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变嫁 > 02 饭粒

02 饭粒


  “……嗯……”

  对眼前大龄青年的这声“尊称”,陈星启犹豫了两秒,毫无诚意的回了一个语气词,突然好像眼睛里好像进了东西,别扭的眨了几下,瞬即扭头坐回自己的位置。旁边的陈晴朗看着小姑被一个大男人叫小姨尴尬的样子很想笑,知道不合时宜,只是对表姐孙冉冉挤了挤眼睛。

  孙冉冉也觉得有点想笑,但看着边际一本正经又一派老成的样子顿时觉得自己有点幼稚,于是暗暗对陈晴朗努了努嘴没说话。

  老爷子敲了敲桌子,对着小女儿瞪着眼说,“行了,下次再这么晚干脆就别过来了,直接去书房面壁思过!还有,你都二十七了,再晃两年就过三十岁了,打算什么时候找正经工作?”

  陈星启深深的靠着椅背,虽然抬着头,目光却是向下的,沉沉的看着桌面回答道,“这就是正经工作啊,还找什么?”

  陈远峰质问,“你们那个工作室,连工商备案都没有吧?编制有吗?行业关系有吗?职业前景是什么?就连五险一金给你上了吗?”继而又隔空指了指身边一众儿女,甚至连新来的边际都囊括在内,说道,“抬头看看,这才叫正经工作,为什么几次三番的哥哥姐姐给你引荐合适的职位你都不去呢?到底哪不对?你这样毫无定数的折腾,即使我和你妈不在了,也不能安心!”

  嗯,是啊,放眼望去——教育部副部长,三甲医院科室主任,高院院长,研究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建设局长,检察院,证券所……整个陈家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几乎把高段位的职业都占全了,是啊,老爷子每天被这样的优秀儿女环绕,陈星启这拿不上台面的工作几乎在每次聚会中都是最大的冷板凳。

  她皱着眉回答,“您说什么呢,您和我妈万岁万岁万万岁呢,他们这一圈儿都没了,你还精神着呢,干嘛不在了。”

  大侄子陈晴朗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连带着其他几个孩子都笑了。

  陈晴朗对陈星启数大拇指,“小姑,数当今女中豪杰,你是好样儿的。”

  陈远峰又气又无奈,吹胡子瞪眼睛道,“少给我打岔!说的什么胡话!千年王八万年龟!跟你说正经的,每次都这样!”

  孙冉冉也笑着安抚姥爷,一个劲儿的倒茶、捶肩膀什么的。

  这是只有两个人没笑出声,一个是大姐陈星瑶,始终陌生人似的冷着脸在一旁,压根也不想笑,另外一个却是边际,虽然没笑,但偶有目光沉沉的望去,眼底似乎藏着谁也发觉不了的,清浅笑意。

  陈家大哥发话道,“星启,全家还是为你好,爸妈还是怕你以后养活不了自己,现在你们的工作室有多少业务?能接到电视台或者报社等主流媒体的合作项目吗?”

  陈星启回答说,“有一部分。”

  大姐陈星瑶突然泼冷水,“一部分?十分之一还是百分之一?你们老板是你那个大学同学叫东航吧?他没资格、没资质、争取不到挂靠单位,又没有关系、没有投资就能跑到合作项目?”

  陈星启目光冷冷的对上大姐的,像两道对戗的利剑,气势汹汹谁也不让谁,只是没过几秒,星启下意识看了看一脸无辜的孙冉冉,顿时气焰灭了下来,闪开陈星瑶逐渐愤恨的目光独自看向别处。

  陈远峰没有注意别的,只是对小女儿叹了口气说道,“你们东方媒体业务真的这么惨吗?”

  陈星启还在思量怎么回答,忽然边际接过了话,恭顺的对陈远峰解释道,“姥爷您别着急,比如目前我们单位和其它合作单位在外包项目里至少各自都有三四个不同的合作对象,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工作室,而且即使大型媒体公司在最初转型时也是从工作室发展过来的,所以工作室并不可怕,而且也都是合法并且工商备案的,何况……我确实知道东方媒体,虽然是新出来的,但是去年年底已经和晨报有过两个项目了,最近还和北京和央视几个大台有长期业务……按新生工作室来说,这成绩应该还可以,当然,也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阿姨刚才所说,东方媒体的负责人缺少资历和行业关系,确实是障碍,有些硬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即使有投资基础、有资历了也不够,而且还是要看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适时性,谁也不好预测,所以别仓促抉择,不妨再观望一段时间。”

  “是吗?嗯……”陈远峰虽然不信陈星启,但是边际是正经媒体行业内的,他说的,至少也是可以参考的吧!

