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纨绔皇子:盛宠嚣张嫡女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瑛不以并然地道:“爹这是什么话?难道我如今不是你的帮手?怎么就只有儿子才能做你的帮手了?”

  路有贵笑笑:“话虽如此,可是这世上,断没有女儿家抛头露面出来打理生意的,少不得要我在外头奔走。”

  春瑛更不以为然了:“我倒觉得江南比起京城,民风要开明些,街尾的张家布行,东家张娘子不就是女子么?我看她平日打理店铺,甚至是跟其他同行来往,也没什么避讳的。”

  “她又与你不同。”路有贵道,“她是寡妇,又有儿子,只是儿子太小,才替他打理家业。张家在本地也是老资格了,她年纪又大,人家自然敬她。你是未出阁的女孩儿,做事处处不方便,等你出嫁,又是另一说。”顿了顿,“话又说回来了,胡小哥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吧?等他回来,你们也该把事办了,你的年纪可不小了呢!”

  她还不到十九岁好不好?春瑛撇撇嘴,也知道在古代这个年纪还没嫁人已经算晚了。不过父亲这话倒提醒了她一件事:“爹,差点。忘了跟你说了,我让墨涵在刘家港雇了一个人,每月给他一吊钱,让他专程在码头打听宝船的行程。只要小飞哥他们使团回到大明,我们立刻就能得到消息了。我让他报到前头铺子来的,你记得吩咐下去,让伙计们别把人赶走了。

  路有贵正在喝茶,闻言被呛了一口,瞪着女儿半日,才叹息一声:”算了,你们也不容易……“

  码头的耳报神迟迟没有好消息传来,即便打听到什么,也只是出洋的船队在哪个港口”听说“过使团的消息,如此而已,春瑛压下心中的挂念,一边照看家里,一边准备嫁妆,偶尔拿纸笔根据回忆画出世界地图,估算胡飞的日程。

  而路家牙行,则渐渐兴旺起来。路有贵不满足于只经营棉布生意为主,便逐渐加大了丝织品的份额。不过他没冒险做大,只是联系上过去在京城认识的江南绸缎商人,开始充当他们的供货商。那些商人都笑说:”从前是我们卖料子给你,如今你反过来卖料子给我们,真真是风水轮流转了!“路有贵哈哈大笑。

  年下路家牙行盘账,几个月下来,居然积下了五百多两的利润。照这个势头,不出十年,路家就真的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贵人家了。

  路有贵心满意足,打算开春就将老婆儿子一起接过来。他已经看好了城内一家学堂,夫子是个举人,最善长教孩子读书的,过去十年里便欺出了两个进士、五个举人、十几个秀才,而且待农家与商户的儿子也是一视同仁。他打算把儿子送过去,读上几年书,将耒哪怕是考个秀才功名回来,他这辈子也再没有遗憾了。

  为了让自家名声好听一点,他还跟女儿商量一番,趁着年关,在苏州府附郭的吴县买下孑—\十亩田地,没租给佃户,只是雇了人手修整沟渠,打算开春后再雇上三四中熟练的长工,种上稻、桑、豆、油菜、瓜菜等物。这样一来,哪怕产业小一点。,路家也从商户转变成了地主。

  次年开春,运河一解冻,路有贵就立刻运一批货物北上,顺便把妻儿接了过来。小虎头一次到江南,看什么都新鲜,兴奋得街头巷尾ll乱窜,春瑛哭笑不得地喊了他回来,又塞他几样苏州特色小吃,并把自己精心准备的书木和笔墨纸砚指给他看。

  路妈妈满意地看着修整一新的宅子,再瞥一眼恭谨侍候在旁的小香,心情很好,甚至还微笑着教小香身另丫头穿衣裳应该怎么配色,并纠正了她几处”规矩“。小香困惑地看了春瑛一眼,见了春瑛的眼色,立刻明白了恭敬地答应着路妈妈,至于背转身后如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为了转移母亲的注意力,春瑛特地叫荷嫂和小香拿了十几匹料子过来,对毋亲道:”娘,这是预备给你和弟弟衣裳的,都是上好的料子,有纱罗,也有缎子,你瞧瞧喜欢哪个?我觉得这藕荷色的湖绉,正好能做件夹袄,衬娘那条酱紫色的裙子最适合不过了。虽然已经是三月了,但早晚还是挺凉的,我连夜赶做,三天就能得了。这匹宝蓝的绵绸,就留着做件夏衣,过个把月就能穿了。这个石青的,给弟弟做新衣裳吧?他要去上学,还是穿得简洁稳重些好,先生见了也喜欢,况且这料子颜色深,质地又厚实,最耐穿不过了一一“

  路妈妈看着女儿翻动着各色料子,不停地说着这个好、那个妙,哪个又适合做什么,不由得眼花缭乱,但看到那光滑柔软的绸缎,她心里又无比欢喜。如今能光明正大地把绸缎穿出来,又不用担心料子太贵了穿不起,随便想穿什么就穿什么,真叫人舒心得很。她捱起石青料子一角睨了几眼,道:”色太深了,小虎还小呢,那个宝蓝的给他,还有这个绿色的,你先给他赶制出耒,让他穿着去拜见老师。这个是什么绸?瞧着怪好看的。“

