的管家,不敢当大人如此大礼。”

  高士廉心中却明白,这秦王府虽称王府,却如同一座囚牢,这杨禄便如牢头一般,自己要想能得行事,首先一条便是要稳住此人,当下笑道:“杨管家不用如此,你我心照不宣,能在这秦王府任管家之人,必定深得王爷信任,他一个小小的虞侯又算地了什么?”瞧着杨禄一笑,将怀中公文取出,递给杨禄,接着道:“这是吏部的公文,请杨管家查看。另外高某还要在这府里办些机密事情,还请杨管家能够回避一下。”

  这翻话真真假假,高士廉固然有机密要事,但现在这个环境直接说出来,不管是谁都会以为乃是陈铁所派。果然杨禄自以为然,接过公文站起身道:“我明白,那高大人请自便,我正好给这位独孤虞侯交代些这府里的事情。”

  “好,如此那我就不打扰杨管家。”高士廉说罢,站起身,从客厅后门转出,穿过一扇虚掩着的大门,来到后院。

  刚跨过大门,高士廉禁不住大吃一惊,这后院景象竟与前院大相径庭。刚才高士廉一路从府门走到客厅,入目虽然不如陈王府一般雕栏画壁,金碧辉煌,却总还有些王府气派,富贵之色;然而此时看着这后院,断梁碎瓦,蛛网雀巢,墙壁上斑斑驳驳,地面上坑坑相连。高士廉忍住心中怒火,小心翼翼穿过这片残破之地,又过了一扇大门,高士廉这才送了口气,入目虽如寻常人家,却已经不再如刚才一般不堪入目。

  正感叹之间,却听一声怯声“高贤弟?”高士廉向声音传来之处看去,正见一人身穿退色紫衣,左手拧着一桶,右手却拿着一个水瓢,正佝偻着身子看着自己。仔细辨认之后,高士廉心中一痛,冲上前去跪倒在地,哭道:“大哥!”

  “果然是我高贤弟!”李渊丢开捅和水瓢,抱着高士廉失声痛哭:“贤弟啊,贤弟!为兄想死你了啊!”

  “我也想你啊!大哥!”

  两人抱头痛哭,半晌还是高士廉记起自己此来任务,连忙站起身,擦干眼泪,道:“大哥莫要伤心,此次小弟便是来救大哥的!”

  “啊?”李渊失神片刻,急忙道:“好,好!我这就喊你那几个侄儿过来,我们一起走!”

  “大哥等等。”高士廉知道李渊会错了意,拉住他道:“大哥,现在还没有安排好,还走不了,我这次来是混进来的,想要和大哥先商量,计划一番。”

  “啊?”李渊恍然若失,半晌方无力道:“那。。。那也好,”突然又紧紧抓住高士廉手腕道:“那贤弟你可要快点啊,为兄我。。。为兄我真是快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啊,呜呜呜。”说到最后,李渊已忍不住失声哭泣。

  高士廉心中也不好受,但看李渊此时方寸大乱,想也没什么主意,便将商量的事先放下,问道:“大哥,世民还好吗?还有建成、元吉他们呢?”

  “世民。。。好,好。”李渊话语一顿,道:“不过建成,元吉可就。。。呜,呜呜。”

  瞧着李渊说不上两句又哭了起来,高士廉急道:“大哥,你不要哭嘛,孩子他们到底怎么样啊?”

  李渊慢慢停了抽泣,道:“贤弟你跟我来。”说罢当先而行。

  高士廉连忙跟上,谁料走了十来步,李渊停下脚步想了想,竟又折返了回到原地,将水瓢放回桶中,拿右手拧着又走了回来。高士廉看到此景,又痛又悲,心中一酸,眼泪再次夺眶而出,抢上前去,一把抓过水桶,向着地上重重一砸,痛声呼道:“大哥!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啊!”

  最新全本:、、、、、、、、、、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7201/922091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