  边际的一番白话解释把专业复杂的问题说通俗了,既宽慰了老爷子的隐忧,又让在座的一圈儿家长都大致清楚了行业情况,当然最后还没忘了最重要的,要用陈星瑶的态度来圆话题结尾,最终在这个饭桌上给了陈星启一个大大的出口——实在是面面俱到。

  大家在一片平和的气氛中自然而然的把话题引渡到了边际和孙冉冉这边,即使锋利如陈星瑶看着自己女儿的乖巧以及未来女婿的言谈举止中的稳重也变得和颜悦色起来,逐渐才真正开始了为冉冉接风的家宴,再也没人揪着陈星启念叨了。

  陈星启不是很领情。

  皱着眉再度深陷在椅子里,轻轻拨了拨额头的丝缕头发,斜着眼睛目光严肃而暗沉的望向这个陌生男士,而后又浑不在意的转到了别处。

  却没想到不期然的是对方的眼神似不经意中穿过众人的觥筹交错,慢慢的飘落在她脸上,像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叶子一样——盎然舒展了开来。

  陈星启全程都没怎么和别人说话,虽然和冉冉感情不错,但她可不是主动搭茬的人,何况又坐的比较远,再有就是大哥家的儿子陈晴朗也二十刚过,从小和陈星启投脾气,初中毕业后离开北京,常年在美国读书,这次也是碰巧回来,还好有这小子一晚上和小姑打岔、逗贫,陈星启倒也不算无聊。

  一直到晚上十点将至,家宴终于结束了。

  除了陈星启,其他每个家庭都有私家车,偏偏这次来的时候都拼车一起来的,算上边际的,只有四辆车,但是有四对夫妻、五个孩子和陈远峰老两口以及陈星瑶母女两个,还有陈星启。

  老两口不愿意让儿女开车来回跑,直说要溜达着,而陈星瑶是坚决不会和陈星启在同一辆车里的,可是别的车里又坐不下孙冉冉了,于是众人决定让老两口、冉冉以及陈星启坐边际的车走。

  陈星启想推却,但是只说了两句就被老太太和冉冉拽着上了车。

  一路上,冉冉都在回头和姥姥、姥爷以及小姨聊天,看得出冉冉对边际的热情和发自内心的崇拜和喜爱,每当说起什么,都要偷偷看向边际,虽然车里光线不明,但星启似乎能感觉冉冉初情怒放的脸红心跳,反观边际一直很安静,如果不是被刻意问道什么问题,几乎一路都保持了沉默。

  二十分钟后,老两口下车了,冉冉笑盈盈问到底要先送小姨还是先送自己?

  陈星启惧怕这种浓情蜜意的狭小空间,还没等她说什么,已略感不适,随口说道,“我下车自己走走吧!”

  边际一愣,轻轻侧头过来说,“已经这么晚了,刚才姥爷特别也不放心你,不要自己走了。”

  冉冉也赶忙说,“是啊,小姨,你别这样,我们先送你好啦,虽然绕一点,但是……”’

  她心里想的是“但是最后送我也好,也可以和边际多呆一会儿”只是这等害羞的话怎么能说出来?正想着合适借口的时候,她的电话响了,陈星瑶打来的。

  原来母亲大人已经到家了,她是绝对不放心在这么晚让冉冉和边际独处的,于是让她赶紧回来。

  孙冉冉无奈,噘着嘴对小姨说,“算了,小姨,我明后天有空再找你聊吧,我妈催我先回家。”

  陈星启点点头。

  到了陈星瑶家小区外,边际把车停在路边,孙冉冉希望边际能出来送她到小区里,甚至电梯上,可是小姨还在车里,她只好嘱咐道,“边际那你开车小心,小姨再见。”

  陈星启目送孙冉冉消失在小区大门口,忽然对前面的边际说,“麻烦开下车门,我自己走就可以了,别耽误你。”

  边际眯着眼看了看后视镜,“小姨~太见外了,你要自己走也行,那我还得后面跟着你。”

  怎么听都觉得这句“小姨”叫的像“小侄女儿”。

  “你跟着我干嘛?”拿我当孩子么?陈星启纳闷。

  “我受你们全家所托,现在把你扔在半路,没事儿还好,真有点问题,我怎么交代?”

  能有什么事儿啊?陈星启有点不耐烦,可是又不能说,只好委婉道,“不至于吧,我工作加班经常走夜路。”

  “那这样吧,我们给姥爷、姥姥还有冉冉她们打电话,告诉他们一声你坚持自己走,然后今天实在太晚了,这边路偏,出过点儿劫车、劫钱的小案子,大半夜的我也害怕,确实该早点回去了,这样好吧?”