  ”这个是苏州本地产的春绸,又叫线春,正好拿来做春天的衣裳。娘要是喜欢,我做完了弟弟的,就替娘做一件。“

  ”那就做一件褙子,你也做件袄儿吧,换一个颜色,要娇嫩些的,瞧你穿的都是什么衣裳,也不知道把自己收拾得体面些。“

  春烘无奈地看着身上的浅绿袄儿、青色百褶裙,知道母亲的审英是看不上这样淡雅的搭配的,聪明地选择了沉默,手下拖过另一匹料子,又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路有贵舒舒服服地坐在圈椅上,看着一家人和乐的情景,心中非常愉快,转头对女儿道:”年前不是得了一匹漳绒?你只给我做了一件道袍,便收起来了是不是?“

  不等春瑛回答,路妈妈11插了句嘴:”漳绒?我听说过,叫什么天鹅绒的是不是?听说只有达官眚人能穿,咱们也能穿么?穿穿绸缎就行了,穿这种金贵东西,若是叫官府的人给抓起来,可怎么办?“

  路有贵挑挑眉,笑而不语,春瑛便道:”娘不必担心,江南没京城那么讲究,外头连一般百姓人家也有穿绒的。爹是要出门应酬时才穿的。“路有贵也道:”如今穿绒的满大街都是,漳绒不算什么,雕花天鹅绒都有平民百姓敢穿出来,你就放心吧。“又对女儿说:”剩下的绒料给你娘也做一身衣裳要细细地做预备年下好穿。再遇上这样的料子,就多留几匹。到了年底,康哥儿也长大些了,也让你姐姐一家来住上几个月,到时候给他们一家也都做一身。“

  春瑛笑着应了,想着到时候一家团聚,自然是件乐事。不过,她又忍不住想起了胡飞,这都大半年了,他也该回来了吧?想到这里,她便在脑中盘算着,要弄一匹素绒,给胡飞也做一身。

  不知是不是因为上天听到了她的心声,她这念头才在脑中转了两三圈,前头店里便有人来报:”刘家港来人了!“她先是愣了愣,接着便马上跳了起来。

  路有贵忙吩咐那人进耒问话,那人答道:”昨儿傍晚时分,就有靠岸的船队说看到使团的宝船了,结果二更时,船就靠了岸。早上众人方才听说,都闹开了,小的亲自挤到码头上问过,确实是朝廷派往西洋的使团所坐的船,听说带团的是位老王爷。小的立刻就赶过来报信了。“

  春瑛紧紧抓住父亲的手臂,激动得只喊了声”爹“,便什么话都说不出耒。路有贵忙吩咐家人:”快备车!不,备船!我要亲自去确认!“

  从苏州到刘家港,坐船虽快,也要花上大半功夫,因此当路家的乌篷船抵达码头—附近时,已是过了一畏。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太阳也从东方的云层后露出了一边小脸。三月的清晨,水边还刮着寒风,吹得码头边上停靠的一排大船桅杆吱吱作响。

  春瑛裹着厚实的披风,坐在马车上,掀起车帘一角焦急地往外看。她是硬跟着父亲过来的,路有贵如今正站在马车边上等消息,墨涵与另一个牙行伙计,以及那名在码头上打听消息的雇工便分头找人去打听,只是问了几个人都说不清楚使团的人昨晚下榻在何处,行程又是如何安排的,是不是直接回京复命?还是要在太仓稍做休整?春瑛心里又是急切,又是激动,简直没法在车厢里安心等候回音。

  至少过了小半个时辰,墨涵才回来报说:”问清楚了,昨晚是歇在知州府里,只是今儿一早,应天府的人就过来了,打算接温郡王和使团的人前往休整。如今也不知道出发了没有,更不知道使团的人是不是全部都要去南京。“他也有几分焦急,几年没见旧主人了,也不知道胡飞此行是否安好。

  春瑛一咬牙:”先去知州衙门瞧瞧,若是人真的走了,再去南京打听!“

  路有贵一挥手:”走!“

  一行五人又重新掉转方向,往知州衡冂去了。结果离着1有整整一条街的路程,他们便已看到衙门口处人头涌涌,熙熙攘攘地吵个不停。

  待伙计去打听了,春瑛等人才知道原来出使的使团成员里,大部分都是江南本地人,其中太仓、嘉兴、苏杭等地的就占了七八十个,连随团的士兵护卫都有大半是尚京驻军里挑出来的,因此一听说使团回归,那些家眷、亲朋便都赶过来打听消息了。使团成员听说是家人来找,也都赶出来相见。

  一别经年,又是经历了生死大险的,这一见,便都激动起来,哭的哭,笑的笑,闹成一团。又因为知州衙门太小,本地官员生怕人群打搅了温郡王的清静,只肯让众人在衙门前的空地上说话,因此才会把一条街给挤满了。