  ……陈星启幻想着用吃奶的劲儿瞪死了边际。

  边际看看镜子里陈星启正鼓着小嘴儿对着自己的座椅头枕位置要瞪出俩窟窿来,顿时笑意难挡,弯着嘴角调转车头。

  车厢里的时间是不对等的,一路车流都很少,边际仍然只开了六十迈车,只是还是快到了,可陈星启却觉得煎熬的很,边际怕她无聊,挑了点儿工作方面的话题,陈星启也只是哼哈敷衍,但两人并不熟悉,边际不想无谓打扰,于是别的什么都没说。

  眼看到了陈星启租住的小区对面,边际要过马路,陈星,启赶忙打开车门要就此下车。

  边际说,“还得走地下通道,我直接送你过去多好?”

  陈星启抢着说,“哦哦,不用,你直走不刚好顺路吗,别掉头了。”

  边际挑挑眉回头看她,“行吧,我刚才说我家在双井那边,直走是到不了的……大概你想着工作的事儿没听到。”

  怎么会没听到,一路上她明明无意中提了两遍……陈星启尴尬的撩了撩头发,轻咳了两声下车,关车门的时候,边际把前车窗放下来,望着她,又成熟又英气的脸,笑容可掬的脆声道别,“那您慢走,小姨再见。”

  旁有行走路人若干,诧异望过来,顶着包子头的陈星启有点凌乱,顿时觉得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赶忙把墨镜又带上,只走了两步差点绊倒在路肩,气恼的摘了眼镜回头奇奇怪怪的看了边际一眼,心想,忍了吧,以后应该没什么交集,于是又转头走了。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各自忙着,陈星启也没有再见到孙冉冉,一是她没时间,二是她有时间的时候也不会主动告诉冉冉的,中间接过冉冉的两个电话就再没联系了。

  东方媒体工作室在五月的工作排的满满的,一起工作的六个人不是同学就是朋友,在一起同心协力的忙了一年多感情都不错,玩笑中埋怨老板东航的全月无休惨无人道的压榨,东航笑说只有陈星启才是哥们,从来不叫苦,众人起哄说只有陈星启是单身狗,她除了工作还能干啥?

  东航和星启认识十年有余,大学里那个朝气蓬勃又活泼的陈星启有的是追求者,后来明明交往了男朋友却在退学后连男朋友都不要了,一直到现在这么多年都单身,而且关于大学退学的事始终闭口不提,东航心里有太多疑问也不好开口。

  东航躲在星启的电脑显示器后面敲了敲,陈星启抬头瞥了他一眼,“干嘛?”

  “哎,我说,我们忙过五月份,我给你介绍个朋友认识认识吧?”

  “哪儿的?”陈星启心不在焉的随口问。

  “嗯,在成都,我读研的同学,年轻轻的现在成都某大报社任主编。”

  “行。”

  东航一愣,这就同意了?

  陈星启轻笑了笑,“我想吃火锅。”

  话说了没有一个星期,5.12汶川地震,大灾突至,举国重殇,整个媒体行业在第一时间忙疯了。

  没等东航给陈星启介绍对象,他就已经和两个助手跑去了四川灾区前线。

  资源配置有限,虽然陈星启是摄影专业户但是由于东航已经带了摄影工作者,所以陈星启只好坐镇北京,主要工作是后方数据接收、信息整理、图片和视频的编辑等。

  在大灾后的前一个星期,工作室人员有限,内部的硬件的工作又堆成山,以往合作单位的对接工作都是外聘专人负责,现在他们都忙的脚不着地,而陈星启是工作室临时主管,几乎没有离开过办公室,每天吃住都围绕着办公桌,满心想着工作,洗个脸都是挤时间,整个人颇有不修边幅的放肆。

  这天下午,同事接了个电话,突然把陈星启叫过去,原来是东航在四川忙的水深火热,通过朋友找了工信部的关系,要带着他们工作室的一些独家数据信息和其他几个大媒体的共同汇总去工信部开媒体专题会。

  得到这种大大露脸的千载难逢的机会真是不容易,只是灾区通讯延迟,东航消息来的太急,陈星启在极短的时间忙着整理工作内容,完全没有时间再去更衣打扮了,眼看时间就到了,陈星启拿好所有文件,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顺手拿起同事的一双日式筷子挑起头发往脑袋上一盘,套了件工作服的小西装就赶忙跑了。

  下了出租车,一路小跑到了工信部会议厅的走廊,陈星启小脸儿通红、气虚喘喘不敢往里走,前面都是部里领导和同行大咖,跟谁打招呼说话能随意?赶忙找了个拐弯的角落里休息,正弯腰一边用手扇着风一边平复呼吸的时候,忽然有人踱步过来,在她头顶上方传来一个有点熟悉的声音,“小姨,你这筷子上有饭粒儿。”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09658/572903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