  人实在太多了,离得远些还好,一靠近,就连路都几乎走不了。春瑛见在场的人里,有许多妇孺,便也顾不得许多,径自走下车来,遥望一眼人群,深吸一口气,就要往州衙门口挤,却被父亲拉了回来:”急什么?!旁边有茶楼,咱们进去等消息。墨涵去打听!“墨涵应了声,拉上雇工一起去了,春瑛只等跟着父亲带着伙计上了茶楼。

  茶楼的大堂同样挤满了人,路有贵多花了点银子,才要来一间二楼的雅间,进去坐下,把小二赶走了,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拿起来想喝一口,又忍不住放下,起身往窗边靠过去。

  春瑛就倚在窗边,紧紧盯着州衙大门,生怕错过了每一个从里头出来的人。路有贵道:”闺女,过来吃口茶,一有消息,墨:a,就会耒报的。他人在这里,还怕他跑了不成7“

  春瑛只是叮着衙门口看,忽然,她瞥见墨:a,从台阶下冲上大门前,大哭出声,不由得浑身一震,睁大了双眼,名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上前将墨涵扶住,两人对着拭泪。那人身上穿的,分明就是她亲手做的衣裳

  她的心跳顿时加快了,眼前却一片模糊,忙伸手去擦了一把,想要把人看得清楚些,一眨眼的功夫,他已抬头向这边看过来。那张瘦硕却精神的脸,分明就是每晚都在她梦里出现的那个人。她想要看得更清楚些,却不知为何,眼前总是模糊不清地,伸手一抹,已是泪痕满面。

  ”出来了?!哎呀!总算见到了!“路有贵看到胡飞,也高兴地拍一下大腿,向他大力抬手。胡飞点点头,表示明白,又将视线转回春瑛脸上,目光变得柔和起来,眼中隐隐有泪意。

  春瑛看着他与墨涵,挤开人群往茶楼走过来,一直看到他消失在楼下,方才转过身,走回桌边,却只觉得腿上发软,忙撑住桌沿,连连坐下,身上仿佛没了力气般,但心里却是悦不出的激动。

  咚咚咚,脚步声顺着楼梯传上来,每听一声,她的心就跳快一拍,但一看到胡飞出现在门边,她却仿佛听不到自己的,跳般,只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胡飞站在门边,黑了,也瘦了,但精神却极好,脸上透着意气凡发,双眼紧紧叮着春瑛,竟连路有贵跟他说话,都象是没听见般。路有贵叫了他几声,他忽然醒过神来,却没回应,竟然一个箭步上前,紧紧抱住了春瑛。

  春瑛感觉到胡飞身体的温暖,渐渐平静下来,又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了,只是想要开—,仍觉得喉间哽噎:‘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胡飞紧紧抱着春瑛,闻着她发间的清香,只觉得飘荡不定的心终于安稳下来,“我以后再不走了。我要一直跟你在一块儿……你不知道,我还以为自己真会死在外头,那时候,我心里只想见到你…”

  春瑛一听,眼泪便止不住往外冒:“你遇到什么危险了?受伤了吗?生病了吗?如今好了吗?”

  “没事,我没受伤,连根头发丝儿都没掉,就是虚惊一场。”胡飞抱得更紧了些,“回来一看见你,什么事都忘了。”

  春瑛轻轻推开他,两眼直视他的脸:“你可不能撒谎!别以为我听了这话就会安心,我可是都听说了,你们在印度遇上了大危机!”

  胡飞笑笑:“没啥,真的没啥,倒是那里的风光不错,风俗也挺有超,回头我说给你听。”

  春瑛半信半疑,便听到父亲重重地咳了几声,方才醒悟到她和胡飞正抱着呢,忙退开两步,脸红红的低下了头。

  胡飞不敢直视路有贵,也低着头,期期艾艾、吱吱唔唔:“路…一路叔,方才一时没见到您一…”

  路有贵一脸无语,心中在庆幸方才自己够机灵,一见这小子往女身上扑就反手关上了门,将墨涵都挡在了外头,不然这名声可就好听了。想剃这里,他又没好气地膀了胡飞几眼:“既然回来了,就把你们的事儿办了吧,省得长长梦多!”

  春瑛脸更红了,头垂得更低,声音比蚊子叫大不了多少:“说这干嘛……该办的时候自然就……”咬咬唇,窘得不肯再说下去。

  胡飞倒是很高兴,连不好意思都顾不上了:“正是!正是!晚乡万万没想到你们会在南边,还打算要先到庄!1备好彩礼,好一并带上京城去提亲呢,没想到一一”他搓了搓手,“使团要先在南京休整上十天,方才回京复命,要不……咱请王爷替咱们主婚吧?”

  “胡少爷,胡少爷!”冂外有人喊胡飞,路有贵盯一眼小儿女俩,见他们身上没什么不妥,方才开门。墨涵一脸莫名地站在外头,旁边还有个脸生的中年男子,看那打扮,显然是达官显贵家的仆从。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46298/788533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